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扫码阅读《地下八米的守护者》
2021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融合报道《地下八米的守护者》,这是一篇聚焦坚守在春运一线铁路职工的走基层报道。这次报道源自一次以融合报道为初衷的选题研讨时带来的灵感,加上在后续采访中的深入挖掘,最终形成了一篇反响较好的“四力”稿件。在稿件创作之余,也给记者自己带来了诸多不一样的启发和思考。
2021年刚过,笔者就开始谋划春运报道,但是春运报道年年都做,各大媒体都在做,如何把春运报道做出新意,聚焦更多不为人知的群体,是让每位记者绞尽脑汁思考的难题。
在春运开始前两周,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宣传部的几位同志找到我,一起坐下来沟通、对接春运题目。在聊天过程中,我能感觉到,不少春运的选题,还是偏向传统。
于是我转换了一下思路,向济南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的一位年轻编辑了解,今年在铁路部门的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有哪些策划?想了哪些更吸引网友读者的标题?
在随后的沟通中,双方的交流让我们的思路大开。这位编辑给记者列举了“抽盲盒的少女”“铁路贪吃蛇游戏”“济南西站的马里奥叔叔”等新媒体选题,引起了我和同事们的强烈兴趣。这些题目不仅听起来有趣,比较吸引读者,而且背后的人物同样很有代表性。
就在这种交流中,选题慢慢浮现。我了解到,济南局集团公司这位编辑提到的“马里奥叔叔”,是在人来人往的京沪高铁济南西站,地下八米处一位普通维修工人,他们的工作保障了全车站的用水以及消防安全。这么大的车站竟然还有这么特殊的工种,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京沪高铁是我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平日里,读者可能更多地关注忙碌的乘务员、客运值班员,甚至是列车司机,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繁忙的线路之下,还有不少岗位上的人都在为旅客安全坚守。而仅仅是地下八米,就是鲜有人注意到的另一番“世界”。
如何在报道中践行“四力”,是我在报道前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一工种的工作方式属于地下作业,由于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对于人员安全防护要求很高,因此相关部门无法让我跟随采访对象一起下井。因此,在采访前,我将重点放在眼力、脑力、笔力上,尤其是采访时眼力、脑力一定要跟上。
在实际的采访中,我先前所带有的各种疑虑一点点被打消。位于京沪高铁济南西站地下8米的阀门井,是整个车站最深处,一条条消防用水管道从这里延伸出去,依次连接车站的6个岛式站台和一个侧式站台,并供应站台上全部47个消防栓的消防用水。消防管道整个周长在1200米左右,在地下将车站围了起来。
别看这并不长的八米,但当真正开始实际的采访后,我才意识到,阀门井下的空气与地上相比截然不同,井下氧气含量不高,又格外潮湿、黑暗,作业时有一定危险。按照规定,报道的采访对象——济南西站设备维修工范继文需要身着10斤的特殊防护服下井工作,下井几分钟后就会出现憋闷的情况,十几分钟就要暂停检修出井休息、透气。每次检修完毕后,无论冬夏,都是一身汗。
我选择在采访对象实际下井作业时进行采访,说是采访,其实主要是观察为主,观察这一工种是如何工作的,要完成哪些方面的内容?并且为了保证井下的细节,我请求下井人员携带便携拍摄设备,这样能保证拍摄到更多工作中的细节。
通过拍摄的素材,我又看到,井内空间非常局促,采访对象只能半低着头骑在主管道上,手撑着管身弯腰爬行,一边摸索前进,一边用光束扫描着管身。由于身体得不到舒展,爬行的姿势对体力消耗极大,每前进几米,就要停下来喘口气。
而在确定了故障位置后,采访对象斜靠在井壁上,一条腿撑着地面,另一条腿勾住胯下的管道。整个上半身探到故障点跟前。一过去,就被喷了满脸的水。
由于地下作业环境恶劣,下井十几分钟后,采访对象的体力就快到了极限,憋闷感也愈发强烈,必须先返回地面。上井后,采访对象已接近虚脱。而这些工作,仅仅是一名设备维修工的日常工作之一。春运期间,像这种检修还有很多。
见证了整个过程,我才明白这一工种的重要性,虽然不为人知,但却保障了万千乘客的出行安全。因此在稿件的写作中,我尽量将看到的细节一一记录下来,突出动作描写,让读者能够尽量感受到这一工种工作的艰辛。将此前“眼力”上的认真观察,体现在“笔力”上。
随着采访越来越深入,我了解到,这次采访还有不一样的意义。采访对象今年已经59岁,距离退休还有不到一年,今年应该是他的最后一个春运了。原来,这份地下八米的检修工作,对个人的技术要求、体力要求都很高。采访对象范继文从1985年就开始接触设备设施检修工作,至今已经36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高级电工。2011年,济南西站开通使用后,由于新车站设备设施数量大、自动化程度高,有丰富设备维修经验的老范主动要求调到济南西站工作。不仅是地下的维修,平时车站里几乎所有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都有他的身影。
采访下来,感触最深刻的其实不是这份地下八米的工作多么辛苦,而是很多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坚守几十年的工作人员的情怀,那种对车辆运输安全和乘客安全负责的责任心。即使即将退休,老范却一直说他舍不得离开,而对于这份工作的辛苦,无论是在采访过程中,还是在私下聊天中,他都从未提及。
在稿件写作中,除了细节描写,我也将笔墨放在了像采访对象范继文这样的老铁路人的情怀上,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只为了春运安全,却从不追求任何回报。
如何能将铁路人的情怀表现得更加突出,我在此次采访前就计划好,要用融合思维进行报道,只有用视频画面,才能记录更多文字无法描述的细节和情感。在报道发出后,我和视频记者也第一时间联系总社编辑部门,要求将报道进行融合展现。融合报道果然实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在报道发出当天,新华社客户端上的浏览量很快就突破100万,这篇稿件也成为2021年春运走基层报道中,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高度认可的报道。通过稿件的不断传播,济南西站地下八米的维修工,也为更多人所知。
我还记得,采访结束后,采访对象老范告诉记者,他的工作平凡无奇,在维修岗位上干了一辈子,他只希望自己的最后一个春运,能让来来往往的乘客都知道,在京沪高铁济南西站的地下八米,有他在守着那片管道呢。我想,这不仅是老范的心声,也是一位记者想告诉所有读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