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陆 遥
报纸副刊从最早创办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虽然是新闻正刊的补充和延伸,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仅限于纯文学的副刊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媒体发展与读者不断升级的需求,它必须与新时代、新生活紧密相连,要具有浓厚的时代感和鲜活的生活气息。[1]21世纪的时代变革和多元阅读文化给传统媒体以强烈的冲击。报纸副刊要如何在融媒体时代转型升级,深度凝聚用户,吸引年轻读者?笔者以走过72年历程的浙江日报《钱塘江》副刊为样本,分析当下副刊发时代之声、应读者之情的转型秘诀。
浙江日报自创办之日起,便已将副刊作为报纸完整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5月9日,浙江日报创刊当天,副刊也一同诞生。当天的浙江日报三版,整版刊发了《万岁,毛泽东!》《杭州人民的欢腾》《军队向前进》等8篇副刊作品,内容涉及通讯、特写、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并配以木刻版画,图文并茂、主题鲜明,版面中心有醒目的“副刊”字样及标识;同时与其他新闻版面在排版及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区分。此外,副刊编辑室撰写的《稿约》,也明确了浙江日报副刊的主题——“本刊为综合性副刊,是读者的公共园地;特别欢迎工农和学生自己的作品。”并表示“形式不拘,力求多样,凡适合本刊性质的论文、诗歌、小说、照片、木刻、漫画、歌曲、戏剧,以及切合现实的通讯报告、书报介绍、影剧批评等均所欢迎。”可以说,副刊在创办之初就深谙要把握时代性、贴近性的新闻命脉。它不是一份远离群众、曲高和寡的刊物,而是始终以读者为出发点。
1963年1月2日,浙江日报正式将副刊定名“钱塘江”。《副刊定名小启》提到,之所以取名“钱塘江”,意为“以涛声作最强的音符,奏起一支嘹亮、雄伟的歌曲,歌颂人民群众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歌颂后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的生产热潮!”该小启特别提到,与过去的副刊算在一起,该期“钱塘江”为第678期。因此,可认为“钱塘江”副刊与浙江日报一同诞生。不脱离时代、不脱离群众,是《钱塘江》的鲜明特征。72年来,《钱塘江》确实与历史的长河一同流淌,在主题的确立、副刊的风格上,始终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新中国成立前,《钱塘江》刊发的作品不少是读者关于解放军解放各个城市的欢欣和感悟。如创刊当天的副刊作品《杭州人民的欢腾》,便忠实记录了解放军于5月3日下午进入杭州城的生动场景。相较于相关的新闻报道,这篇作品细节有趣、故事生动,对于当时的新闻报道是一篇很好的信息补充。解放初期,《钱塘江》则经常会刊登一些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英雄的故事,以歌颂英雄来鼓舞人心、凝心聚力。如1957年2月17日,刊登了一篇由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张秀龙撰写的小文,讲述他在战争时,因为养伤一时“脱离”了红军大部队,伤愈后假扮成“白军”,寻找大部队的经历。张秀龙在文中说,没想到假扮成“白军”后,一路上受到了百姓的冷落、憎恶,更是没有人肯告诉他红军的下落,读来惊心动魄又生动有趣。这些阅读体验,很难在当时的新闻版上看到。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钱塘江》在稿件的选择上,渐渐多了不少工人们述说的,发生在工厂、生产车间里的趣闻轶事。这些故事也以工人如何积极抓生产居多。如1980年4月27日的一篇小故事,就讲述了一名工人错认厂党委书记,并批评其不事生产,却在西湖边睡大觉,真相大白才搞清睡大觉的是党委书记的双胞胎弟弟,闹了一场“乌龙”的事情。
紧扣时代,《钱塘江》的这一优良传统一直传承至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全国人民的工作生活。3月15日,《钱塘江》刊发《14天,意外延长的“旅程”》,以第一人称讲述春节期间从武汉回温州探亲的一家人,因受疫情影响在衢州接受隔离14天的命运故事。拐了弯的探亲之旅、落了地的虚惊插曲、落了泪的浙江温暖,三个小标题带着满满的温情,将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是《钱塘江》副刊创新推出的“疫线口述”栏目,关注受到疫情影响的普通人,并用口述方式记录这段特殊的日子,挖掘人物内心的波澜。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疫线口述几乎每周一期,聚焦医疗队员、快递员、民宿业主、海外游子等各行各业,探讨各个领域在疫情期间的作为和担当,反映全社会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战疫图景。这些普通人的抗疫故事,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该系列中的《我在武汉的66天》《总有一种力量在我心底涌动》等文章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刊登后,当天点击率便达到30万以上。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纸媒受众流失严重。在这样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下,传统的报纸副刊如果还是一成不变,只会越来越背离时代,走向没落。这就需要编辑团队着力创新策划,多打造精品、爆款。为此,近年来《钱塘江》副刊逐渐加强编辑引领,结合热点事件推出相关策划,强化副刊的主题性。
2019年7月14日,钱塘江在良渚申遗成功一周内,推出了配套内容。主稿《莫角山考古发掘记》以一位考古队员的角度,记录这一重大发现的来龙去脉。诗歌《念奴娇·良渚入遗》和油画《良渚文化》呼应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强化主题策划,也为《钱塘江》带来了“意外收获”。2020年7月,在良渚申遗成功一周年的契机,浙江日报特别策划了“为良渚代言 看最美良渚”系列活动,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每周一期,众多文艺界大咖纷纷在线上平台为良渚代言。为了增强互动性,此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2020年12月,浙江日报与浙江省文联、浙江省作协和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开展“为良渚代言 看最美良渚——文艺名家走读良渚”采风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20多位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作家走进良渚,感受美丽洲渚的神秘力量。
2021年1月10日和17日,钱塘江版面以连续两周精美的版式,呈现了这次采风的精彩作品,包括散文、诗歌、绘画、书法、摄影作品等多种形式。不仅有王旭烽《在那潋滟的河滩上》、画家白仁海《良渚河岸》等名家作品,也有许多青年艺术家的先锋力量。为了扩大作品在全媒体多平台的影响力,还在浙江新闻客户端上同步开出“为良渚代言”专题,收录采风作品20余件。同时,联合省内各大高校开展“良渚文化走进大学”活动,收录来自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学生自主创作的文学、影像、美术设计作品近百件,专题总点击率近200万。
在融媒体触网年代,这样的策划比比皆是。2011年11月24日,主题为“外国友人看浙江”的钱塘江版面收录了来自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作者在浙生活的感悟,以外国友人的视角看身边的发展;2017年12月10日,钱塘江推出“致敬,激荡年代的常青树”主题,岁末年初,回忆当年离去的冯根生、鲁冠球,回望第一代浙商的企业家精神;2018年11月18日的版面集结了“档案寻访”的故事,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寻找普通人身边的物件或档案,印证时代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信件、传真等投稿模式由速度慢、周期长、沟通不及时等特点,已经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经过七十多年的传承,《钱塘江》编辑部清楚认识到,抓住作者才是保持副刊生命力源源不断的要义。为此,编辑部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凝聚资深用户,并吸引年轻读者。
精准了解用户是关键。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成为主流渠道,《钱塘江》副刊日常开设电子邮箱以接受公众投稿。如今,网上来稿已经成为《钱塘江》的主要稿源,作者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既有与共和国同龄的耄耋老者,也有“00后”等新生力量,内容涉及时事热点、季节时令、生活感悟、古文拾遗、回忆亲朋等各个方面。为提升沟通效率,《钱塘江》编辑还利用微信作者群,与近400名全省散文学会的会员保持密切联系,采取“群约稿”的方式,及时准确地将最新的约稿重点和策划内容对接给目标用户。
新闻客户端是近年来党报在媒体融合进程中重点打造的大众传播渠道。为了更好地对接读者,《钱塘江》除了将每期内容经过精编后融合发布在浙江新闻客户端上,还充分运用部门的新媒体平台做出互动。2014年8月19日,部门“有风来”微信公众号正式推出,开启了左手报纸——传统媒体,右手手机——新媒体的融媒时代。
2019年,《钱塘江》推出了“‘起航号杯’共和国记忆·我家70年”主题征文活动。和以往大量的征文活动不同的是,此次征文从征集到刊发、评选等大部分流程,都在网络平台展开。7月14日,“有风来”微信公众号上首次推出了征文启事;8月起,“有风来”以每次推文1至2篇的频率,陆续刊登征文作品40余篇。12月13日,“有风来”推出了H5新媒体产品,拉动粉丝对69篇入围作品投票,吸引近10万人投票。
当然,我们在长期的编辑过程中也看到,尽管《钱塘江》在浙江日报与浙江新闻客户端进行了深度融合,但副刊文章在新媒体平台中的传播效果还有待加强。许多作者在投稿时会“固执”地标注:如不用于纸媒,请勿刊登于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这也给了副刊触网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副刊既需要依托大众传播渠道,也应重视小众化、个性化的分众化传播,发挥传统媒体优势做经典内容,更多地服务用户对知识、信息、情感的需求,让报网内容强强联合,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