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综合学科线上线下融合的作业设计

2021-06-21 09:23梁恒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8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作业设计互联网+

梁恒娣

【摘要】“互联网+”早已渗透至各行各业。新冠肺炎疫情下,“互联网+”融合教育领域犹如春后竹笋般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备受教师和学生们的青睐,同时,线上线下融合的作业设计也引发教师们的深度思考。本文对线上线下融合作业设计的认识,以及对综合学科作业设计特性分析和构思进行研究探索,以能够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

【关键词】互联网+;线上线下;综合学科;作业设计

一、对线上线下融合作业设计的认识

“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的教育方式已经遍地开花,并在学校和教师的努力下取得很大成效。检验教育质量不仅仅只依靠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后的作业练习才是巩固知识的最后一把钥匙。

在疫情以前的线下教学当中,传统的作业布置就是以课本中的练习为主,再增加课外练习册的题目,学生在家完成,教师再进行批改,讲评。尤其是综合科,需要考核学生的课后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若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学习成效不够突出。但由于教师是每天线下教学,需要面授知识,所以教师掌握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即使学生出现厌学或者不及时完成作业的情况,教师都能及时纠正与引导。在新课改精神引领下,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下,传统的学习方式受到来自线上课程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无人监管、不准时观看网课,或者打开网课后游戏着其它电子产品,无法完成作业,甚至放弃学习的现象明显。面对如此差距,学校和教师一方面共同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边不断探索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对作业的设计和使用有了新的认识,对作业的形式、内容和功能有了一定的思考。

教师会判断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启线上作业设计与探索。目前关于线上学习的APP和平台就非常多,如小管家、钉钉、QQ、腾讯云课堂、网易云课堂,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作业评价及时,后台的反馈表非常清晰,能统计每班作业上交情况,系统还能设置奖励及时提交作业的学生一个学分币或者小红花。教师在批改时,系统能做到批量批改,同时也能单独根据某个学生的作业的需求进行批改,批改的方式可以通过语音留言或者文字评价,能做到及时高效。

二、对综合学科作业设计特性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文化课使用线上线下融合的作业设计非常频繁,确实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可是,综合学科如美术、音乐、体育、科学……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各种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具有很高实操性、创造性以及艺术性的科目。如美术学科,它是一门艺术性、创造性和实操性结合的课程,在线下课堂上,教师会分步式讲解难点,逐步降低学习的难度,但是教师该如何设计活动式的作业激发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美术源于生活,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不经意的美,可以让人感受美术,学习美术,探索美术,探索生活。因此,教师在布置美术作业时,要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对生活、美术产生亲切感,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工具材料配备条件和使用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合理教学。

再如体育学科,是一门体育实操性超强的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当地的气候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情况等科学安排作业。如排球、单双杠的练习就不适合作为作业内容,因其练习的次数和形式都是可变因素。教师也应教会学生如何把握尺度,既要保证运动量,又要防止运动过度。

三、综合学科线上线下融合作业设计的构思

1.创新线上线下作业设计模式,融合需审慎

创新是教育教学中的生命活力,它能激活课堂,能激发学生的智慧,能带动学校的学习氛围。线上线下的作业模式就是一个创新,线上特色作业设计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技巧。

综合学科线上作业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如何避免与语数英三科主科学习相冲突,也能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首先,综合学科一周的课程时间要合理分配,保证每天不能超过两个综合学科的内容,每个学科的网上作业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如硬笔书法,每天在“小管家”发布硬笔字示范视频,时间是一至两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先细心观看示范视频,再去书写,书写量为一行,整个作业时间基本上要在十分钟内完成。平台上可以设置作业提交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交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价。其次,综合学科的学习,既可以放松学生学习的压力,也可以加强学生与父母间的交流,同时家长还能轻松监管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如科学学科,教师能结合学生家庭情况去设计一个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小实验的小链接,实验的时间也是短短的几分钟,发布到每个年级的体艺微信群中。学生可以在父母的陪同下观看实验链接,并且一起完成小实验,最后由父母帮忙录制小视频,提交至年级微信群,学生就可以观看到其他同学的作品互相学习,同时,教师也会及时地在微信上点评和表扬学生的作品,增强学生学习小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2.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丰富学生学习的模式

现代教育手段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它能丰富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疫情期间,网课让教师变成了“网红直播”,教龄较短的教师可以从容自如,但是教龄20年以上的教师则操作得很吃力,简单文档操作还是可以,但网上授课、批改作业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我校科学科教师刚进入教坛两年,她非常善于使用电子设备,遇到问题总是能很快地找到解决方法,在教学模式中利用Flash动画模式进行“乌鸦为喝水往瓶子里放小石头”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固体占据空间的原理。再如,教龄较短的音乐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就可以利用一些线上弹琴APP,让学生感受指法和学习曲谱,学生弹不对的软件系统会发出自动返回提示,学生通过反复的練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3.整合优质线上资源,增加优质资源供给

常言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我们很难在一个单独的环境中达到更高的教育教学效果,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集思广益,学会整合有利资源,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部分农村学校教育资源较为短缺,作为教师,是有义务去寻找更多的资源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如与课程相关照片、示范视频。疫情期间各个教育部门在各种教育平台上,倾尽所能,设计出很多教学视频,教学手法很值得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例如,国家教育平台上,基本上都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一线教师在讲课;还有广东省教育平台也都是省内一线教师,教学水平都是非常好的。

4.线上线下融合作业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21世纪中,科技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去思考如何能更方便我们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现在线上各种APP平台,作业的评价方式功能非常齐全,也能快速帮助教师完成评价系统,而家长的手机也会及时快速地收到学生作业完成质量的反馈信息。教师后期也可把每次作业的反馈在线下教学当中展示出来,或者再做一个详细各项评价表,结合物质小奖励,或者设置如“学习小标兵”的称号给予学生,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

如体育学科,国家推行“每天一小时”运动时间计划。教师可通过微信平台每天发布锻炼小计划,请家长拍摄学生个人技能小视频并发布到微信平台,教师则以周为单位,细心登记学生每项计划的训练情况。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记录一天比一天高质,学生会很是得意,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拉近了教与学的距离,丰富教学课堂,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设计,提高了学习效率,加速推进网络教学时代发展。我们在享受时代发展的产物,更要走好教育教学改革之路,履行作为教师的责任与职责,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作业设计互联网+
基于AHP方法对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网络平台效应对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线上商业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对我国零售行业O2O模式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