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敏,朱冰影,任 凯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215009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恶意伤害他人的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死亡态度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问题。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生命意义和目标的感知程度[1]。死亡态度是指个体对死亡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2]。“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过程的必然组成部分。医学生作为医药卫生事业的后备军,担负着维护人类身心健康、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神圣使命,在未来工作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生”与“死”,除了需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应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提高职业人文素养,才能成为合格的医药卫生人才。因此,提升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引导其形成积极的生死观尤为重要[3-4]。但目前有关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的研究多集中在本科院校医学生和医护人员,对高职院校医学生的相关研究少见[4-8]。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院校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期对当前高职院校医学生的生死观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为其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医学类高职院校447名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以班级为单位由研究者现场统一发放问卷,研究对象在统一指导下匿名自主填写问卷,问卷当场全部收回。共发放问卷447份,回收有效问卷430份,有效回收率为96.2%。
1.2.1 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地区(生源地)、自觉身心健康状况、家庭年收入、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无宗教信仰、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及是否经历过家庭成员死亡。
1.2.2 生命意义感量表(Purpose in Life Test,PIL)
量表由台湾学者何纪莹[9]修订,包括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生活目标和生活自由4个维度,共计20个条目。该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其中条目2、条目5、条目7、条目11、条目14、条目17、条目18、条目19为反向计分。各条目的得分相加,总分>80分为高分组,表明被试者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意义;66~80分为中间组,表明被试者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意义;<66分为低分组,表明被试者缺乏生命意义感。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0]。
1.2.3 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eath Attitude Profile Revised,DAP-R)
量表由台湾学者廖芳娟[11]翻译,后经唐鲁等[12]进行文化调试,形成适用于我国大陆地区的中文版DAP-R量表。该量表包括死亡恐惧(面对死亡时出现害怕、恐惧等负性想法及情感)、死亡逃避(逃避思考及讨论与死亡有关的事物)、中性接受(视死亡为生命中自然的一部分,既不恐惧亦不欢迎它)、趋近接受(视死亡为通往来生的快乐通道,相信有幸福的死后生命存在)和逃离接受(视死亡为今生痛苦的解脱之道)5个维度,共计32个条目。每个条目按“非常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依次计为5分、4分、3分、2分、1分,以各维度因子得分来判断被试者的死亡态度,得分越高反映出其态度越趋向于此维度的死亡态度。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5,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575~0.832。
本研究共纳入430名高职院校医学生,年龄为(19.07±1.10)岁,其他一般资料情况见表1。
表1 高职院校医学生的一般资料情况 (n=430)
本组430名高职院校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总分为(70.98±12.25)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生活目标、生命价值、生活自由、生活质量,详见表2。其中,高分组84名(19.5%),中间组211名(49.1%),低分组135名(31.4%)。
表2 高职院校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及各维度得分 单位:分
430名高职院校医学生的死亡态度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中性接受、死亡逃避、趋近接受、死亡恐惧、逃离接受,详见表3。其中,294名(68.4%)趋向于中性接受,61名(14.2%)趋向于死亡逃避,38名(8.8%)趋向于逃离接受,29名(6.7%)趋向于死亡恐惧,8名(1.9%)趋向于趋近接受。
表3 高职院校医学生的死亡态度各维度得分 单位:分
表4 高职院校医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各维度的相关性(r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总体不强,49.1%的学生生活目标和意义不明确,31.4%的学生缺乏生命意义感,与谢云天等[13]报道的结果(47.7%,28.7%)相近。在各维度中,生活自由和生活质量得分较低。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其特殊的组成结构,使得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当前在校生多为“95后”“00后”,他们大多生活在“6+1”“6+2”的家庭结构中,从小集宠爱于一身,自我意识较强,抗打击、抗挫折能力较弱,缺乏实际的沟通与交往能力。且医学生的学习任务要重于其他专业,学习方法以记忆为主,自主活动时间也常受到一定的限制,部分学生会感到生活无趣、缺乏学习动力,从而选择消极不前、颓废度日,这些均会影响高职院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14]。明确生命意义感是大学阶段不容忽视的发展任务。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医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低下的现状,应高度重视生命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从而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努力追寻自己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医学生的死亡态度以中性接受为主,这与张恩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大多数高职院校医学生能够接受死亡是生命中自然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在面对死亡及与死亡有关的事物时能够采取正向的态度。死亡逃避维度得分仅次于中性接受,表明仍有不少学生逃避思考及讨论与死亡有关的事物。此外,也有部分学生的死亡态度趋向于死亡恐惧和逃离接受,对死亡持有恐惧、害怕等负面情绪,甚至对生活的恐惧要高于对死亡的恐惧,认为死亡是结束痛苦的唯一方式。极少数学生的死亡态度趋向于趋近接受,相信死后有更美好的生活,这可能是受其宗教信仰影响[16]。陶涛等[17]研究发现,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在死亡恐惧、逃离接受、趋近接受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的大学生,而自杀意念已成为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因素。因此,应高度关注死亡态度趋向于死亡恐惧、逃离接受或趋近接受的学生,积极预防其自杀事件的发生[18]。死亡恐惧更是影响医学生临终关怀态度的主要因素[19]。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常常需要面对临终病人,如果内心产生焦虑和恐惧,则无法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心理帮助与情感支持,最终影响服务质量。因此,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死亡教育,促使医学生科学地认识和对待死亡,了解临终病人的心理和生理改变,以更好地满足现代老龄化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20]。
对430名高职院校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各维度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生命意义感与中性接受呈正相关,与死亡恐惧、逃离接受呈负相关。李桂等[1]对本科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各维度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生命意义感与中性接受呈正相关,与死亡恐惧、逃离接受呈负相关。生命意义感越强的个体,对其生活目标的掌握度与实践感越高,生活自主性越高,对自己的生命价值也有较高的肯定,越倾向于以正向的心态来面对死亡;而生命意义感缺失的个体,由于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找不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常感到生活空虚、无味,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容易产生无助感,面对死亡更容易出现恐惧、害怕等负性想法与情绪,认为死亡是结束痛苦的唯一途径。这也与Frankl的意义治疗理论观点相一致[21]。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总体不强,且生命意义感越低下的个体越容易持有消极的死亡态度。对高职院校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客观需要,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22]。应对不同问题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生死观,使其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