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扫码阅读《大棚中科技感满满》
当前传播生态环境不断变化。媒介形态更加丰富、传播手段日益多元、传播话语不断更新,不断增多的“变量”正在重塑传播格局,这对新闻生产实践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对深处变革中的新闻记者提出了新课题。
时代变迁同样提出新使命。纵观国内外,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经济发展风景这边独好。不断发生的新闻事件、涌现的感人事迹、迸发的中国活力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天地,更加凸显了记者记录时代、存档史料的责任。
当传播生态变革与时代变迁叠加,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更好地从事新闻内容生产制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年年初,我国经济社会加速恢复、乡村振兴不断推进,这都为报道创新提供了新题材。人民日报2月3日在头版头条刊发的千字通讯《大棚中科技感满满》就是记者探索的成果。记者践行“四力”,走进田间地头,以河北石家庄市无极县王村大棚里的科技之变,采写了文风朴实鲜活、内容新颖详实的新闻报道,展示了乡村产业发展历程。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抵达新闻现场是记者的职责使命。最好的新闻在现场、最生动的故事在现场,读者最迫切想知道的也在现场。“走基层”就是让记者放下电话、离开办公室,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到广袤田野里抓“活鱼”。
1月初,河北石家庄、邢台等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根据报社安排,我们奔赴河北参加前线抗疫报道,近20天的时间里,围绕着生活物资保障、高风险地区疫情防控、隔离点建设、患者救治等主题,采写了一系列报道。在采访中我们深刻感受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坚实支撑。居家隔离期间,保证生活物资供应备受舆论关注。在采访中,一条线索令人眼前一亮:无极县王村每天向石家庄供应1万斤蔬菜,为稳定市场供给作出重要贡献。一个村庄为何有这么强的生产能力?蔬菜产业为何能够如此兴旺?问题的背后是亟待开掘的新闻空白。
在即将离开石家庄之际,我们接到了“新春走基层”的报道任务,萦绕在心的疑惑成了报道线索——到王村去寻找乡村产业发展的“密码”。
从石家庄市区到王村,不到1小时的路程,我们走得磕磕绊绊。因大雾封路,在高速路口心急如焚等待,濒临放弃之际云开雾散;因疫情防控要求,多条路段封闭,绕行了3个县;登记、测温、出示证件……在不同卡口,一遍遍重复着同样的流程。一大早出发,下午两点多才到达目的地,我们顾不上吃饭一头扎进大棚里。但正是走进了村里,我们看到鲜活的现场,听到了质朴的语言,验证了新闻事实。
以现场为窗口,观察微观细节。从一句话线索到一篇生动文章,支撑起新闻报道的是丰富细节。王村如何选择发展蔬菜大棚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曲折探索?在与农民的交谈中,勾勒了“过去时”现场:“刚开始,起土墙,搭草帘子,可棚里采光不好,温度上不去,蔬菜生长没有后劲。”“他们啥好就学啥,咱的大棚中科技感满满,蔬菜产量增加了1/3,成本还能降不少。”在温暖如春的大棚中“望闻问切”,细描出“进行时”现场:“以前黄瓜秧一长高,咱就掐头。如今掌握了落秧技术,用夹子随时调整秧苗高度,省时省力。”两个现场构建了王村蔬菜大棚发展路径,即坚持科技创新,从粗放式发展向现代农业不断转型。
▲ 记者申少铁(左一)、王浩(前排右二)在河北无极县王村大棚里采访。
▲ 记者申少铁(左一)、王浩(左二)在河北无极县王村采访。
以现场为窗口,可以洞察时代发展的波澜历程。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充分学习相关政策理论,摸清“天气”,展示惠农强农富农的“三农”政策:王村如何因地制宜探索、对其他村庄有何借鉴意义?文章以小见大,吸纳“地气”,展示“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文风连着作风、体现党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所有情感、思想最终通过笔尖流淌在纸上,是新闻生产各种环节的集合。如果采访停留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打电话,故事靠“大妈”、观点靠专家,那么,写出来的报道一定是空泛枯燥的,文章也不会有鲜活生命力。朴实文风必定是用扎实作风、真挚感情塑造而成。本篇报道在改文风、转作风上积极探索,说农民话、讲农民事,用朴实的语言将读者和农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用真情实感转文风。“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叙事“视点”决定了从谁的角度看问题、谁在说话、说什么话,更决定了话语立场。党报记者应该坚持从群众的视角看问题,多倾听群众心声,多说群众的话,为群众的喜怒哀乐而动情。在本篇报道中,我们为群众开心而开心:“高峰期间,村里每天可外运蔬菜1万斤以上。”被群众的干劲所鼓舞:“建设标准化园区、引进蔬菜加工企业、发展观光旅游,让村民们靠着大棚,口袋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充分调动全身感官,捕捉现场细节。蔬菜大棚里的暖意、米白的小花、鲜红的草莓、大拇指长的黄瓜,都化成了新闻报道中的细节,让新闻有了浓浓的趣味。这些生动的语言只有深入田间地头才能获取,是最珍贵、也是最值得挖掘的新闻宝藏。
用真知灼见转文风。文以载道,都说新闻是易碎品,但是新闻史上不少名篇不仅推动了实际问题的解决,更成为珍贵史料。新闻产品延长“保质期”,需要添加思想“底料”。新闻报道不应仅仅停留在现象,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苗头看趋势,将基层实践抽象成为可供参考的理论思想。多年来,“新春走基层”涌现了不少有思想的报道。我们在此次采写中,对标优秀作品,多问一个“为什么”“还能如何”,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总结乡村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从农民朴实的话语中,一个个关键词浮现出来:“产业化”“科技”“规划”“产业链”,这些关键词成为一条条暗线,增加文章的理论深度。
人民抒写历史,新闻报道的主角应该是人民。党报记者要紧紧依靠人民,讲好人民的故事,传递人民的声音。党的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记者深入田间、农家、工厂,记录广大人民群众奋发向前的精神面貌。在本篇新闻报道中,我们坚持让农民群众作为新闻主角,用农民群众的积极探索构建文字叙事结构。
文章刻画出农民攻坚克难的精气神。改革发轫于田野,也必将在田野中不断深化。历史上,一篇篇反映农民大胆探索的报道,不仅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更刻画出我国农民的群体风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各地积极探索。村民牛庆科有8个大棚,从2005年开始,他去寿光学习了10多次。种植大户张建平话语朴实,“他们啥好就学啥”。本篇文章正是通过一个个细节,展示农民用改革破题的精神气质。
文章刻画出农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从大棚里忙碌场景写起,订购电话响个不停、额头上布满汗珠,种种细节勾勒出村民张建平的辛劳。文章主体着重描画村里多年来升级温室大棚、改进种植技术、科学规划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等,大家边干边学,把改革融入产业发展的点点滴滴中。文章以村支书的期盼作结尾,“村里制定了‘路线图’——走产业融合的路子”,更体现了发展乡村产业,改革创新不停歇。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此次采写经验化作创新动力,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好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