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优,王 丽,刘春强
(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一病区,广西 柳州 545006)
痔(hemorrhoids)为中医病名,属肛肠科常见疾病。混合痔是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类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肛门坠胀、疼痛、便血,伴有局部瘙痒或分泌物[1,2]。若混合痔发展至绕直肠肛管一周则形成混合痔,其治疗将非常困难,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其列为难治性肛肠疾病之一[3]。手术治疗是彻底治愈混合痔的最重要的手段,其方式包括外剥内扎术、痔环切术等[4]。研究显示[5],肛门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患者手术后易伴发多种并发症,如感染、肛周疼痛、创面水肿、创面愈合困难等。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术后高锰酸钾坐浴、创面换药、应用抗生素等手段预防性治疗,虽然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存在术后恢复慢、疼痛程度高等问题,患者不易接受,治疗依从性较差,直接影响术后恢复[6]。祖国医学在治疗痔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理论基础,其中中药熏洗坐浴防治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疼痛效果显著[7,8]。本研究主要探讨桃红四物汤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的效果及对创面水肿及疼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5 月1 日~2019 年12 月1 日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52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6 例。对照组中男性36 例,女性40 例;年龄37~54 岁,平均年龄(45.10±9.43)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3.71±2.47)年;内痔Ⅱ度30 例,Ⅲ度46 例;静脉曲张型外痔31 例,结缔组织型32 例,混合型13 例。实验组中男性32 例,女性44 例;年龄为31~56 岁,平均年龄(43.54±8.92)岁;病程2~7 年,平均病程(4.10±3.04)年;内痔Ⅱ度32 例,Ⅲ度内痔44例;外痔为静脉曲张型27 例,结缔组织型35 例,混合型14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内痔分期、外痔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订的《痔的诊断暂行标准》中有关混合痔的诊断标准;②存在便血及肛门部肿物等症状;③肛门视诊或内窥镜下可观察到痔的存在;④排便时可能导致痔脱垂而出。
1.2.2 排除标准 ①直肠癌患者;②肛裂、肛瘘患者;③手术治疗后二次复发患者;④肛乳头肥大、直肠息肉的患者;⑤孕妇、严重贫血或存在精神障碍不宜手术的患者;⑥临床资料不完整,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手术创面以凡士林油沙条填塞,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患者手术后常规性镇痛、抗感染治疗1 d。嘱咐患者清淡饮食,禁止饮酒,食用豆类、辛辣刺激等食物。给予对照组患者1∶5000 高锰酸钾温水坐浴熏洗治疗,每日晨起便后熏洗1 次,15~20 min/次,每晚睡前熏洗1 次,时间相同。定期更换沙条,将龙珠软膏(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17)均匀涂抹于创面后包扎,7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桃红四物汤熏洗坐浴,方剂组成:桃仁20 g、红花20 g、当归20 g、赤芍20 g、川穹20 g、地榆20 g、花椒20 g、金银花20 g、冰片20 g。由我院药房煎煮后使用,每剂中药煎煮4 次,早晚熏洗各2 次,15~20 min/次,熏洗后于创面涂抹龙珠软膏,包扎伤口,疗程同对照组。
1.4 疗效评价 比较两组创面水肿情况及疼痛情况、临床治疗疗效、住院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1 创面水肿评分标准 创面切口边缘光滑无隆起计为0 分,创面切口边缘及周围组织轻度隆起、皮肤色泽正常计为1 分,创面切口边缘及周围组织隆起明显可见、皮肤色泽轻微改变计为2 分,创面切口边缘及周围组织严重隆起、皮肤色泽显著改变计为3分[7],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创面水肿越严重。
1.4.2 疼痛程度评分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疼痛难以忍受,由患者自己为疼痛程度打分,真实记录其疼痛感受。
1.4.3 临床疗效评价 采用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制定,①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创面无水肿感染、疼痛程度极轻;②显效:患者症状显著改善,创面边缘水肿明显好转、疼痛缓解;③有效:患者症状有改善,创面水肿好转、疼痛减轻;④无效:患者症状无任何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创面水肿及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第1天创面水肿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7、14 天创面水肿评分、疼痛较术后第1 天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创面水肿及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创面水肿及疼痛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住院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实验组住院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住院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d)
表3 两组住院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d)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5 例患者因轻微感染伴有发热症状,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失;实验组患者未出现发热症状。
外剥内扎术是目前治疗混合痔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由Miles 于2019 年提出。该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等优势,对于单发或相互之间孤立的混合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学习曲线简短,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开展。但该术式缺点也较为突出,如单次切除痔核不能超过3 个、对于较为复杂的环状混合痔难以达到一次性治愈的目的[9]。研究报道[10],外剥内扎术后患者易出现剧烈疼痛、出血、伤口感染,甚至出现肛门肛管狭窄、大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肛门功能与形态的影响较大。而常规西医对患者术后治疗仅从清理创口、减少感染等角度出发,对创面水肿及疼痛的关注较少。为此,本研究采用中药桃红四物汤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及疼痛,旨在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理论参考。
传统中医对痔早有认识,认为痔的发病机制主要为机体湿热蕴积所致。此类患者多喜食甘厚、肥腻、辛辣之物,易引起脾虚生湿,湿蕴化热,下注于肛门,导致肛周气机运行不畅,血运受阻而生淤,脉络受阻,不通则痛,最终导致患者肛管肛周生痔。桃红四物汤为《玉机微义》转引的《医垒元戎》的方剂之一,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行气、清热解毒等作用[11]。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该方剂中桃仁、红花、川穹、赤芍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具部血液流量及抗炎的效果;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地榆、金银花可清热解毒、敛疮散痈、消肿散热的作用,而花椒具有麻醉、镇痛、抑菌、杀虫等功效。多味药物并用,可协同发挥消肿止痛的作用[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第1 天创面水肿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7、14 天创面水肿评分、疼痛较术后第1 天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6.84%,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蓝菲等[15]研究结果一致,充分说明桃红四物汤可有效缓解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及疼痛,具有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红四物汤熏洗坐浴可以有效促进混合痔患者手术后创面愈合,改善创面水肿情况,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加快患者出院时间,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