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秀荣
宿州市第九小学,安徽宿州234000
用减法解决问题时会涉及两种数量关系,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部分”;另一种是“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一年级学生以前学习的、比较熟悉的是“从总数中去掉部分”的数量关系,而“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用减法计算,大多数同学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曾说:“任何知识都能以适当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孩子。”笔者认为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经历探索的全过程,理解“大数”和“小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积累活动的经验,引导学生把“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的问题转化成“从总数中去掉部分”的数量关系的问题。从而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无缝对接”,繁难的问题解决简单化,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以后学习求“大数”和“小数”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做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可以搭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桥梁,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降低接受难度,促进问题的高效解决。在学生第一次学习比较意义下的减法(情境图见图1)
图1
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理解情境题1(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还缺几把椅子?)的含义,再请11 个学生模拟表演只有7 把椅子可坐的情境,或者用画图的方法表示椅子的个数和人的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11人中有7 个同学每人一把椅子坐下,11 人是由“7 个有椅子的”和“4 个没有椅子的”两部分组成的。从11 人里去掉“7 个有椅子的”,剩下的4 个人没有椅子,当然就缺4 把椅子了。这样就把比多少的问题转化成了学生熟悉的“从总数中去掉部分”的数量关系的问题。
小学数学学科的认知起点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往往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事例相联系。教材知识,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第二节课学习“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情境题2(见图2“红伞有14 个,黄伞有6 个,红伞比黄伞多几个?”),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第一节课学习了什么,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再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由于学生已经有图1 提问的经验,自然会提出“红伞比黄伞多几个?”“蓝伞比红伞少几个?”等问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结合画图全班交流交流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列式的理由等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比谁比谁多,也可以比谁比谁少,都是用“大数”减“小数”来计算的。
图2
需要指出的是建立比较有意义下减法的概念是需要过程的,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出现知识断层,环节间的链条断裂,前后知识衔接不上,可能影响以后的学习。“万丈高楼平地起。”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是后续学习最重要的基础。数学老师应该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要高标准,严要求,夯实学生每一段的知识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巩固练习,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解决方法。我趁热打铁,把情境题2“红伞有14 个,黄伞有6 个,红伞比黄伞多几个?”改编成“黄伞有6 个,红伞比黄伞多8 个,红伞有几个?”学生容易迁移类推出“红伞是两部分(与黄伞同样多的6个和比黄伞多的8 个)组成”,所以红伞个数就是14(6+8)个。同样,这种求“大数”(红伞个数)的问题熟练掌握以后,又可以把情境题2 改编成“红伞有14 个,黄伞比红伞少8 个,黄伞有几个?”让学生理解掌握从红伞个数14 里去掉黄伞比红伞少的8 个,就是黄伞个数,求“小数”(黄伞个数)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为防止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看到“谁比谁多”就选择加法计算,看到“谁比谁少”就列出减法算式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拓展延伸性练习,比如可以把“红伞有14 个,黄伞比红伞少8 个,黄伞有几个?”改成“红伞有14 个,红伞比黄伞多8 个,黄伞有几个?”让学生体会“红伞比黄伞多8 个”和“黄伞比红伞少8 个”表述上不同,意思是一样的。变式练习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螺旋式安排知识体系,设计适当的难度阶梯,步步深入,层层推进,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顺势而为,循序渐进,才能降低认知难度,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