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向上 心沉基层

2021-06-22 00:12杨川源
传媒评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格桑花祖国贵州

文_杨川源

在建党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和党媒的情缘”这个题目,更像是一次对自身记者职业的审视。16年来,不论在城市或乡村、深山或高原,不论是遭遇骤雨或冰封,感受热情或冷漠,一路摸爬滚打,见证了无数陌生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与喜怒哀乐。他们面对生活时的“选择”,在时间的长河里虽如同沧海一粟,但对个人而言,却或许是生死抉择。特别是在一些典型人物报道播出后,我总会问自己:怎样的“选择”才能经得起岁月的涤荡?怎样的人,才能历尽沧桑,最终赢得信任与尊重?答案在每一次的记录中沉淀。迷茫时,鞭策我立足基层,向阳成长;胆怯时,鼓励我跨越沟壑,奋力前行。这也正是我与党媒从“缘起”到“情深”不竭的动力源泉。

什么样的人 会被祖国铭记?

拍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功勋人物主题报道《我和我的祖国·功勋》,让我有机会走近了三位高龄的老党员:84岁的于洪福、92岁的曲福仁和102岁的邹鼎山。

于洪福是建设共和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设的秦山核电站的老厂长。一坐下,于老就向我描述,刚到海盐时受不了南方沿海的湿冷,东北、西北来的第一批技术人员抱在一起集体跺脚取暖的场景。提起小时候在东北被日本人欺负的时候心底里暗暗立下的志向就是:要用知识让自己强起来,才能让祖国强,落后就是要挨打。在漫长而高风险的核电岗位上,他献完青春献子孙,带着全家主动放弃回北京的机会,下定决心一辈子扎根在祖国东部海岸线驻守核电。

102岁的邹鼎山,是从上饶集中营逃脱的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很多记忆虽然已经消褪,但当年妻子跪在他面前,求他不要再跟党组织联系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当被问到为什么不顾妻儿反对还要跟党走,他的回答只有一句:我认准了。今年1月,常山传来邹老离世的消息。在弥留之际,他不顾家人反对,坚持捐献遗体,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心愿。

采访淮海战役一等功臣曲福仁那天,老伴要帮曲老戴上珍藏的军功章,却被他推开了。阿姨尴尬地笑着跟我说:他向来就是这个倔脾气,不愿意炫耀——这份低调已经持续了70年,哪怕是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曲福祥也从没向组织开口,而是勤勤恳恳坚守肝胆科一线。退休后他坚持传帮带,在小区里热心为身边人提供健康服务。曲老笑称自己是不知道累的“90后”。他的年轻态,源于心底里的那份开阔。深藏功名70年,采访时,我们记录下了他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报道播出后节目被大量转发,曲老这句大白话的座右铭被广为传颂,成为《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报道中最朴素、真挚的精神深意。

三位老党员,不同的人生经历,却有着同样的信念:坚守平凡,深藏功名。用实干印证了奋斗的价值。

他们的“选择”回答了“什么样的人会被祖国铭记”,是那些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人。

采访于洪福

什么样的事 会被人民点赞?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根据总书记重要指示,两年多来,浙江安吉县黄杜村捐赠的“白叶一号”茶苗在贵州、湖南、四川三省五县落地生根。接下来,如何让扶贫更“精准”,实现“脱贫”不“返贫”?在国务院扶贫办电视电话会议上,“白叶一号”捐赠项目牵头人盛阿伟,直面“精准难、难精准”的现实问题。得知贵州大山深处移种的“白叶一号”正第一次面临冻雨的考验,盛阿伟决定即刻出发,这也是三年来的第29次。那天,盛阿伟跟我说:自从黄杜村的苗移到贵州,我一刻都不敢松懈。既然要帮就要见效,否则就是欺骗群众,欺骗党。这番话,颠覆了我对“明星”书记固有的印象。作为记录者,两年多来我们跨越贵州、湖南、四川多地,深入高山、苗寨,积累起数百小时新闻素材。攻坚之年他的这股认真、较真的劲头,极大地激发和鞭策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与基层同频共振,直面问题,攻坚破难。

随后我们辗转贵州、湖南两个处在扶贫协作不同发展阶段的雷山县、古丈县翁草村。在遭遇冻雨的贵州雷山县,盛阿伟努力探寻“白叶一号”难落地的精准扶贫症结;面对苗族群众对外来茶的信心不足,盛阿伟脱掉袜子套在鞋上,再上冰山;翁草村脱贫后迈出茶旅融合第一步,盛阿伟跟大家一起想方设法建立新思路,迎接新挑战。我们记录了:观念融合难,等靠要的想法难扭转,基层党组织带动力不足,乡村振兴实用型人才的欠缺等现实难题——从“种茶叶”到“种思想”,在精准扶贫路上,盛阿伟遇到很多纠结与困惑,但在他数十次西行,走进深山、苗寨实地办事解决难题之际,东西部理念、方法在不断碰撞中融通契合。盛阿伟这股不放弃、不认输的韧劲,就是务实的浙江精神。

2020年12月湖南翁曹村跟踪记录盛陈伟“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报道播出后,湖南、贵州、四川三省五县干部群众积极转发,干部、群众纷纷点赞留言“脱贫,靠的就是这种共产党人”等,更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从实际出发,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在小康路上的引领力,打赢“脱贫不返贫”战役的决心与信心。

盛阿伟的“选择”回答了“什么样的事会被人民点赞”,一定是那些心里装着别人,总为了更多人过上好日子着急上火、实事求是的人。

什么样的精神 会被时代歌颂?

2017年教师节前夕,我与团队深入山水阻隔的贵州省台江县苗寨,持续跟踪记录浙江的支教校长陈立群呕心沥血帮大山深处孩子改变命运的感人事迹。报道播出后,引发强烈反响。省委书记发出“向陈立群同志学习”的号召。随后陈立群被评为“浙江骄傲”、感动中国人物和全国“时代楷模”。三年的艰苦努力,2020年高考,台江民族中学实现了本科率从10%到79%的逆袭,共计2200多名民族地区的学子走出大山,实现大学梦。

2020年是中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花甲之年的陈立群,在三次推迟返杭后,即将告别台江。得知消息,我们冒着贵州山区连续的暴雨,记录了陈立群到苗寨展下村的最后一次家访。雨中孩子们大声呼喊:“陈爸爸,不要走!”陈立群大声承诺:“我拄着拐杖也要来关注台江教育。”

报道播出后,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发,全网点击量迅速突破千万。我们用事实印证了在决胜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也再次证明了主流媒体“主力军占领主战场”的融媒传播优势与能量。

陈立群的“选择”回答了“什么样的精神会被时代歌颂”,是那些忘我投入,无问西东,心系祖国未来的人。

作为一名党媒记者,记录和感受这些“选择”的过程,加速着我的成长,让我越发懂得:无论何时何处,越遇急流险滩,越要“思想”向上,“脚步”向下,以更坚定的步伐,扎根基层新闻一线,迎难而上。在疫情来袭的危急时刻,我必须到抗疫的最前沿,让更多人看到抗疫一线的真相,消除恐慌;在海拔4600米的西藏那曲,我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记录好那些嘴唇青紫的浙江干部,如何成就精准扶贫的高原奇迹;如何帮助高原上的100个妈妈,用浙江织机在氆氇上编织出更加艳丽的“格桑花”……

从那曲回来,很多人问我:川源,格桑花到底长啥样?我说:所有高原上鲜艳的,不知名的小花,都叫“格桑花”。是啊!格桑花的动人,不仅是因为那一抹亮色,更因为高寒、风雪都阻止不了她们的绽放。只有奋力向上,才能赢得阳光。这是生命的启示,也是我在无数“选择”里读到的真理。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媒记者,岗位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更是播撒友爱、传递能量的平台。面对身边飞速更迭的浪潮,越是思想向上,越要心沉基层。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在信仰中孕育选择,才能赢得大地的回响,听到时代的宏音。

猜你喜欢
格桑花祖国贵州
儿歌作品《格桑花开》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格桑花,幸福花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藏地甘南:格桑花盛开成四季的轮回
格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