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成逻辑

2021-06-17 14:53关锋
湖湘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成逻辑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开启、深化,是有深层次的根源逻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理论之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专有实践和总体实践构成其实践之源,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其文化之脉,三者的共同作用形成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深层次的生成逻辑。在对这些根源逻辑坚守和延展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守正出新、推陈出新,则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

关键词: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生成逻辑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1)03-0005-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开启、深化,有历史必然性和时代合理性,是诸多社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无缘无故的历史偶然事件。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是有独特的生成逻辑的。对这种生成逻辑的挖掘和梳理,既是我们在更深层次上更好地把握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我们未来更好地谋划和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依循和基本的参照。

新时代精神文明整个建设过程的生成逻辑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根源性的深层次逻辑,主要指理论之根、实践之源、文化之脉所形塑的根源逻辑;二是直接现实性的促动生成逻辑,主要指问题促逼和主体自觉的互动与统合形成的促发逻辑。前者即根源逻辑既具有基本性,也具有深层次性,对它的挖掘、阐析无疑是我们深入而又正确把握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生成逻辑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准确把握其基本特质的必需性工作。

所谓根源,一般指一种事物得以萌生、生成的根基、根蒂和原初、源头、始源。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根和源,一般涉及三个层面,一是理论之根,二是实践之源,三是文化之脉,三者的共同作用就形成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根源逻辑。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一、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发生的理论之根

所谓“理论之根”,即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形成的理论根基。而这又含有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该过程开启的基本理论依据和基本论据支撑。

据有人粗略统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出现文明一词高达几百次之多,算得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频词。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文明都是持肯定态度的,既在一般意义上将文明界定为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人化自然而形成的全部积极成果之总和,也在特指意义上将文明理解为更高水平的社会发展状态,如把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相对比而称前者为“文明社会”,把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于人类历史出现的国家类型而称为“先进的文明国家”。恩格斯曾经表扬说,傅立叶把到目前为止的人类社会历史全部历程,划分为蒙昧、野蛮、宗法和文明四个发展阶段,所谓的资产阶级社会就是最后一个阶段;这种从文明进步角度看历史,无疑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1]。后来的列宁更明确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制度“能够”并且“已经达到了高度的文明”[2]。毛泽东早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将“愚昧落后的中国”通过努力奋斗和建设而“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3]663。在1949年秋天展开的第一届人民政协全体大会上,毛泽东要求大家认识到,伴随着经济建设进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通过这个高潮,中国人的文明修养得以提高,不再“被人认为不文明”,相反,逐渐地“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4]。

社会主义必须通过建设形成更高水平的文明,马克思主义为这个本质要求提供了三种向度的基本理论依据和基本论据支撑。

首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高扬社会意识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彰显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历史唯物主义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内在地融会贯通,因之与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以及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代表的机械唯物主义等形成本质上的不同,它认识到“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295,现实中的人作为实践主体,具有“思考”“计划”或者具有“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去能动地实践[6]。所以,早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以前,马克思就已经认识到“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是两回事,因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坚信“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11,特别凸显了社会意识的能动反作用。列宁后来明确概括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7]而毛泽东则更为详细地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由此人必须“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 等主观的东西 ,这就是人类区别于动物而特有的“自觉的能动性”[3]477,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由此,毛泽东进一步总结说,“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社会的意识被社会存在决定,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基本立场,但要同时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否则就是“机械唯物论”而不是“辩证唯物论”[8]。这把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洁明白地表达出来了。

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社会,很有必要通过教育、宣传和实践养成,来提高社会主义主体的各种素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和精神的作用,实现“精神变物质”和“物质变精神”的良性互动。

其次,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高扬了精神生产的重要性,保障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已认识到:“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5]162,而诸如科学和艺术、国家和家庭、道德和法律以及宗教等等,“都不過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5]186。唯物史观形成后,把全面生产的主要向度分别凸显出来。

首先是物质生产。标志着唯物史观初步诞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样一来,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其次是人本身的再生产或人口生产。具体言之,“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通俗说就是“繁殖”[5]531-532。恩格斯之后进一步明确解释说,“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可以从两个维度把握,“一方面是生活资料”诸如衣食住行以及各种工具的生产即物质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人口生产,实质是“种的繁衍”[9];再次是社会关系的生产。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持续性剥夺剩余价值,将各种生产条件维系和复制出来,是其基本要求,包括不断培养、驯化新的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目的是在生产者的这些客观条件中并连同这些客观存在条件一起把生产者再生产出来。”[10]488-489生产者再生产的过程,就是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會关系再生产过程。该手稿在另一处更明确地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结果,首先表现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本身的,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本身的再生产和新生产。”[10]450这种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在资本主义运转中非常重要。最后是精神生产。《德意志意识形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基础上更明确地说,人类社会会逐渐形成一批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群体,专门借助于语言从事宗教、法律、道德、政治等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制造精神产品和财富,“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5]524。

以上四种主要生产,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一种生产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重要地位,其中精神生产几乎涉及到整个观念上层建筑,内容广泛,涉及整个文化知识体系和思想观念体系的传承和创新,具有独特重要地位。换言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承担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生产,不可或缺。

最后,马克思主义有机体理论,强调了精神、文化进步的不可缺少性,维系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1847年出版、对历史唯物主义“有决定意义的论点”“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11]的《哲学的贫困》,就明确强调:“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社会不过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5]603-604。而在《资本论》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分析说,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诸如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不同的社会活动,它们作为不同的要素“存在着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每一个有机整体”[10]40-41;《资本论》则更为直白地说,当时的社会“是一个能够变化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12]。列宁非常睿智地指出,辩证方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之所以能成为“科学方法”,因为它“把社会看做处在经常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非“机械地结合起来”进而“随便配搭起来”的东西[13]185,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就“在于阐明调节这个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的规律[13]187。

既然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层面的有机体,关系思想和文化的精神文明建设,属于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发展重要的向度和侧面。

第二个层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该过程的开启提供基本的方向依循和价值旨归。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结的,我们党自从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够胜利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的一点就在于至始至终 “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我们始终将其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全党牢固树立这样的信念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其指导地位“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14]345-346。他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明确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5]428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始终为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要求中国共产党全部事业都要聚焦于这个方向,守初心,担使命,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诸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开辟的这些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16],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开辟的道路。

也正因此,1979年9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个重要文件,在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顺利通过,它在首次强调精神文明重要性的时候,用语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2年的新宪法、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都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说法,凸显了方向的重要性。在1985年3月初举行的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特意指出,我们正在进行的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要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通过社会主义教育使全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17]。在此基础上,1990年6月江泽民来到广州视察,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提出“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突出强调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5月江泽民在为“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题词时再次提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后每次党代会都把这作为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虽然在很多场合提出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但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质上是一致的。

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开启提供基本的价值旨归。这里有一点表现很突出,即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早在1957年,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首次提出新“教育方针”,其核心诉求是,使接受教育的人民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终“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8]。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我们特别强调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如前述,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和劳动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了这一点;而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具体说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四有”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提出,所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最核心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647。

二、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发生的实践之源

所谓“实践之源”,主要指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启有自己的实践源头、实践源泉,那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然,这里的实践有两种向度,一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实践,一种是其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这两种实践在现实中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上,叶剑英做了题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强调社会主义必须有新的、健康的文化建设,要求既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始终注意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发展丰富多彩的高尚文化,强化革命理想教育和弘扬革命道德风尚,来“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邓小平在第二年年末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正在搞的社会主义,内在地需要“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相互统一,没有后者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并就精神文明做了具体说明,指出它“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20]。先后提出“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和“两手抓”的方针。

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一次写进党章;稍后的新宪法,第一次充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条款。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及时颁布了统领1986-1990年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官方“五年计划”的正式文本;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随后举行,为精神文明建设出台了专门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确认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但具体内容却体现在诸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21]。凸显了全方位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为此,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界定为党长期的指导方针和基本路线;1990年11月党中央批转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意见》,强调反腐败、党风廉政建设也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疇;1992年党的十四大首次要求“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首次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定位,即它要为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去开展各项活动;1994年1月召开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江泽民代表全党提出要实现“四方面的合力”,这四个方面分别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涉及科学教育、文艺创作、理论宣传、日常生活文明建设等很多方面,共同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22]。1995年10月中宣部、农业部联合制定《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这个专项文件,就为何搞、如何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专门性的强调。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出台了又一个专门性的指导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个文件的重要性在于,它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明确界定和系统阐述。根据这个决议1997年5月专门成立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来专门负责,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四个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具专业性和自觉性,上了新台阶。

随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体现“三个”面向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把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提并论,主张二者合二为一。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个专门性的文件,提出“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来进行诸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23]。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凸显出来。

2007年7月,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举行第一次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有力助推了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多方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很明显,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上是同步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推动自身不断前进的同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入。新时代从多维度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承接和拓展、继承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进行和不断深入的伟大实践就构成了它的实践源头和源泉。习近平总书记为此总结说:“四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24],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纵深发展。

三、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发生的文化之脉

所谓“文化之脉”,主要指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启有自己的文化基因、文化命脉,同时要担负起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历史重任,延续文化脉络。

这里的核心主要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际上,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很多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党的十五大为此强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对于像中国这样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明大国而言,文化尤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遍查人类社会的历史,“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观诸世界文明的发展和列强的演变发迹,都证明了这一点。对于中国来说,这一点体现得尤为充分。人们公认,在近代以前,中国向来位居世界强国之列,因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我们遇到了很多困苦、困难、困境,但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压垮、被打倒、被彻底击败,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非常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为“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致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既要坚守文化根脉又要创新发展,中华民族在文化上要始终保持“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25]119-121。

习近平总书记为此说,作为中国人民“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26];与此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4]135。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很深的直接关联。正如有学者考证的,在中华文明最早的典籍《周易》中,就已经有诸如“内文明而外柔顺”“天下文明”等的记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把德行修养和文教昌明与“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为此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很多人类文明的因子,务必“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27]。

换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我们的科学认知能力,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以及维系社会安宁和实现善治,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后两者尤为突出。比如其中的“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优秀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人们公认的传统美德,都有穿越时空“永不褪色的价值”[14]136。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以革命传统、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为核心的革命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在继承革命文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实践,守正出新,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先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熔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血脉。我们知道,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兴文化”,而其核心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为基础,进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8]。

结语

更重要的是,以上理论之根、实践之源、文化之脉实际上总是处在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互动中,如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和精神文明建设实践,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很大程度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互结合的结果;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样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结果。三者即理论之根、实践之源、文化之脉的互动和合力,构成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根源逻辑,把历史传承、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很好地整合起来、统一起来,这既有力地保证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社会主义底色、本色,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特色;既有力保证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也使具体建设的方案、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而这也恰恰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离不开对这些根源逻辑的坚守和延展,离不开文化自信以及对优[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2.

[2]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3.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离不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换言之,把这些根源逻辑和时代问题、具体实际、世界变化有机联系起来,不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4] 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5.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74.

[7] 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2.

[8]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5-326.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16.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3.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13.

[13]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6] 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J].求是,2019(2):1-5.

[17]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18]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19] 葉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79-09-30(01-04).

[20]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44.

[22]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5.

[2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

[24]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02).

[2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6]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01).

[27]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2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2.

责任编辑:秦小珊

收稿日期:2021-01-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20&ZD002)

作者简介:关锋,男,河南信阳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及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
市场经济视域下农业供给侧改革:历史镜鉴、生成逻辑与困境破解
网络反腐制度化:反腐权力结构改革的一种选择
社区教育治理体制的生成逻辑及构建动力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关系正义生成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网络虚拟社会论要
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生成逻辑及传播策略
充分认识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重要意义
网红现象的生成逻辑及其引导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