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8例

2021-06-19 09:18王璐徐万里郑屹峰
浙江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脑膜瘤脑膜免疫组化

王璐 徐万里 郑屹峰

孤立性纤维瘤(SFT)是一种少见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可以发生在全身多个部位,好发于脏层胸膜,良性者居多,少部分具有恶性或者潜在恶性,常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非常少见,1996年Carneiro等[1]首次报道。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该病发现率明显增高,但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笔者回顾了8例ISFT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总结该病的MRI特征,分析误诊原因,为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行MRI检查的8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 32~68岁,平均年龄52岁。术前诊断为ISFT 5例,术前误诊而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ISFT 3例(误诊为脑膜瘤2例,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均为单发病灶,右侧额顶部2例,额部及枕部跨中线4例,小脑幕2例;多因头痛、头晕及行走不稳入院检查;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改变。8例患者均行常规MRI及增强检查,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Discovery MR 750 3.0 T超导型磁共振仪,头颅八通道线圈。患者取仰卧位,平稳呼吸。成像方法:横轴面FSE序列 T1WI:TR 1 500 ms,TE 12 ms;T2WI:TR 3 500 ms,TE 100 ms。矢状位 FLAIR:TR 2 900 ms,TE 100 ms。冠状面 T2WI:TR 3 500 ms,TE 120 ms。横断面DWI(b值1 000 s/mm)序列。T1WI多方位增强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1 mm,视野24~24 cm,矩阵256×256。对比剂采用钆喷酸葡甲胺盐(Gd-DTPA),注射剂量为 0.1 mmol/kg,浓度 0.5 mol/L,自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给药,速率2.5 ml/s。术后肿瘤组织经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及影像表现 8例患者一般情况及影像表现见表1,典型病例见图1-3。MRI检查所见肿瘤边界清楚,分叶状5例,椭圆形3例,直径2.8~13.9 cm,平均6.2 cm。MRI信号差异较大,T1WI序列呈等低信号,T2WI序列多呈混杂信号,实质部分T1WI及T2WI序列均呈等或稍低信号,FLAIR呈混杂或中等信号,DWI序列均呈稍高信号,其中肿瘤见囊变坏死区2例,T2WI序列上见肿瘤高低信号相间分布5例,形成较典型“阴阳征”(图1b,白箭头所示)。肿瘤周围见片状水肿4例,流空血管影6例。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呈明显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4例;T2WI序列显示的低信号区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5例,肿瘤邻近脑膜区增强后形成“脑膜尾征”3例(图2d,白箭头所示)。

图1 例2枕部跨中心恶性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患者MRI及病理检查结果[a:右枕部跨中线分叶状肿块,横轴位T1WI等信号;b:横轴位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边界清,见高低信号分布的“阴阳”征,边缘见囊变区;c:横轴位T1WI增强,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T2WI低信号区强化更明显;d: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呈梭形分布,排列紊乱,血管增生丰富,细胞间见纤维组织增生并胶原化;免疫组化:CD34(+),HE染色,×200]

图2 例5跨小脑幕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患者MRI及病理检查结果[a:跨小脑幕不规则分叶状肿块,横轴位T1WI稍低信号;b:横轴位T2WI等高信号;c:冠状位T1WI增强,肿块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样强化;d: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呈梭形分布,疏松间质区可见丰富的胶原纤维及“鹿角样”增生血管;免疫组化:CD34(+),HE染色,×200]

表1 8例ISFT患者的一般情况及MRI表现

2.2 病理学检查 病理检查可见肿瘤大体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轮廓光整,质坚韧,切面灰白或灰红色。镜下所见:肿瘤胶原纤维及细胞质丰富,瘤细胞呈梭形,分布成束状及编织状,间质区见丰富的增生血管,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CD34(+)、CD99(+)、Vim(+)。本组中 2例为恶性,富于细胞,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4 个/10HPF;CD34(+)、Bcl-2(+)、CD31(-)、Ki-67(+,活跃区约 35%)。2 例潜在恶性,CD34(+)、CD99(+)、CD117(-)、CD68(-)、Ki-67(+,约 5%)。其余 4 例为良性,CD34(+)、Bcl-2(+)、Vim(+),镜下未见明显核分裂。

3 讨论

3.1 临床及病理特点 据文献报道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ISFT[2],颅内约占61.9%,且以幕上多见(约占41%),幕下约占17.2%,小脑幕约占2.7%。Fargen等[3]报道ISFT多见于中老年人,51~60岁约占29%,男性发病率较女性稍高。临床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行走不稳及精神异常等症状。目前ISFT主要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治疗[4-5]。SFT瘤细胞呈梭形,胶原纤维及细胞质丰富,分布成束状及编织状,疏松间质区见丰富的增生血管,核分裂象少见。SFT在形态及常规病理上与纤维型脑膜瘤鉴别困难,需要免疫组化确诊,CD34(+)是诊断SFT中的特异及准确的指标[6-7]。

图3 例7右侧小脑幕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患者MRI及病理检查结果[a:小脑幕右侧椭圆形肿块,横轴位T1WI等信号;b:横轴位T2WI稍低信号伴点状高信号;c:冠状位T1WI增强,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周围脑膜增厚强化;d:镜下可见肿瘤细胞梭形分布,胶原纤维及胞质丰富,间质区见丰富的增生血管;免疫组化:CD34(+),HE染色,×200]

3.2 MRI与病理检查 ISFT非常罕见,2016年WHO脑肿瘤分类中将ISFT归类于间质、非脑膜上皮性肿瘤。ISFT 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常为分叶状或椭圆形,信号可均匀或不均匀,T1WI上表现为等或者低信号,T2WI上多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肿瘤实质部分在T1WI及T2WI上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FLAIR多表现为中等信号,DWI上表现为弥散受限,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及水肿区无强化。部分ISFT在T2WI上可见明显低信号区,该区域在病理检查上表现为细胞排列致密,可见丰富迂曲增生血管,血供丰富,所以增强后明显强化,这一表现被认为是ISFT的特征表现[8-10]。Clarencon等[8]认为肿瘤在T2WI上出现的低信号区在增强后明显强化时提示ISFT的可能性更大。大部分ISFT在T2WI上表现为高、低信号相间分布,其信号对比明显,形成较典型“阴阳征”,此表现也被认为是ISFT的特征性表现[9]。Nawashiro等[11]认为T2WI上表现的“阴阳征”其病理基础是由于低信号区对应胶原纤维丰富部位,高信号区对应黏液样变区。本组5例患者在T2WI上可见“阴阳征”,结合病理均支持上述观点。6例患者MRI检查中肿瘤可见丰富的迂曲流空血管影,对照病理检查可见丰富的增生血管呈长条状及分枝状分布,血供丰富,肿瘤强化明显,从而证明ISFT为富血供肿瘤。肿瘤较大时可压迫周围脑组织出现明显水肿,本组肿瘤周围可见明显水肿4例,轻度水肿2例,与余水莲等[12]报道一致。肿瘤周围水肿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本组2例患者肿瘤位于枕部跨中线生长,肿瘤较大,周围水肿明显,病变宽基底与周围脑膜相连,周围局部颅骨受压吸收,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1例额顶部及1例跨小脑幕的肿瘤周围轻度水肿,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潜在恶性;其余4例肿瘤周围未见明显水肿,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这也证实ISFT为交界性肿瘤,具有恶性及潜在恶性倾向。笔者认为高度怀疑ISFT时应尽早选择手术治疗,并定期进行MRI随访,以便发现肿瘤是否有复发。少部分IFST患者MRI检查可见“脑膜尾征”,但“脑膜尾征”并非ISFT的特征表现。Clarencon等[8]认为脑外占位性病变在影像表现上不具有脑膜瘤的典型征象,且没有“脑膜尾征”时,应考虑到ISFT的可能性。本组3例在MRI上可见“脑膜尾征”,术中见肿瘤沿硬脑膜生长伴周围脑膜增厚。结合本组病例,笔者认为,位于脑内或脑外的肿瘤形态不规则,质硬且密实,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时,若脑外肿瘤不具典型“脑膜尾征”应考虑到ISFT的可能性。

3.3 误诊分析及鉴别诊断 部分ISFT的MRI表现与脑膜瘤及血管外皮细胞瘤非常相似,影像缺乏特异性,鉴别困难,容易误诊。本组2例误诊为脑膜瘤,随访中肿瘤逐渐增大,术后病理证实为ISFT,具有潜在恶性。究其原因许多肿瘤具有“同病异症”及“异病同症”,从而在影像上容易误诊。以往研究显示ISFT起源于脑膜上皮细胞,影像上可见“脑膜尾征”,常诊断为脑膜瘤,但是脑实质及脑室内亦可见SFT,说明ISFT不单纯起源于脑膜上皮细胞,而是起源于脑内微血管和脉络丛的间充质细胞[8]。本组2例影像上存在“脑膜尾征”,且增强后显著均匀强化,故诊断为脑膜瘤。脑膜瘤一般来源于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呈等信号,边界清楚,钙化多见,周围骨质增生变厚,“脑膜尾征”明显,肿瘤明显均匀强化;而ISFT的T2WI信号多混杂,多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多无钙化,邻近颅骨多呈压迫吸收,“脑膜尾征”少见,“阴阳征”和T2WI低信号区显著强化有助于两者鉴别。本组1例误诊为血管外皮细胞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在T1WI及T2WI上的信号特点与ISFT基本相仿,流空血管丰富,强化明显,肿瘤境界清,两者易误诊。但血管外皮细胞瘤邻近颅骨呈溶骨性破坏,可作为鉴别点。2016年WHO已将孤立性纤维瘤及血管外皮瘤归为一类肿瘤,并采用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这一组合术语来描述这类疾病。血管外皮细胞瘤在生物学上更具侵袭性,更容易复发转移,所以当肿瘤较大,侵犯周围结构,如侵犯静脉窦或颅骨时应考虑到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可能性。

总之,ISFT少见,易误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当脑内外肿瘤形态不规则,T2WI信号混杂,出现典型“阴阳征”及T2WI低信号区显著强化,应考虑ISFT的可能性,最终定性需要病理及免疫组化。

猜你喜欢
脑膜瘤脑膜免疫组化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脑膜癌病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分析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脑膜异常强化的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