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生态林业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

2021-06-21 18:28周少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周宁县生态林业开发利用

周少华

摘 要:周宁县素有“天然氧吧”“天然空调城”等美誉,林业是当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主力军。该文介绍了周宁县生态林业建设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周宁县林业发展的对策,以期对周宁未来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生态林业;开发利用;保护;周宁县

中图分类号 S7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9-0074-03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任务。林业不但蕴藏着很高的经济利益,而且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在发展经济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加强生态林业的研究对未来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周宁县生态林业基本概况

1.1 地理概况 周宁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山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6°53′~27°19′,东经119°06′~119°29′。东邻天然港三都澳,西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武夷山,北连寿宁,东南与蕉城接壤,西南与屏南隔溪相望。土地总面积1046km2,总人口21.06万人,全县平均海拔800m,县城海拔888m,居全省之冠。盛夏日平均气温24℃,享有“天然空调城”之美誉,空气环境质量保持一级标准,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1.2 林业生态环境 周宁县地处洞宫山脉南端,鹫峰山脉东部,境内地貌以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谷4个类型为主,山间盆谷散布在上述3类地貌之中。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城关地区年平均气温14.6℃,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5.7℃,极端最低气温-8.9℃;年平均降水量1893mm,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3—9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0%,年日照时数1751.9h,无霜期平均237d。周宁城区位于闽东西部山区,其背山面海的地形,使气流易幅合抬升而形成高雨区,因而也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统计资料表明,境内地质灾害分布与时间的关系主要受区内年月降水量控制,尤其是年际、月份过程降水量关系极为密切。

1.3 森林资源 从资源总量看,经过“三五七”灭荒工程、飞播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生态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工程及大造林的实施,全县森林资源不断丰富,林业用地面积84154.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1.1%,有林地行政区域面积74533.3hm2,生态公益林面积28733.3hm2,占林地面积的34.1%,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2.8%提升到目前的75.9%,位居全省前列。林木绿化率达76.1%,各类森林蓄积量286.4万m3。

从群落分布看,周宁县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属闽中戴云山、鹫峰山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全县植被呈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以壳斗科的栲属、石栎属和青冈属占优势。原始植被保存较少,大部分为次生植被及人工林所代替,森林植物有99科450种。植被健群种以黄山松、马尾松、黑松、杉木、柳杉、木荷、栲类、槠类和竹类等为主。常见的灌木为白栎、乌饭、柃木、老鼠刺、杜鹃、胡枝子、黄瑞木、继木等。经过近20~30年的努力,如今顶极群落的健群种又不断地發展萌生,森林植被逐渐向常绿照叶林的一些顶极群落类型演替发展。森林生态功能及自我修复能力正在恢复和加强。

2 周宁县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林种结构和树种结构单调 从现状看,周宁县林种结构不尽合理。一是林种、树种单一,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全县现有乔木林60199.4hm2,其中针叶林51244.2hm2,阔叶林8955.2hm2。针叶林中马尾松占54.10%、杉木占29.52%。树种主要以马尾松为主。二是龄级结构不尽合理,成熟林少,中幼林多。乔木林中,幼、中、近、成、过面积结构比为14.5∶32.8∶16.7∶27.6∶8.4。三是单位蓄积量小。全县林分的平均单位蓄积量45.3m3/hm2,用材林的平均单位蓄积量49.2m3/hm2。周宁县森林覆盖率虽然较高,但生态恢复能力弱,森林生态系统仍十分脆弱。

2.2 粗放经营,地力显衰退迹象 人为活动频繁,部分区域不适地适树,长期一段时间提倡种植针叶树的观念深植于林农心中,针叶林生态功能相对较弱,单位面积植物生长量小营养作用小自肥能力差,加之不合理采伐林木和不合理的传统耕作方式,片面追求高产林业经营,导致林地肥力下降。一些坡耕地长期施用化肥,也出现了土壤板结、地力衰退等问题。

2.3 森林火灾和病虫害时有发生 当前,周宁县马尾松林面积占林分面积的54.10%以上,易遭受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危害。火灾是一种对林业资源产生较大破坏的重大因素,森林火灾不但会导致大片森林被烧毁,而且会造成大量林业资源的损失。如2015年周宁县浦源镇麻岭往泗桥方向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火线长约260m,大片松林烧毁造成以枯死松木为寄主的昆虫(松墨天牛)活跃,极易引发松材线虫病等主要森林病虫的危害。

2.4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林、用地项目工程建设不断增多,周宁县林业主管部门的压力与日俱增。一方面要承担保障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也要保障各项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各项建设项目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加之国家对耕地保护力度的加大,使得项目用地逐渐从耕地向林地转移,毁林开垦、蚕食林地和非法占用林地等现象日趋严重,违法使用林地屡禁不止,管理形势严峻。据周宁县森林督查情况数据分析显示,2018年对337个卫片图斑进行逐个现场核查,共发现违法违规改变林地用途项目53起,涉及林地面积42.05hm2。2019年对140个卫片图斑进行逐个现场核查,共发现违法违规改变林地用途项目29起,林地面积16.4438hm2。因此,森林资源的保护既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又要承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林、用地需求的任务,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趋突出。

3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确立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理念和森林经营方针,强化森林科学经营 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体现。人们经营森林的最大生态经济效益,以现在的认识水平看,应是达到演替顶级的状态,也就是周宁县的顶级群落(包括气候和土壤顶极)是调整与发展林业经营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的经济数量标志就是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也是周宁县经营森林的依据。根据周宁县县情和森林资源的现状,确定经营方针为:立足1个原则,抓好5项建设,实行2个转变,突出1个重点”,即立足生态效益为原则,抓好生物多样性工程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江河流域一重山的保护工程建设,商品林基地建设,森林旅游业工程建设,由经济为主向以生态为主体林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以分类经营为重点。加快周宁林业的多群落分布,提高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自我调节能力,以力求使周宁林业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体,经济效益为辅,实现青山常在的目标。

3.2 建立复层生物群落结构,满足生物和物种多样性 结合周宁县马尾松林占绝对优势,林种、树种结构单一的特点,通过改、新造及补植、修复等措施提升树种结构。一是在树种结构调整过程中,充分考虑周宁县地域和气候条件,遵循乡土阔叶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林木进行种植。具体为选择山杜英、桂花、香樟、木荷、杨梅、闽粤栲等优良乡土树种为主,以彩叶树种(美国红枫)、观花树种(紫薇)珍稀树种(红豆杉)、常绿树种(深山含笑)为辅,配种红叶石楠、杜鹃、等矮灌观赏品种,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类型、多效益的生态景观林。二是增大混交林比例。依据立地类型、树种特性的不同,采用条带状、块状、株间混交等方式在群落中配置乔木、灌木、草本及一些地被植物,避免造林树种单一的发生。同时,利用花粉和种子得到传播后可以增加基因之间的交流途径,种植一些能够吸引当地鸟类和昆虫的植物,这样更有利于群落的稳定增长。三是林下补植补造。根据周宁县植物分布的地域性特征及造林设计的要求,选择树苗工作时要充分利用同一植物区系的物种资源,合理划分造林用的土地,依立地条件及树种不同,选择不同的造林密度,调整好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育苗结构和比例后再进行种植,设计乔木树种补植840株/hm2,灌木树种390株/hm2,樱花300株/hm2。林中空地设计株行距为3.5m×3.5m,林下补植依拟建林地、林木状况而定,采用“见缝插针”布设。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这个植物群落的层次感,还能使这个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保证,这样才能使群落的功能和结果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林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3.3 提高林地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 一是优化林木结构,营造针阔混交林,防止生长衰退。实践证明,优化林木结构,实行针阔混交、乔灌混交,能维持和保护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的活性。特别是在幼林中配套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能有效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二是应用微生物菌肥,引进固氮树种,提高森林土壤养分,充分利用森林枯枝落叶物,改善土埌腐质层,实现森林自肥。三是増肥改土。施商品有机菌肥,采取条带状、块状整地挖穴林地,每穴施有机菌肥2kg+复合肥0.2kg(有机菌肥有机质≥45%,N+P2O5+K2O≥5%,颗粒状;复合肥N、P、K有效成分≥45%,颗粒状)。基肥施放后,回适量表土,并把基肥与底土拌均匀,施足基肥拌均匀后回表土。若山脊薄土层或多石砾地,应进行客土,最好就近取红埌土回填入穴拌基肥,并回表土。四是整地挖穴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肥沃的表层土壤,也能减少肥力损失。

3.4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防范森林火灾及病虫害

3.4.1 建设生物防火带 根据周宁县森林防火的现状与要求,防火林带的选择地点应根据防火要求控制范围、所在地的火险等级、所要保护的林木价值及自然地形地势等综合考虑。在配置林带时,应尽可能结合利用道路河流和水库,大片石头山地等自然地形地物统一规划配置。生物防火林带应选择在县城周边和易发森林火灾区域的范围内,易发生火险的山脚田边和山脊隔断连片森林,以形成有效阻隔的闭合圈。根据生物防火林带的特点及其作用,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合周宁本地生长、防火性能高,且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耐瘠薄,根系发达,生长较快,适应性强等特点的防火树种,如木荷、油茶等。

3.4.2 加强病虫害防治 坚持“治早、治少”的原则,做到有虫治虫加强无虫防虫。比如,目前主要是木荷褐斑病,可采用营林措施,科学施肥,适时修剪,中耕培土来防治。严重时可用50%多菌灵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隔10~15d喷1次,连喷2~3次,或喷洒50%退菌特500~1000倍液防治。

3.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经济 林业是一项生态系统工程,对于改善区域气候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周宁县林业生产和发展的生态效益要逐步调整和优选林种,发展经济型林木资源,以有效提高全县的林业资源经济价值。这就要求调整结构,改变资源开发方式,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思路,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提供生态安全有机的食品及其他林产品,探索多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为林业生态经济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二是在水保措施得当,不破坏森林生态主导功能的前提下,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思路,拓展林农增收途径。三是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全域森林康养”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在林业产业中的份额比例,使得绿水长流、青山永在。依托周宁夏季温凉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的无污染富含负氧离子的优质空气质量、优质水质量,为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全域森林康养”产业提供了绝佳的机会。重点建设仙凤山、仙岗山森林公园、九龙祭瀑布森林风景区、陈哨森林风景区、滴水岩蝙蝠洞森林风景区和周宁抽水蓄能电站水库、芹山水库、周宁水库、后垄水库山水一体化森林旅游体系,开发利用现有天然林资源,建立森林休憩与古建筑、古民居相结合的旅游景点,支持林农兴办森林人家和农家乐、林家乐等,使森林生态旅游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为旅游兴县战略奠定基础。

4 结语

当前,林业在周宁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的小康社会中依然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生态林业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环境状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擺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98.

[2]张培生.林业生物多样性问题与单一树种矛盾问题[J].基层建设,2019(22):16.

[3]刘昌营.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恢复区林分结构现状与生态功能提升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3(7):23.

[4]刘志龙,高明刚.林地土壤肥力衰退及解决途径[J].北京农业,2011(3):81.

[5]周宁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以及2018年、2019年森林督查违法图斑成果[Z].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周宁县生态林业开发利用
周宁县滴水岩水库大坝坝体防渗加固处理
周宁县妇联举办大型公益婚纱摄影活动
如何上好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
乐在村民过上好日子——记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获得者 周宁县苏家山村党支书苏文达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