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晓慧
都说“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那么一杯酒里到底有什么?
酒体设計师孙小雨端起一杯酒,晃一晃,闻一闻,便知是何香型、度数、年份……再以舌品之,酒的优缺点便豁然于心间了。那“杯中乾坤”仿佛已被全然“看透”。
一款成品酒的酒体风格,是在无数个品评实验数据上诞生的。为了让酒的品质、口感俱佳,酒体设计师会根据基酒(原酒)的不同特点,不断进行优化组合、勾调搭配,反复做小样测试。在他们的妙手点化下,酒被赋予了品质、灵性和生命。
我们跟随酒体设计师孙小雨来到他们的储酒中心。孙小雨穿梭于一个个高大的陶坛之间,挑选着自己中意的基酒。对酒体设计来说,选好基酒是所有工作的开端。
干酒体设计,孙小雨已是第四个年头。面前的她,素面朝天,不施粉黛。“我们工作时不化妆,也不用香水,因为那些东西会干扰我们的味觉和嗅觉。”对于这份把“青春酿在酒里”的活计,她干得不亦乐乎,十分起劲。四年的历练,让她对企业酒库储存的各种基酒数量了如指掌,亦对不同年份、不同等级、不同“个性”的基酒逐渐了然于胸。
孙小雨介绍说,酿出的原酒需要分段摘取,经过酿酒师分别品评后按质交酒,再由酒体设计师品评定级后分级、分类储存。在存储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对储存的原酒进行跟踪品评,对各种不同特点的原酒进行细分和勾调,让它们因经年储存而不断融合。
储存在陶坛里的基酒,依然保有强劲的生命力,每时每刻都在变化,逐年老熟生香,日趋完美。所以,对酒体设计师来说,如何合理搭配,着实是一门艺术。
取好基酒后,孙小雨穿过厂区小路来到评酒室,进行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工作——品酒。“我们会选择在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这两个时间段进行品酒。”孙小雨告诉我们,这两个时段是一天中最适宜评酒的时段,光线柔和、温度适宜。人在这时品酒,能最大限度地摒弃干扰因素,获取最好的品评结果。
“眼观色、鼻闻香、口尝味,综合起来看风格。”孙小雨一直践行着她的师傅传授给她的口诀。在“口尝味”的环节,并不需要一杯下肚,让酒能均匀地铺满整个舌面即可。有时为了感受酒的回甘,也是要咽一点儿入喉的。
品评时,她们每人都要及时进行记录,用细致的语言给每一杯酒以专业的评判。普通人喝酒喝的是味道,而酒体设计师要做到的远远不止这些,他们不仅要品出酒的深浓浅淡、酸酯醇醛,还要品出工艺流程。在日复一日的味蕾体验中,酒体设计师已构建起独特的“味道博物馆”。在智能化越来越普及的今天,酒体设计师这项工作仍是任何精密仪器都无法替代的。
基酒的选择与品评,只是酿出一坛好酒的基础。接下来,他们还要对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调配。为了保证酒的品质和口感,她们会日复一日地做小样测试,成百次上千次地勾调和品鉴。市面上见到的每一款酒,都经过他们无数次的打磨,不仅如此,还要经由酒业专家品评、消费者品鉴与盲测,多轮调整后才最终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