冯砚平,王 楠,王伟佳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广东中山 528400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髓系原始细胞克隆性恶性增殖,危害较大,病死率较高。基因检测有助于预防、避免重大疾病的发生,发现个体基因缺陷,制订临床治疗方案[1-2]。Wilms基因(WT1基因)最早在Wilms瘤中被发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103,位于人类染色体11p13,与瘤体病变密切相关。WT1基因在白血病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被称为“泛白血病”基因标志,与白血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均密切相关[3];裸角质膜同源蛋白(NKD1)基因属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物,与肿瘤细胞的多项生物学功能有关,也能在正常组织中表达,但表达水平较低[4]。本研究分析了WT1、NKD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WT1、NKD1基因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患者均符合《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5]诊断标准。观察组患者年龄35~72岁,平均(51.68±12.14)岁;男性46例,女性54例;FAB分型:16例M1型,28例M2型,24例M3型,22例M4型,10例M5型;ET0分型:15例突变型,85例野生型;核型:65例t(15;17)型,35例t(8;21)型。另外,选取同期于本院治疗的造血系统非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年龄34~71岁,平均(51.49±12.13)岁;男性47例,女性53例。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研究的患者均同意接受12个月随访,依从性、配合度较高,已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沟通、交流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预计生存时间≤1个月者。
1.2方法
1.2.1WT1的检测及分析 (1)抽取受检者2 mL抗凝骨髓液,分离单个核细胞,PBS洗2遍,吹打悬浮(运用适量PBS),抽取0.5 mL浸泡于Trizol中摇匀,放于冰箱(-80 ℃)内保存;制作2张骨髓涂片。(2)将提取成功的单个核细胞总RNA放入冰箱内(-80 ℃)保存。(3)反转录PCR(RT-PCR):按照说明书配制cDNA反应体系20 μL,PCR扩增反应体系25 μL;WT1基因表达水平以WT1与GAPDH灰度值的比值表示。
1.2.2NKD1的检测及分析 使用美国ABI公司7300型号荧光定量扩增仪进行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反应体系的配制、反应条件、引物设计、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计算参考文献[6]。
1.2.3治疗方法 对于确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DA方案)进行化疗,第1~3天静脉滴注45 mg/m2柔红霉素(国药准字H33020925,瀚晖制药有限公司)或8 mg/m2去甲氧柔红霉素(国药准字H20050145,瀚晖制药有限公司),第1~7天静脉滴注150 mg/m2阿糖胞苷(国药准字H23021805,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NKD1、WT1基因表达情况;分析不同性别、年龄、FAB分型、ET0分型、核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WT1和NKD1基因表达情况;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WT1、NKD1基因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的价值;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统计患者12个月内的生存率以及随访期间平均生存时间,同时分别统计NKD1、WT1基因不同表达程度(高表达和正常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分析WT1、NKD1基因表达与生存时间、生存率的相关性。
2.1两组间基因表达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WT1基因表达水平(1.13±0.19)高于对照组(0.06±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38,P<0.001);观察组NKD1基因表达水平(0.86±0.15)高于对照组(0.04±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不同临床特征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WT1、NKD1基因表达水平 不同性别、年龄、FAB分型、ET0分型、核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间比较,WT1和NKD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特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WT1、NKD1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
续表1 不同临床特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WT1、NKD1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
2.3WT1、NKD1基因的诊断价值分析 WT1基因检测以相对表达水平0.88作为诊断界值,>0.88标记为高表达,观察组100例患者中90例出现高表达。NKD1基因检测以相对表达水平0.52作为诊断界值,>0.52标记为高表达,观察组100例患者中92例出现高表达。ROC曲线分析显示,WT1基因检测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的AUC为0.979,NKD1基因检测的AUC为0.984,两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见表2。
表2 WT1、NKD1基因检测的ROC曲线分析
2.4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的分析 观察组100例患者接受化疗干预后,总生存率为88.00%(88/100),平均生存时间为(10.42±2.69)月。不同基因表达程度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见表3。
表3 对比不同基因表达情况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
2.5WT1、NKD1基因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生存时间、生存率的关系 WT1、NKD1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生存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均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生存时间呈正相关(r=0.417、0.492,P<0.001),WT1基因和NKD1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43,P<0.001)。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疾病,根据基因突变和细胞遗传学情况,可分为3个危险分层,为了准确了解病变发生、发展情况,需注重临床检测工作,从而合理制订治疗方案[7-8]。WT1是一种抑癌基因,编码产物是转录因子,最早从Wilms瘤细胞中分离出来,编码的蛋白含锌指状多肽,在肿瘤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高表达,而在健康人群中仅存在微量表达或不表达[9-10]。本研究中,观察组WT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
NKD1基因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经典抑制物,参与调节细胞迁移、分化、增殖等生物学过程,影响造血干细胞衰老过程,且可调控骨生长和骨量生长[6]。本研究中,观察组NKD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当机体出现异常时,NKD1基因表达上调,可直接激活靶基因转录,影响细胞衰老、增殖、生长等过程,NKD1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对比了不同临床特征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WT1、NKD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均无明显差异。因为WT1、NKD1基因仅受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调控影响,而性别、年龄、FAB分型、ET0分型、核型均不是其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11]。此外,本研究发现WT1、NKD1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均有较高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分子标志物[12],但由于本次样本量较少,该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
许晶等[13]报道,WT1基因与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中,WT1、NKD1基因表达水平均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生存时间呈正相关,说明WT1、NKD1基因表达水平能够一定程度地预测治疗效果。WT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主要靶基因包括细胞周期负调控基因、Wnt信号途径基因、MAPK信号途径基因等,参与细胞死亡、代谢、分化、生长,故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发生、发展、预后中具有一定作用[14]。NKD1可抑制Wnt信号通路活化,是Wnt信号通路重要的负向调节因子,当机体出现病变时,NKD1基因表达水平可明显升高,与病变程度、预后相关[15]。
总而言之,WT1基因和NKD1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可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评判的重要指标,且与患者生存时间呈正相关,可作为免疫治疗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