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纯洁 周金风
摘 要: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新方法,将互联网与环境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环境类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若干关键问题。在厘清环境类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从思政育人目标、思政切入点、思政元素、育人方法和载体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然后从提升课程团队教师的“互联网+课程思政”素质与教学本领、建设完善网络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新模式等3个方面提出了环境类课程“互联网+思政”教学创新路径,以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理念、思维和视野。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环境类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0-0082-04
Abstract: By new media and new methods of "Internet +" era, we will deeply integrate internet wit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study some key issues i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nvironmental courses.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environmental courses, the teaching design is carried out from aspects of education goals, entry poi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carriers. Then, teaching innovation path based on Internet plu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proposed from three aspects: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teaching skills of the course team, constructing and improving the onlin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constructing a new teaching model of "Internet + curriculum thinking and politics". Through these measures, it is expected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help students form a good environmental concept, thinking and vision.
Keywords: internet plu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courses; teaching design
“互聯网+”时代的时政信息发展呈现爆炸式增长,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时政信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1]。”截止2019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32亿,占网民整体的27.2%。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2]。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的优势,促进高校思政教学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是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2020年初爆发并持续至今的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把握“互联网+”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互联网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优化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学习,进而提升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创造力,形成“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有效机制,成为目前思政教育需要关注和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环境科学是一门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并举,且跨地理学、化学、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环境类课程及相关专业具有课程思政教育得天独厚的学术和教学优势[3]。环境类课程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政元素,比如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等,都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共存的世界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及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由此可见,利用环境类课程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进专业课堂显性和隐性相结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的极佳范本,对于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环境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科学》(不同高校名称不尽相同,如《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学》《环境科学导论》《环境科学原理》等,本文通称《环境科学》)是环境类课程的基础性课程,不仅是环境类、地学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性专业课程,而且也被很多高校列为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课程。由此可见,《环境科学》课程是大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正式下文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纲要中规定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以及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基于以上考虑,本针对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的“思政课”与专业课程之间“两张皮”现象的“痛点”[4],在尊重环境类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以《环境科学》课程为例,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新方法,以更具亲和力的形式将互联网与环境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环境类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若干关键问题,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德育功能,不断优化课程建设,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以更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专业教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理念、思维和视野。
一、环境类课程的思政元素
环境类课程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政元素,比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在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深入挖潜和丰富环境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加强学生道德品质和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对于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环境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环境科学》课程“互联网+思政”教学设计
高校课程思政与“互联网+”的融合,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课程进行重构和优化,催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5]。结合《环境科学》的课程特点,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合理规划和设计思政元素融入点,并在“互联网+”框架下设计思政育人的方法和载体,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环境科学》课程从7个方面设定思政育人目标,这7类思政点分别嵌入课程导论、全球环境问题、环境要素污染与防治、环境监测与评价、资源环境实践调查综合训练5大专业内容模块。为增强大学生课程思政效果、增强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参与下,在思政育人方法和载体上加强“互联网+”技术与方法和运用(表1),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在线测验与讨论渗入、移动端案例推送、分组现场调查、小组讨论,答疑等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增大课程思政教学比重,提高思政教学的灵活性,还不致压缩课堂专业教学的内容与时间,可以避免因课堂教学思政教学比例过高而冲淡专业教学的隐忧。
三、《环境科学》课程“互联网+思政”教学创新路径
(一)提升课程团队教师的“互联网+课程思政”素质与教学本领
对于很多专业课教师来说,课程思政实施的难点在于理论不熟悉、方法不知道、融入没以验,不知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分析并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这就需要学习哲学、十九大报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职业素养等相关知识点,从多渠道拓展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的素质与教学本领。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专业教师本身不仅要学会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下的现代化互联网手段与平台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与素质,更要在育人实践中将“互联网+思政”充分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就《环境科学》课程来说,提升课程团队教师的“互联网+课程思政”素质与教学本领主要采取以下创新路径:
1. 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业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做课程思政专业示范課的共建人,组建由《环境科学》专业教师、思政专业教师、辅导员教师组成的课程思政混编协同团队。定期组织课程团队教师进行线上线下交流研讨,深入挖掘《环境科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整合学工系统、教学系统课程思政资源,进行广泛深入的梳理和设计。课程团队研讨的重点应放在:课程团队要从课程研究开始,探索课程思政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的一体融合,凝练课程教材的思政元素;课程团队要聚焦思政要素,遴选课程知识点,构建一体化设计、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
2. 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移动端新媒体网络平台,及时学习《学习强国》APP、《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环境》等微信公众号新推送的内容,加强课程团队思政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注重建设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
(二)建设完善网络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资源建设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思政示范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环境科学》本身就是“绿色”的课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政元素:包括唯物主义辩证观、世界观、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理念,以及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等。遵循“开放、共享”的理念,将线下与线上相结合,推行“互联网+环境教育”新模式,建设和完善网络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促进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为确保教学效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媒体素材、课件、题库、随堂测验、文献资料、教学案例等资源,并且结合重构的《环境科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文本、图片、音视频、动画、微课、链接等形式在相关网络教学资源中均融入思政元素和内容,且不定时更新和补充。
(三)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新模式
在“互联网+课程思政”框架下,探索网络在线课程、移动终端互联网平台、新媒体技术运用等互联网技术与第一课堂相结合,构建线上线下混合课堂为支撑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多模式多手段结合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1. 加强网络资源建设与课堂教学的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7]。每部分内容的学习,都要明确让学生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看什么内容,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多模式多手段结合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以《环境科学》网络课程资源为依托,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式混合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特色案例教学、翻转课堂、BOPPPS等教学模式引入课堂;课外自主学习时间,学生有疑问可采用在线直播答疑、在线互动(钉钉群、QQ群)等手段,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体性。
3. 移动终端《环境科学》课程思政教学平台运行
截止2019年6月,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99亿,占手机网民的23.6%,占全部在线教育用户的85.8%[2]。因此,开展移动端大学生思政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创建和运作微信公众平台,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双微”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开展《环境科学》思政教育第二课堂,以图文、视频等形式推送出环境保护热点、难点问题分析以及时事案例等在线教育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快速方便地获取信息,给予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导向。教师自身要博览网上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挑出最适宜学生扩展视野、了解前沿、了解不同观点的内容供学生学习。除自主推出一些在线资源外,目前一些权威的官方微信公众号、APP资源,如《学习强国》《中国环境》《环境问题观察》等,每天都会发布前沿性、热点性话题资源,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进度有选择性地通过《环境科学》课程思政教学微信平台转发推送,让学生可以“环保有疑问,网上找课堂”,同时学生可以极强的情感共鸣和积极的参与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我的品性[8]。
4. 突出实践育人
思政育人不仅体现在课堂上,通过实验、实践教学可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比如通过布置一项资源环境调查项目,如当地工矿区(水、土壤、大气、固体废物)污染与修复等,进行调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自主生态环境调查;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性以及树立实现绿水清山的信心,增强建设美丽家园、美丽中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5. 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全方位监控与评价
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重大调整,注重考核的过程性,以增强学生平时学习的自主性与全员、全过程参与性。
(1)思政元素渗透教学运行全过程。不仅在教学环节要渗透思政元素,在备课环节,也要做到不仅要备课程,还要备思政,确保思政内容进《环境科学》课程教案、进课堂、进课程考试卷。
(2)加强网上资源考核。针对网络课程资源、移動端推送资源,仍然以问题为导向,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通APP、微信、QQ或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等自带的讨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质疑,对于一些探索性的开放课题,组建学习小组(如QQ群、钉钉群等)进行合作式讨论学习。网上学习过程作为平时成绩计入课程考核。同时,网络课程平台上适时推出的作业、测验等成绩计入课程考核,并将部分平时作业、测验题目纳入期末考试题,引导学生全过程性学习。
(3)展示学生成果。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设置学生成果展示专版,此版以专栏形式对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作业、野外调研、成果报告以及学习状态等进行择优发布展示,搭建相互学习环境、给予学习成就感的环境、构成协同向前的环境。
四、结束语
利用环境类课程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进专业课堂显性和隐性相结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的极佳范本。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扩散倒逼着“互联网+教育”的迅速普及,而“互联网+思政”模式下课程思政教育也将成为常态。在厘清环境类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从思政育人目标、思政切入点、思政元素、育人方法和载体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然后从提升课程团队教师的“互联网+课程思政”素质与教学本领、建设完善网络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新模式等3个方面提出了环境类课程“互联网+思政”教学创新路径,以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理念、思维和视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R].2019.
[3]张勇,胡诗朦,陆文洋,等.生态环境类专业的课程思政——以“环境问题观察”MOOC建设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8(6):34-38.
[4]许琼波.基于协同育人机制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某高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37):225-226,253.
[5]刘淑慧.“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5-17.
[6]杨祥,王强,高建.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金课、一流课程及课程教材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0(8):4-5.
[7]陈庆章,刘维超,宦若虹,等.问题导向学习(PBL)及其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7):60-63.
[8]杨剑钊,许一飞.论自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优化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8):89.
基金项目:平顶山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环境类课程‘互联网+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编号:2018-JY47);平顶山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环境科学”(编号:2020KCSZ12)
作者简介:楚纯洁(1978-),男,汉族,河南叶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