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省就读推拉力:结构、效应和特点研究——基于湖南22所高校的调查

2021-06-17 02:07胡博文
关键词:跨省因素大学

胡博文

大学生跨省就读推拉力:结构、效应和特点研究——基于湖南22所高校的调查

胡博文

(长沙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就读地的选择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未来发展及高校的招生工作均有重要影响。以问卷调查为基础,从学生个人背景、环境及学生与环境的互动三方面统计分析影响学生跨省就读迁移的推拉作用。研究表明:在个人及背景因素中,自主选择大学、追求独立及较好的家庭教育背景对跨省就读有显著正向影响,大学数量、大学知名度等教育环境因素,个人与环境互动因素中就读地的娱乐、历史、文化和习俗等对学生选择跨省就读有明显正向效应,大学生跨省就读迁移推拉力的结构与一般劳动力迁移的情况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大学生;跨省就读;推拉力;影响效应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节点,考生和家长希望通过大学及就读地选择,获得良好的教育条件及满意的就业前景。但目前我国各地的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异,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青年人必须通过十分激烈的竞争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机会。针对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加大投入改善教育资源的配置。大学跨省招生是一种改善不同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现象的途径,利用教育事业相对发达地区的资源帮助欠发达地区,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教育和人才的交流。大批青年通过跨省区就读,实现了上大学的愿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跨省区就读的学生规模还在持续增大,在全部考生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研究他们就学地选择的机制十分重要。湖南属于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省区,许多高校在全国范围招生,来湖南就读的学生也在逐年增加。以湖南高校为背景展开研究,其成果有一定代表性,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于大学生跨区域求学迁移的影响机制,推拉理论很具影响力,该理论源于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1]。国内外关于大学新生跨区域就学的推拉理论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关注某一特定大学新生的数据,分析跨区域就读新生的信息(包括生源的比例和规模等)与他们来源地和就读大学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Mixon等[2];Baryla等[3];孙凯,张劲英[4];孙亚梅[5];马莉萍, 潘昆峰[6]等)。其二是以不同地区之间的新生就学迁移人口数量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地方学生的净新生迁移数量及其特征等(Alma等[7];Spiess等[8])。刘昊、潘昆峰利用引力模型分析我国大学新生跨省就读模式的特点,将不同高校中发生异地就读迁移的学生分为三类:央属高校的“主动选择型”迁移,省属高校的“被动挤出型”迁移,以及民办高校的“被动逃离型”迁移[9]。李强等从群体因素、个体动机、入读城市、大学条件这些因素分析大学新生跨省就读的原因,发现父母的决定、学校教育质量、城市发达程度、学校排名等是最受重视的影响因素[10]。生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家庭经济状况对就学地选择也有影响:生源地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学生家庭支付能力越强,越愿意送孩子到外地就学[11]。与劳动力人口迁移情况类似,多数研究者考虑的主要阻碍因素是生源地与就学地的距离。

已有研究表明,选择异地就读不但与主观愿望有关,而且不同层次学校的新生在此方面的主动性上是有差异的。只有推拉力作用强度与阻碍作用达到基本平衡,考生才可能实现跨省就读。同时应该看到,国内外大学新生跨区域就读的情况是有明显不同的,国内的高校在它地招收学生的数量基本上是根据多方面的因素比较权衡,由教育主管部门事先确定的;而欧美国家的高校异地就读新生的数量,更大程度上是各方因素达成平衡后形成的。

由此可见,研究我国现行招生制度下的跨省就读现象,特别应该关注主要是什么原因促使什么人选择跨省就读迁移?对不同的人口迁移而言,推拉力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本研究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收集了学生个人特征、背景情况及学生选择就读迁移的主观感受方面的信息,从个人背景、环境及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出发开展研究。通过对比在本地就读和跨省异地就读学生群体的差异,了解影响跨省就读迁移推拉力因素的结构及各因素的影响效应,为进一步分析跨省就读学生群体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管理提供基础,也可为新的招生制度下学校招收合适的学生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基于2016年11月到12月开展的第一轮“湖南高校大学生发展”问卷调查。该调查共发放问卷16 806份,回收16 63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到98.98%。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以大学的类型为分层标准,从湖南省全部41所本科高校中随机选取了22所学校作为样本高校,再按2016级本科新生学号从样本高校每个专业随机抽取20%的新生。问卷中详细了解了新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高中学习情况、大学学习与生活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其中特别收集了他们选择跨省异地就读的主观因素、对生源省和就读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情势的判断等相关信息。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调查数据取得条件,将主要与学生跨省异地就读有关的个人因素划分为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和学校情况3类。个体特征包括性别、专业兴趣、民族、城乡背景、志愿级别;家庭背景包括家庭子女数目、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父母高三时期关心子女学习情况;学校情况包括大学院校层次、高中学校层次。在统计新生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比是、否跨省学生群体特征之间的差异,然后再对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它们对新生跨省就读的影响程度。

(二)样本主要特征描述性分析

分析12类学生的个体变量,分别统计省内、跨省学生在对应变量上的平均值与标准差。采用各变量省内、外学生平均值的比值,反映两个学生群体的整体差异。超过1,该项变量省内学生占优;比值偏离1越多,该项差异越明显。表1显示了初步结果,城乡背景项的与1偏离最大,达-0.299,说明农村户口学生更倾向于省内就读,跨省就读的农村户口学生比例相对较小。独生子女情况与1偏离最大,表明多子女家庭跨省就读的学生比例更高。跨省学生更多地集中在二本以上高校内。总之,民族、城乡背景、家庭子女数、家庭收入、就读高校层次等因素对学生跨省就读迁移的影响比较明显。

表1 样本主要特征统计表

类别 解释省内 省外σ 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 性别女生=1,男生=00.5460.4980.5090.5001.073 专业兴趣1-4,完全没兴趣=1,非常有兴趣=42.7360.7202.7570.7440.992 民族少数民族=0,汉族=10.9020.2980.9290.2580.971 城乡背景城镇户口=1,农村户口=00.3170.4650.4520.4980.701 文理科1是理科,0是文科0.6680.4710.6350.4811.052 第一志愿录取3对应第一志愿,2对应其他志愿,1代表征集志愿2.4730.6172.4530.6031.008 独生子女情况独生子女取值为0,多子女取值为10.5670.4960.5180.5001.095 父亲受教育程度0=未上过学,1=学前班/幼儿园,2=小学,3=初中,4=高中/中职,5=大专/高职,6=本科,7=研究生及以上3.4601.1373.6421.2760.950 家庭收入家庭年收入的对数1.4590.8411.5190.9590.961 父母关心学习1=从不问候,2=偶尔,3=经常2.6580.5042.6420.5181.006 大学学校层次一本院校=2,二本院校=1,独立院校=0(当时)1.1720.6661.5420.6030.760 高三学校层次1-5对应非重点到全国重点2.8141.1912.7131.1651.037

二、实证分析

(一)学生背景因素对比分析

图1是跨省、省内生源家庭子女数目的统计情况,可见2个子女以下时,省内与跨省学生占比相近。当家庭子女超过3个时,跨省学生占比明显更多,且这个趋势随着家庭子女数的增加递增。跨省学生中家庭5个子女的比例甚至达到了省内学生家庭相应比例的3.7倍。

可以认为,当家庭子女超过3个时,家长们留子女在身边就读的意愿可能相对减弱,更大可能支持学生选择跨省就读。

图1 省内外家庭子女数对比

图2显示了学生父亲受教育程度的情况。纵坐标是跨省学生比例除以省内比例。可以看出跨省学生父亲教育程度超过高中/中职文化的人数占比逐渐增加,这个比值在本科以上占比达到最大。跨省学生父亲拥有本科以上文化水平的占比是省内的1.35倍。

这种情况表明,父亲拥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家长对子女跨省就读的限制较小,更能接受子女跨省求学的意愿,或主动帮子女选择省外高校,使学生们跨省就读的可能性增加。

图2 省内外学生父亲受教育程度对比

图3显示的是省内外学生家庭年收入情况。由于家庭收入数据差异较大,图中采用对数刻度,纵坐标是省外比值除以省内比值。可以看出,家庭收入在4万元以上的跨省学生数目占比明显更多,当家庭年收入超过50万元时,省外学生占比达到第一个峰值,此时对应的省外学生数目是省内学生数目的1.90倍。更高家庭收入学生数较少,统计上可能不具代表性,但此类跨省学生人数占比都远大于省内学生数占比。

可以认为,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才有条件承担远距离就读的成本,对子女就读地选择的态度也可能更加开明,父母将子女送到外省读书的可能也就越大。

图3 省内外学生家庭年收入对比

(二)就读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就读地的选择往往与高考后考生志愿填报时对就读地的认识与判断有关。这种判断可能受到老师、家长、同学、朋友推荐的影响。对省、内外学生的调查选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见图4,纵坐标表示是该选项的占比。柱上的数值代表省外学生占比除以省内占比。可以看出,就读地选择大多受父母、亲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愿影响,其他选项的比例较小。不同的是超过52%的省内学生选择本地就读是受父母、亲人的影响,自己主动选择留在省内就读人数比例相对小一些。跨省学生选择跨省异地就读更多是自己的选择,比省内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选择的学生多了9.44%,比受父母、亲人影响跨省就读的学生人数多了4.29%。表明父母、亲人对学生就读地选择的推荐中,留在生源地就读比异地就读的比例更大(多14.81%);跨省就读的学生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选择,其选择更加主动,选择前对学校和就读地有足够的调研和心理准备。

图4 周围人对学生就读地选择影响图

社会和文化因素对选择跨省就读的影响见图5。社会因素调查主要收集了经济形势、就业市场、气候特征、社会秩序、物价水平、大学数量、大学知名度和交通条件等(每人可以选3项认为重要)。柱上的数值为选该项省外学生占比除以省内占比。从社会因素的角度看,除去有部分学生没有关注外,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吸引考生跨省就读迁移的主要推拉因素,对省外学生的吸引力是省内学生的1.54倍。对于省内学生而言,交通条件是选择的主要优势项,交通的优势对省内学生的吸引是省外学生的2.95倍。在跨省就读学生中,选择就读地的经济形势、就业市场、气候特征等作为重要选项的相对较少。文化和个人因素调查了学生的饮食习惯,大众娱乐,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独立自主和离家距离等方面(每人可以选3项认为重要)。省内就读考生认为离家距离是他们选择在省内就读的主要原因,81.03%的省内学生认为这点很重要。其次是饮食习惯,超过一半省内学生认为该项很重要。这2项对省内学生的吸引分别是跨省学生的2.89与2.64倍。而跨省学生对独立自主的选择是影响他们跨省就读的主要个人因素,跨省学生选择该项很重要的人数比例是省内该比例的3.49倍。总的来看,追求独立自主生活是促成更多学生跨省就读的主要因素,交通方便、离家距离和饮食习惯等可能是阻碍学生离开生源地的重要因素。

图5 学生选择来湖南就读的主观因素:(a)社会因素(b)个人因素

注:图5a中1-10分别为经济形势、就业市场、气候特征、社会秩序、物价水平、大学数量、大学知名度、交通条件、没有关注、其他。图5b中1-8分别为饮食习惯、大众娱乐、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离家距离、独立自主、没有关注、其他。

跨省学生选择来就读地就读,还与学生对生源地的认识有关,图6为省内外学生对自己省满意程度的统计图。如果将非常满意与比较满意定义为满意,将非常不满意与比较不满意定义为不满意,在大学知名度、大学数量、物价水平、社会秩序、气候特征、就业市场、经济形势这7个方面,无论是跨省还是省内学生总体上都是偏向满意的。

对于跨省学生,普遍对生源地的气候特征、社会秩序、物价水平、就业形势更加满意,判断是正面的。

图6 省内外学生对自己省的满意程度判断

(三)跨省就读的推拉作用分析

Lee在分析人口异地迁移现象时认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因素,中间障碍因素和个人因素。对流出地和流入地各种因素的评价会受到主观感觉和客观条件的影响[12]。学生跨省就读现象与人口迁移现象类似,如果将促使学生跨省就读的作用认为是推拉力,妨碍和不利学生离开生源地的因素及中间因素的影响为阻力,无论推拉力和阻力都涉及到学生自身背景、家庭情况以及学生对生源地和就读地各种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的主观价值判断。如对就读地的某高校的向往属于引力,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社会及生活等因素的习惯依赖可以认为是不利因素,远距离跨省就读的成本及交通条件则可以认为是妨碍跨省就读的阻力。学生的个人选择,是在这些作用力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用调查数据对影响跨省就读迁移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估计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应。采用普通OLS回归和更适应于0、1分布的Probit模型进行估计,并将普通OLS回归作为参照,以判断Probit回归结果的稳定性。同时由于Probit模型的参数估计值没有明显的比较意义,需要进行边际效应处理再进行对比分析[13]。

对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因变量为是、否跨省就读,自变量是调查的16个因素项,每个选项有3个影响级别,影响程度高是3,影响程度较高是2,一般影响取1,不选该项则得分取0。回归分析发现OLS与Probit回归结果近似。以Probit回归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的边际效应。

表2 对跨省就读的Probit回归结果

维度 回归类型 OLS回归 Probit回归 Probit回归(边际效应) 种类 系数 标准差 系数 标准差 系数 标准差 社会因素经济形势-0.0080.008-0.0260.031-0.0070.008 就业市场-0.068***0.008-0.286***0.032-0.072***0.008 气候特征0.0250.0080.107***0.0330.027***0.008 社会秩序-0.0850.011-0.374***0.047-0.094***0.012 物价水平-0.012***0.010-0.0550.042-0.0140.011 大学数量0.0660.0110.254***0.0430.064***0.011 大学整体知名度0.0910.0080.352***0.0320.089***0.008 交通条件-0.1110.008-0.482***0.034-0.121***0.008 没有关注0.0420.0110.137***0.0430.035***0.011 个人因素饮食习惯-0.1830.007-0.689***0.028-0.174***0.007 大众娱乐0.1120.0100.423***0.0380.107***0.009 历史文化0.0800.0100.298***0.0370.075***0.009 风土人情0.022**0.0080.0400.0340.0100.009 离家距离-0.2970.009-0.936***0.031-0.236***0.007 独立自主0.2840.0080.925***0.0310.233***0.007 没有关注0.1190.0130.227***0.0480.057***0.012 常数项目0.5600.0110.2340.042--

注:普通OLS回归中Prob > F = 0.000、R-squared = 0.388、Adj Rsquared = 0.387;Probit回归中Log likelihood = -7469.458、Prob > chi2= 0.000、PseudoR2 = 0.332;*** P<0.01, ** P<0.05, * P<0.1

从表2的结果看,除了“经济形势”“物价水平”选项外,其余的社会因素选项与跨省就读的选择均展示出一定的相关性。从边际效应的强弱上讲,“大学数量”“大学知名度”是选择跨省就读最主要社会因素选项。另外,除气候因素外,其余几项虽有相关,但边际效应为负值,表示学生感觉这些方面自己家乡更好,可以认为是促使学生选择留在生源地就读的因素。与以往研究一般推拉力认识不同的是,“经济形势”、“物价水平”等选项与跨省就读的相关性较弱。

原因应该是,跨省就读迁移与劳动力迁移等相比是不同的,迁移的主体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所受推拉因素影响自然不同。学生的跨省就读迁移注重历史、文化和教育等高层次需求。而劳动力迁移追求的主要是改善经济条件。除了风土人情这个选项相关性偏弱,其余的个人因素选项与跨省就读的选择均展示出一定的相关性。选项“独立自主”的边际效应值是0.233,为各选项的最大者,该项目对跨省就读学生的选择影响最为显著,表明较大比例的跨省就读学生是为了主动追求独立自主。“离家距离”的边际效应值是-0.236,为各选项的负向最大者。距离家乡越远跨省就读成本越高,是跨省就读的阻力项;饮食习惯也有较为明显的负向效应,该选项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是阻碍学生离开家乡的。个人因素中“大众娱乐”“历史文化”是吸引学生跨省就读的选项。这几个因素对吸引外省学生跨省就读均有一定作用。从整体上看,教育、文化因素在跨省就读迁移中影响更加明显,“经济形势”“物价水平”等在他们的就读地选择中起着不那么重要的作用,这种现象与Ye liu等的研究发现类似[14]。

因此可以认为,促使学生跨省就读迁移的推拉力结构与其它跨区域迁移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与迁移者追求目标关系密切的因素以及迁移者自身的背景因素更加重要。

三、结论与建议

利用大规模的微观调查数据,对湖南省在读大学新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学生的个体背景、家庭背景和地域社会环境情况,明晰了跨省与省内就读学生所受推拉力的差异,得出三点以下结论:

1. 个体与家庭背景中,男生、对专业有兴趣、城镇户口等因素与学生选择跨省异地就读正相关。而家庭子女数3个以上、父亲的学历在高中/中职以上、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学生,在选择跨省异地就读的学生中比例明显高于就读地本地同条件学生的比例。主动选择跨省就读的学生比例要明显高于主动选择省内学生的比例,认为“独立自主”非常重要的跨省就读学生比例显著高于本地就读学生的相应比例。

2. 吸引学生跨省就读迁移的社会因素中,就读地的“大学数量”“大学知名度”等对就读迁移有明显正向影响;文化因素中,历史文化等是吸引学生跨省就读的因素。教育和文化环境对学生就读地的选择影响比较显著,这些正与大学生就读迁移的追求目标相关。与劳动力跨省迁移不同,大学生就读迁移的推拉因素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

3. 社会秩序、交通条件等生源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跨省就读选择有负向影响;离家距离、饮食习惯对本地就读学生选择在本省就读的影响最为显著,是阻碍跨省就读的重要方面。对家乡生活环境的依赖,不利于学生选择跨省就读。

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在新的高考招生形势下,高校要尽可能地结合地域及自身的优势开展招生宣传,以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学校,作出最佳选择,实现学生与学校的相互耦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持续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学校声誉,吸引学生报考。

第三,高校要有针对性地改善生活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资助困难学生,弱化学生对家乡生活环境的依赖,助推学生顺利完成家乡到就学地及高中到大学的过渡。

第四,中西部省份要优化经济、就业和治安环境等方面的状况,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升地域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促成更多学生到本区域就读甚至就业,成为地方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1] BOGUE D J. Internal Migration[M]// HAUSER P M, DUNCAN O D, (eds).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9: 486-509.

[2] MIXON JR, FRANKLIN G, YU Hsing. The determinants of out-of-state enroll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 tobit analysis [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994(4), 329-335.

[3] BARYLA JR, E A, DOUGLAS Dotterweich. Institutional focus and non-resident student enroll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2006, 20(4): 239-248.

[4] 孙凯, 张劲英. 中国研究型大学新生择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某“985工程”高校2009级新生为例[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3(2): 61-73.

[5] 孙亚梅. 家还是远方: 大学生就学流动的影响因素及策略[J]. 当代青年研究, 2019(4): 5-11.

[6] 马莉萍, 潘昆峰. 留还是流?——高校毕业生就业地选择与生源地、院校地关系的实证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 34(5): 118-124.

[7] ALMA J , WINTERS J. V . Distance and intrastate college student migration[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9, 28(6): 728-738.

[8] SPIESS C K , WROHLICH K . Does distance determine who attends a university in Germany?[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10, 29(3): 470-479.

[9] 刘昊, 潘昆峰. 中国大学生就学省际迁移模式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 2016(1): 90-98.

[10] 李强, 孙亚梅. 去哪上大学?——高等教育就学地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探究, 2019(1): 54-54.

[11]KYUNG W. In-mig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state of New York [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96(67): 349-358.

[12]LEE E S. A Theory of migration[J]. Demography, 1966(1): 10-14.

[13] 陈强. 高级计量经济学及 Stata应用[M]. 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179.

[14] LIU Ye, SHEN Jianfa, XU Wei, etc. From school to university to work:migration of highly educated youths in China[J]. The annuals of reginal science, 2016(3): 651-676.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3.018

G40-054

A

1674-327X (2021)03-0067-06

2021-01-26

胡博文(1995-),男,湖南长沙人,硕士生。

(责任编校:许伟丽)

猜你喜欢
跨省因素大学
国家医保局: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稳步增长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留白”是个大学问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大学》
京津携手推出国家级经开区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跨省医保山东实现跨省医保直接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