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洋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 郑州450006)
卒中继发癫痫是指脑卒中后出现癫痫发作,分卒中后早期癫痫与卒中后迟发性癫痫,卒中后迟发性癫痫是脑卒中2周后发病,可加重患者脑组织损害,对患者预后有极大的不良影响,且卒中继发癫痫者病灶难以清除,需长期规范服用抗癫痫药[1~2]。丙戊酸钠片是临床常用广谱抗癫痫药物,作用良好,但部分患者应用效果欠佳,须考虑联合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拉莫三嗪是新型抗癫痫药,能维持更长间歇期无癫痫发作,安全有效。本研究探讨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片联合使用对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99例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51例。研究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47~70岁,平均(58.12±5.49)岁;卒中类型:脑出血17例,脑梗死34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8~71岁,平均(59.33±5.62)岁;卒中类型:脑出血16例,脑梗死32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经临床颅脑CT与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患者脑卒中2周后出现癫痫发作,为迟发性癫痫,经脑电图确诊,颈内动脉异戊巴比妥试验(IAP)阳性;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既往有癫痫病史;颅脑手术、脑外伤、全身感染、颅脑肿瘤等所致的继发癫痫发作;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伴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如调节血压、血脂、卧床休息等,同时予以脑出血、脑梗死对症治疗。
1.3.1 对照组 予以丙戊酸钠片(国药准字H20073490)治疗,口服丙戊酸钠,3次/d,初始剂量0.2 g/次;用药5 d后,若患者无癫痫症状,继续以此剂量服用,若患者发生癫痫,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遵医嘱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1.6 g/d。用药1年。
1.3.2 研究组 予以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拉莫三嗪片(注册证号H20160627)初始剂量25 mg/d,1次/d,连续服用2周,若症状得以控制则以此剂量继续使用,若为控制不满意则每2周增加25 mg,直至控制满意,但最大使用剂量不超过100 mg/d。丙戊酸钠片用药方法同对照组。用药1年。
1.4 观察指标(1)疗效。完全控制:患者抽搐、失神等临床症状消失,癫痫未再发作;显效:上述症状明显好转,癫痫发作频率降低≥75%;有效:上述症状有所好转,癫痫发作频率降低50%~74%;无效:上述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癫痫发作频率降低<50%。将完全控制、显效及有效计为总有效。(2)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包括累及导联数、癫痫样放电。(3)治疗前后癫痫改善情况,包括癫痫发作频率、癫痫发作持续时间。(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皮疹、胃肠道反应、嗜睡、感觉异常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予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 组 疗 效 对 比 研 究 组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为94.12%,较对照组的75.00%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脑电图变化对比 治疗前两组累及导联数、癫痫样放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累及导联数、癫痫样放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电图变化对比(t/180 s,±s)
表2 两组脑电图变化对比(t/180 s,±s)
癫痫样放电治疗前 治疗1年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累及导联数治疗前 治疗1年后51 48 t P 6.97±2.38 7.12±2.64 0.297 0.767 3.51±1.24 5.01±1.57 5.292<0.001 15.12±4.63 14.85±5.01 0.279 0.761 7.03±4.06 10.24±3.55 4.177 <0.001
2.3 两组癫痫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1年后研究组癫痫发作频率较对照组降低,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对比(±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对比(±s)
持续时间(min/次)治疗前 治疗1年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发作频率(次/年)治疗前 治疗1年后51 48 t P 3.01±0.99 2.86±1.05 0.732 0.466 0.48±0.23 1.19±0.54 8.600<0.001 4.72±1.85 4.67±2.01 0.129 0.898 2.17±1.02 3.11±1.13 4.349<0.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发生皮疹2例、嗜睡2例、感觉异常1例、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3%(7/51);对照组发生皮疹1例、感觉异常1例、嗜睡2例、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6/4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χ2=0.033,P=0.857)。
卒中继发癫痫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卒中后胶质组织增生形成中风囊,病灶周围胶质细胞增生,进而导致神经细胞放电,诱发出癫痫灶;卒中后改变神经细胞膜稳定性,增高神经细胞兴奋性并同步放电,加之脑代谢产物作用,可诱发患者癫痫发作,加重患者脑组织病理损害,增加死亡风险。
丙戊酸钠片抗癫痫作用广泛,易透过血脑屏障,抑制丁醛酸脱氢酶、氨基丁酸转化酶以起到抗癫痫作用;可调节钠离子通道活性,参与调节神经元分化与提高神经元可塑性;可增加神经系统内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活性,进而调节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途径,达到抗癫痫作用[3~4]。拉莫三嗪是叶酸拮抗剂,作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通过阻滞钠通道,抑制谷氨酸盐等神经递质病理性释放,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的作用,降低机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从而减轻细胞水肿,发挥抗癫痫作用。拉莫三嗪对于顽固性癫痫有较好作用,在发挥抗癫痫同时不影响机体神经细胞正常电活动,且不干扰其他抗癫痫药物的代谢,与丙戊酸钠联合使用时,其半衰期明显延长,血药浓度增加,效果明确[5~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年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累及导联数、癫痫样放电指标优于对照组,癫痫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卒中继发癫痫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癫痫消失,明显改善脑电图变化。两者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互补,既能延长药物半衰期,还可增强GABA突触后的作用,显著扩大抗癫痫谱。两者联合作用在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突触前膜离子通道之上,能明显降低脑细胞谷氨酸传递,进而保护脑部细胞,降低脑水肿现象,保障神经元细胞活性;还能抑制患者脑缺血区域自由基,避免脑缺血损伤神经元细胞,防止其发生异常放电,从多方面提高治疗有效性。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者联合治疗卒中继发癫痫,安全性高,治疗期间发生的胃肠道反应、嗜睡等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即可恢复,出现的皮疹,未经治疗或使用抗过敏药即可解决,无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脑电图变化,促进癫痫消失,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