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杰 陈 欣
(1.福州第三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
为全面检验2021 年新高考备考情况,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学科新高考命题方式及其特点,全国8 个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举行了生物学科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本文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尝试评析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生物学适应性试题,以期为高中生物学复习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1]福建省新高考生物学适应性试题从多个角度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生物学学科思想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号召,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劳动精神培养是核心价值培养的重要内容。在生物学教学和评价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劳动生产实践,培养科学劳动观。生物学试题通过对农业生产实践内容的考查,有助于促进学生关注劳动实践问题,培养劳动精神。[2]
福建省新高考生物学适应性试题第4 题以我国传统黄酒发酵为题材,考查生物学必备知识“细胞呼吸”,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智慧。第15 题以探究外源IAA 在珍贵药用植物多叶棘豆的种子萌发中的作用为情境,考查生产实践中植物激素类似物的应用。第20 题以培育转基因抗旱玉米为背景,考查转基因育种技术流程,并设计实验验证转基因育种的成果,考查学生基因工程、生物育种、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等生物学必备知识及科学探究能力。此类试题内容反映了现代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劳动的推动作用,鼓励学生学好生物学知识,掌握先进的生物技术,用创造性劳动为国家建设服务。
2020 年爆发的全球新冠疫情,让人们再次意识到生命教育、生态文明及其教育的重要性。要通过高中生物学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关爱生命,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福建省新高考生物学适应性试题第11 题创设人体疼痛产生机制的分子水平研究情境,考查学生对神经兴奋机理的认识,同时考查学生能否对TRPs 通道介导疼痛产生机制的两种假说作出正确判断的科学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渗透对病患者生命的关爱,鼓励学生今后通过科学研究进一步了解生命活动规律、开发医学新技术,从而减轻病患者的痛苦,拯救生命。第18 题以内环境稳态为主题,考查人体呼吸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的酸碱平衡以及脑水肿的消除机理等相关生物学必备知识,培养学生稳态与平衡观,促进学生建立“人体是一个协调与平衡的有机体”的正确认识。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鼓励学生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解决有关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问题,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3]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天人合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和谐生态观,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
福建省适应性试题第11 题以生态修复、环境改善过程中某珍稀候鸟的数量变化为例,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理解与应用,从科学角度揭示良好的环境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第17题以土壤遭受砷污染的危害及生态修复的问题情境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根据生态学原理,提出修复被砷污染土壤的可行性措施,鼓励学生关注和解决环境问题,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
必备知识包括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基本原理等,是核心素养的根基之一。[4]对必备知识的考查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的基础性要求。福建省适应性考试生物学试题立足于生物学基本概念和生物学事实,以多种形式考查学生对于生命观念的理解与应用,达到考查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的目的。
例如,第1 题通过例举几种原核细胞和真核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考查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 题从不同膜蛋白功能的角度,考查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知识。第7 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基本观点的理解。第9 题提供细胞分裂示意图,让学生通过提取图文信息,推断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发生的变化,考查学生对于减数分裂和基因重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这些题目题型简单、背景信息简洁、设问明确,非常适合考查学生对必备知识的掌握程度。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生物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5]福建省适应性考试生物学试题题型新颖、信息量丰富、考查能力素养层次分明,能有效考查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水平。
上述第12、13 题通过创设科学研究情境,提供关于介导疼痛产生机制的科研实例,以及细胞膜上相关离子通道的信息。并充分利用这些背景材料信息,创设两道选择题考查学生生物学必备知识。要求学生根据试题第一段文字及图示材料等事实性知识,综合利用所学的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等的知识解答第12 题,该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相对基础。第13 题需要学生辨析“TRPs 通道介导疼痛产生的机制”的两种假说,再作出推理与判断,综合考查科学思维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迁移应用知识解决复杂情境中的问题能力。该试题题型设计创新、信息呈现真实、设问角度新颖、考查层次分明,充分体现高考评价的创新性考查要求,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及评价具有导向作用。
关键能力是指面对生物学生产生活问题或者科学探究情境时,能够高质量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必备能力。[4]福建省新高考生物学适应性考试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实验探究题型,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3 题考查了高中生物学教学要求的“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等四个实验的实验材料、方法、步骤及现象等。第5 题探究外源IAA 能否促进多叶棘豆种子的萌发的生产、科研实验问题,考查学生能否有效提取信息进而准确分析实验结果的科学探究能力。第21 题以“超量表达P 蛋白转基因玉米的生理特性研究”的科学探究实验为试题情境,在20 题“超量表达P 蛋白转基因玉米的获得与鉴定”的基础上,提供了两组相关的实验及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并结合必备知识“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完整地设计实验来验证“叶绿体膜上超量表达的P 蛋白能促进CO2的吸收”的推测。本题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生产问题,体现了生物学的科学课程的属性及特色。
基于2021 年福建省新高考生物学适应性考试试题分析,笔者认为高中生物学复习教学,应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基础必备知识,厘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网络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按照《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要求,完成相关探究实验,促进学生掌握探究实验的原理、方法、设计原则、变量控制、结果观测、分析及准确表达等实验技能;加强情境化试题练习,促进学生提升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及复杂信息获取能力;加强适应性试题练习,及时发现学生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之处,再进行巩固性测试;加强答题规范性和准确性的练习,促进学生对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深度思考;适当应用网络信息手段,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增进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和个性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