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全方位协同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2021-06-17 02:15田如锦丁志敏朱雪梅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能力

田如锦,丁志敏,朱雪梅

多维度全方位协同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田如锦,丁志敏,朱雪梅

(大连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8)

结合当前人才需求与专业特点以及多年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了传统上注重知识积累的研究生培养观念,通过以研究生为中心并在相应角色和任务驱动下实现多途径激发科研兴趣和树立创新意识,建立了综合性、立体化的系统培养体系。实践证明:从课堂教学、导学关系、角色任务、学术交流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多维度全方位协同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立体化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符合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研究生;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适应特定行业实际工作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与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面战略部署中“人才”要素的核心需求存在着密切关系[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善于发现问题和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良好的科研素质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证。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生源、师资力量、培养条件及传统教学方式等多种因素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有些研究生缺乏创新意识,必然难以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3]。尤其是对于工科研究生而言,其培养过程更是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无疑对研究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是研究生培养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尽管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但现行的研究生培养仍旧以教师分配任务、研究生执行和完成任务为主要方式。在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制度之下,研究生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薄弱[4, 5]。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往往沿循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照搬前人的研究方法,只是局限于在现有理论基础上进行重复性研究,对实验数据、研究结果缺乏深入总结分析,无法发现研究内容的内在规律和阐明其作用机理,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同专业领域间的关联性和渗透上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更缺乏与相关优势行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间的相互融合。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二)创新意识淡薄,被动参与科研

在现实的就业压力下,一部分研究生的目标通常仅仅是修完毕业所需学分和取得学位证书以便更好实现就业[6]。相当比例的研究生理论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有限,在研究过程中思想保守和急功近利,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和质疑精神,不敢打破常规解决问题,很少甚至不愿意进行开创性研究。此外,不成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建立创新理念。显然,这些因素都会造成研究生无法专注于某一专业方向或领域的研究活动,更谈不上深刻揭示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学术交流有限,科研素质不足

由于大部分学校尚未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机制,缺乏营造浓厚的科研和学术氛围的基础条件[7, 8],研究生不仅对科研实践活动的认知较为肤浅,更谈不上重视开展科研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通常只关注于实验手段和方法,而忽略对技术原理的深入理解和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的掌握运用,必然难以形成完整且坚实的知识结构体系。此外,研究生在有限的学术交流活动中主动性较差,错失接触学科前沿领域和拓宽学术视野的机会。由此可见,对所从事的科研活动缺少足够兴趣和相对较弱的学术交流能力的叠加作用都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系统科研素质。

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必须遵循科技创新的基本规律,应主要围绕其科研素质的基本训练与提升开展,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术道德等方面均提出了要求,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等突出特点。显然,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以及有待解决的现存问题,研究生培养要从教学模式、导学关系、角色任务、学术交流和激励机制方面入手,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示意图

全方位着力培养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善于发现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实现由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到强调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彻底转变。

(一)构建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主要服务于涵盖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拓展的培养目标。研究生的课程内容设置更侧重于创新意识培养;课程体系具有动态开放性,适时关注和紧跟本领域的学科前沿性问题和最新研究进展。教师可以灵活地采用研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活动重点围绕调动、组织和指导研究生切实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激发研究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与此同时,以问题驱动课堂教学,加强多学科知识以及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依托某一课题展开实践和研讨,主要涉及文献资料查阅、确定选题、实验设计、分析讨论、撰写研究报告等内容,借此熟悉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确保在预定时间内有效推进研究计划,达到掌握科研方法的目的。

(二)建立以研究生为中心的导学关系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研究生为主体、导师为主导仍旧是师生关系的基本定位,也充分体现了以“研究生为中心”这一核心要素。科研活动是培养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必须始终贯穿“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这一主题。坚持以研究生为主体,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给研究生充分的创新空间,进一步提高发现与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导师既要引导研究生尽快参与研究课题,还要重视其科研实践能力的训练。一方面,导师要围绕国家需求来承接项目,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条件和经费支持;坚持重要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来确定研究方向,并给予大方向上的指引。另一方面,研究生则应尽快熟悉研究领域,依据自身知识储备设计研究方案及制定技术路线,自行掌握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充分感受科研创新所带来的成就感。同时,研究生通过参与创新性和前沿性的科研项目也能激发并强化其探索意识和科研能力。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要立足并围绕科研项目开展,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申报及组织实施工作,全程参与并完成论文撰写、文献归档和技术成果总结,使其专业综合应用、科技创新、交流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全面提升,为后续从事科研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不能忽略的是,导师的科研态度、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因此,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需要处理好导师和学生、培养和激励、学习和科研三方面的关系。

(三)强化研究生承担的角色任务

研究生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科学实践,通过学习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来掌握科研规律,培养其独立开展创新性和拓展性研究工作的能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往往涉及多个层面。因此,有必要依据培养目标和当前人才需求使研究生的传统单一角色发生根本转变,即从 “学生”到集“学生、项目组成员、分项目负责人、论文作者(专利发明人)”等多种角色于一身。通过不同角色的转换实践,培养所赋予的不同创新能力要素。毋庸置疑,作为“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和参与科研活动等形式获得、运用及完成自我知识更新;作为“项目组成员”,着重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配合能力;作为“分项目负责人”,培养其领导、管理和决策能力;作为“论文作者(专利发明人)”侧重于培养其实验数据分析、先进分析方法运用、文章撰写和归纳总结等综合技能。显然,这种角色的转变与实施共同促进了系统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协同提高。

(四)搭建交流平台,拓宽专业视野

为了解决研究生专业视野较窄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重视和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国内和国际交流是十分必要的。这些交流活动包括课题组内部研讨会、各级各类学术报告和学术会议,但营造浓郁的科研学术氛围又不完全局限于此,如借助课题组内部研讨会交流课题研究进展,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后续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鼓励研究生参与不同层次的相关学术交流,为其提供更多接触不同学术思想和观点的机会,使其成为科研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近距离感受国内外科学研究思路与方法上的差异。多视角深入领会和掌握所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努力拓展专业视野,为进行更深层次科研提供全新的思路和灵感,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创新能力。坚持将科研素养及能力始终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阶段,不断改进、完善和促进其科研水平的发展。

(五)设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

在敢于探索未知世界好奇心和质疑精神的驱使下,研究生通过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和创造更广阔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必须改变手段单一、形式相对固定的传统奖励制度(如奖助学金),建立满足研究生内在需求的科研激励机制以激发其创新动力,更侧重于科研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针对不同层次和具有不同特征的研究生,制定弹性的差异化激励措施[9]。根据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调研,并适时加以调整、改进和完善。根本目的在于尊重研究生个性发展,激发其学术兴趣,鼓励其质疑和挑战学术观点,引导其标新立异,为其创造自行设计、自由探索和自主创新的科研环境。在创新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导师要对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给予不断地指导和支持,鼓励其研究生产出高水平、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必须强调的是,创新激励机制的贯彻执行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更离不开学院、导师和研究生的全过程管理和监督。

由此可见,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并不能单纯在某一方面加强培养力度,更应该从研究生、导师和学校等多方面进行全局考虑,重视和强调过程管理与统筹规划,培养具有高层次思考、主动探索能力和拥有多学科知识的创新型人才。

三、结语

人才培养是贯彻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面战略部署需求的关键,也是决定创新型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彻底扭转单纯依靠知识累积培养研究生的局面,从课堂教学、导学关系、角色任务、学术交流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出发,以促进研究生综合创新能力为导向,多方位稳步推进系统性的立体化研究生培养方式,构建和完善科学严谨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为输送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提供新思路。

[1] 廖湘阳, 孙瑜. 2018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热点述评[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5): 1-9.

[2] 李博,金立标.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研究[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8(6): 53-57.

[3] 张怡, 张瑞成. 面向科研创新能力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6): 47-48.

[4] 张玉萍. “课程-项目-基地-文化”四位一体信息学科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0, 38(8): 240-242.

[5] 张照,林楠,刘峻峰,等. 基于科研项目引导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机制研究[J]. 科技风, 2020(11): 141-142.

[6] 曹文红. 基于立体化模式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探讨[J]. 科技资讯,2020(30): 206-208.

[7] 李恒业,邢晓平,奚新国. 基于科研素养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38(9): 79-80

[8] 董振标,褚忠,聂文忠,等. 新形势下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优化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34(8): 65-67.

[9] 张扬,肖敏,宁昕,等. 基于内在需求视角的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与实践[J]. 大学教育, 2021, 44(1): 44-47.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3.030

G640

A

1674-327X (2021)03-0110-03

2021-03-08

辽宁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471);大连交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DJDJG201759);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9-14)

田如锦(1972-),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校:付春玲

猜你喜欢
研究生创新能力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