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丽琼
【摘要】“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楹联作为祖国语言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花,非常值得继承和传播。故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是巧用课堂,让“楹联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二是活用故事,扶“楹联小苗”在学生心中悄然生长;三是善用节令,使“楹联大树”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四是借用问题,使“楹联文化”在学生心中发扬光大。总之,力求通过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楹联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目的。
【关键词】楹联教学;传统文化;教书育人
楹联,作为中华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以它独特的形式存在上千年。作为传统文化教学“法宝”,曾有一段时间被人们忽视。现在,随着国人文化意识的加强,特别是部编版教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其中涉及“楹联”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楹联逐渐走进现代人的学习与生活。那么,如何使传统文化快速走进学生的心灵,并更好地将其传承呢?文化得以传播最广的是学校,知识得以传播最快的是课堂。为此,结合学校、语文教学以及学生的实际,笔者成立了“趣味楹联社团”,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楹联文化”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研究。
一、巧用课堂,让“楹联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楹联在众多的文学艺术门类中,是最能体现汉字神奇特点的一种文学形式,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民俗文化之一。基于楹联艺术本身特有的属性,通过学习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因此,笔者巧借课堂教学,让“楹联种子”落地生根于学生心灵。
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和五年级上册的“日积月累”,用生动精练的语言介绍了形式多样的楹联——回文联、叠字联、顶针联、谐音双关联等。针对这部分内容,笔者设计了一堂好玩有趣的“楹联活动课”,使得学生初次接触“楹联”就被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课前的“试试吧”教学环节,笔者以“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当时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所出的一道国文试题对对子为例: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出现了“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胡适之”等不同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如果你是阅卷的老师,哪个答案能给满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对“楹联”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也因此进入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接下来,学生对“可以顺着读,也可以倒着读”的回文联;“含有叠字”的叠字联;“有特别规律”的顶针联……充满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大家各抒己见地谈论着这些对联的特点和规律。在“仿写吧”教学环节,学生更是跃跃欲试。当谢婉云同学作出“身体好,学习好,品行更要好 作业难,考试难,认真都不难”对联时,全班同学都开怀大笑。 “才女”谢嘉烨更是不甘示弱,站起来一气呵成“钉锤锤钉,钉等锤,锤下钉入 灯罩罩灯,灯配罩,罩落灯出”这样的顶针联时,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掌声四起。此课在同学们一次次交流、碰撞、品味楹联文化中达到了高潮。课堂结束之时,“小机灵”——詹文熙同学提出了疑惑:这么有意思的楹联,除了书中的这几种类型,还有其它的类型吗?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借此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拓展作业——请你通过网络和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收集更多的楹联类型并归纳它的特点,下节课再与同学们分享。此时愉悦的40分钟虽已结束,但笔者想那颗叫“楹联”的“种子”,在学生肥沃的心灵土壤中已成功播种。
二、活用故事,扶“楹联小苗”在学生心中悄然生长
基于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在楹联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谈到楹联的起源时:笔者和学生分享了有关诸葛亮的“千古绝对”。有人出示用数字作诸葛亮一生的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让人来对。但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经过多少年代,许多人曾去研究,终无结果。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诸葛亮一生业绩,用五方五行对了出来: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绝对”逢生,传为佳话。
學习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这个特点时,笔者适时补充“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横批:旁观者清!”这样的对联无情地讽刺袁世凯卖国行为;讨论谐音楹联时,笔者用简单易懂的“缺一(衣)少十(食)”小故事让学生感受谐音楹联之趣味。这些丰富有味的小故事就像“养分”一样,悄然滋养着“楹联小苗”,使学生在学习楹联途中,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从而深深地爱上博大精深的楹联文化,为“楹联小苗”的生长获得充分的阳光、水分和氧气。
三、善用节令,使“楹联大树”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学习楹联,不仅使楹联文化由远及近,更让学生领略到楹联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同样焕发着迷人的色彩。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楹联”这棵大树枝繁叶茂,花美果实。
(一)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撰联活动,使楹联之花与节日寓意同驻孩子心间
9月10日教师节,作为德育工作者,笔者组织全校学生以“又是一年教师节,写幅楹联送老师”为主题,让莘莘学子尽情地抒发情感,为辛勤付出的教师们送上一幅楹联。“给学生一个舞台,将还你一个惊喜。”你看,这一幅幅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楹联,那一句句深情动人、(下转第18版) (上接第17版)感人致深的话语,无不表达我校学生对教师的深情厚谊。
致语文教师:
1.论学问,四书五经样样通晓;
讲口才,三言两语句句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