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体验下的设计思维重构

2021-06-15 09:26李琴陈敬玉
设计 2021年11期
关键词:手作设计思维体验

李琴 陈敬玉

摘要:获取新的设计思维逻辑与认知方式。从设计实践中获得的创作经验入手,剖析手作创作过程,对手作的特点进行归纳和分类,进而对手作体验过程中设计思维体系中呈现出来的核心特征进行总结,得到新的设计思维逻辑建构的角度与方法。为创作者如何通过设计思维的架构推动设计认知的提升,形成更为客观的设计观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手作 创作 体验 材料 设计思维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6-0097-03

引言

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当代社会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随着商品文化对农耕文化的冲击,商业设计快速发展和繁荣,机器化大生产的工业化商品替代传统手工艺品占据了市场,与此同时,商业设计也因其缺乏人文关怀而自证了不足。“设计不仅只局限于机器,它更是一种思维与理念的传达,融入情感因素的设计会更易令人接受。”手工业文明下的手作之物因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性与个性化特点,较之工业文明下的商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情感诉求。在当下社会,手作及与手作相关的系列事宜被提及并被需要成为一种必然。手作作为一种相对质朴的造物方式,蕴含着独特的设计观,并以其独特的造物视角成为设计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商业设计注重设定精准卖点追求产品的有效性不同,手作不刻意追求对商业目的的诉求和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从制作所需的时间、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发挥的引领作用、作品本身包含的人文情怀以及在生活物品大家族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考量,围绕手作引发的思考和手作作品最终的呈现结果都展现出有别于一般商品的特点。相较而言,商业设计显示出向外的欲求张力,表现为对于物的征服和驾驭;而手作则是以自身的特点促进对人的内在的挖掘和探索,注重物的特性与人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尤其注重物与制作者之间关系的思考。

一、大设计趋势下的手作体验

(一)手作的概念与范畴

手作,即通过双手塑造某种物件的过程,比如,锻造、编织、錾刻等。有时出于便利程度的考量,手作设计的某些辅助工序会选择使用机器制作进行替代,但主体工作均由双手完成,如图1、2。在设计学领域,手作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手工技术,或日“手艺”,同时将掌握这门技术的人称作“手艺人或者“藝匠”;二是指“手工艺性”,即“手艺之功,在于“动”手,手动而心与之俱”。特指手工技术运用得极其娴熟而达到较高的水平时的一种状态,这时手工艺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熟练地掌握技能的人会更完整地去感受和更深入地去思考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从设计思维的角度,创作者只有通过持续的手工技术的运用,才能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从而达到技术感知上升到思维感知的层面,在体现出某种“手工艺性”的同时推进和完善设计认知。

(二)手作的特点

1.以时间为核心的创作过程

手作,强调人们运用自己的双手来塑造某种物件,以实践的持久所带来的深入思考推动创作的整个过程,即思考是引领实践并贯穿整个创作过程的主体部分,这种创作特点决定了手作并非以结果的快速呈现为导向,相反,它需要大量时间的参与给予思考足够的空间,发现和整合创作中虚和实的两种因素,促使手作成为思维与制作并进的过程。

实际上,手作起于对于材料特征性的判断,后续的制作则是对材料特征性的验证与打磨。也就是说,手作中的思考主要反应在创作者如何围绕设计创想选择创作素材与表达方式上。更准确地说,是创作者的设计创想在围绕创作素材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变化轨迹。随着对于材料特征的解剖与深入了解,创作者会逐渐认识到创作预想过于主观而被迫放缓创作节奏,并进行现场分析、反思和揣摩,也就是将预想的设计创想碎片化,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寻找手作的方向和可能性,最终促使创作者的思考产生从量到质的变化,从而推动手作的深入。

由此可见,时间是手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参与者,它推动手作以材料特质为核心形成创作的节奏和思考的脉络。这种看似主观实际客观的创作方式使得材料的特性被完整地释放出来,而最终的作品形式则是思维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必然结果。

2.以材料为主导的创作体验

创作,往往来自于某一个念头或者想法,这极易给人们形成一种假象,即设计创想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对实践有着权威指导作用。实际上,在手作过程中,真正的主角并不是设计的想法而是材料。正如日本宫殿木匠小川三夫所言,“这些生长在大自然中的树没有一颗是相同的,所以首先需要看懂它们的个性,然后再想办法如何更好地使用它们。”

显然,创作者的想法在创作初期带着无意识的征服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创作的过程和结果形成预期,也就是说,设计创想和材料的特征之间并不天然地融合。随着实践的展开,创作者会意识到材料的特征是手作过程中的一个阻碍,即每种材料都具有天然的特性,这是设计的创想所无法预先识别的。材料所带来的阻力推动创作者将手作的过程细分为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即创作者的征服意识与材料的可塑性,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意识到材料特征的客观性所形成的引导力,从而推动创作者思考的深入。

也就是说,材料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呈现状态和个性特点,手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观察和思考材料的特征性及其与所造之物之间的关系,并做出符合材料特征的作品。

3.以作品为媒介的创作表达

一般来讲,创作包括思考与实践两个部分,是创作者的灵光乍现和材料相互磨合的过程。因此,所造之物兼容了创作者的想法和材料的特点,并由此展现出相应的形象。理想的物的形象通常兼具创作者的设计创想所带来的作品气质和材料的展现所形成的实际效果。

在手作的过程中,因材料特征性所形成的阻力会干扰设计创想的表达,使手作的节奏放缓,同时,创作者不得不反复多角度思考才能读懂材料特征性所形成的阻力对于手作的引导意义,并修正或改变最初的创作设想。由此,创作者的实践目的从最初的呈现创作结果逐渐引入了试验的成分,表现为创作者会随着手作的节奏表现出犹豫、果断、怀疑、肯定等思维表情,并在作品中呈现出与之相对应的扭、拧、锻打、焊接等工艺的变化,同时还包含手在配合工艺实施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如,握、捏、捻、拔等动作。这些因素会随着创作的过程留在所造之物中,最终构成物之相,即眼所见与心所感的融合。

综上,手作的过程也是物记录自己从萌发、产生到成型的整个过程,包括无形的创作思维和有形的创作痕迹,这一过程以鲜活的姿态被封存在物中,成为其不可复制的人文特征。

二、手作在设计思维重构中的价值

(一)促进创作目的的转换

“艺术设计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创意这一思维形式。”的确,造物往往开始于创作者的灵感,并由此产生创作的冲动。也就是说,在创作的初期,灵感的产生暗含着物的模糊的样子,而创作的动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最初的创作脉络受到了欲造之物的推动和影响,使得创作者在思维上往往表现出一种无意识的强势,即潜意识认为创作实践的主要目的是为结果服务。

手作,意味着创作者以自己的双手来连接创作想法和材料,而手与材料的零距离接触会引导创作者遭遇预想之外的问题,即手在创作想法指导下的实践与设计创想不符,创作者会因此对创作想法指导手作的合理性产生质疑。持续的实践会逐渐加深疑问,并推动创作者重新思考想法、实践与材料三者的关系。实际上,手作中的创作想法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造物的念头,更应该是与创作现场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而生发的一系列动态思维,而实践是组建和推进思维链中的各种要素形成创作脉络的主要推动力,创作者要做的是根据实践结果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出现在手作中的一系列问题。

如此,随着物的雏形逐渐清晰,实践在设计中的位置发生相应的变化,逐步代替想法在造物中的主导位置。同时,创作者会发现,在创作设想与材料属性的博弈中,手作借助材料的阻力帮助设计创想完成从主观到主客观相结合的转变,即手作的目的从用想法征服材料进行造物演变为以材料特征性为中心的试验性创造活动。并且,创作者只有暂时忘掉初始的创作设想、全方位地围绕材料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才能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创作设计脉络。至此,手作的创想从具有强烈的目的性转变为更加宽容的开放型创作态度,以发现代替征服,并最终引导创作者创作认知的转变。

(二)引发设计师角色的转换

创作是创作者围绕创作的想法调动专业知识生发的一系列行为。创作者也就是设计师是这一事件的发起者和施行者,因此,创作者的自我意识在创作中往往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尤其是在創作的初期。

通常来讲,创作的动力与积极性表现为创作者渴求创作结果的欲望程度。创作者的主观性越强,在创作的过程中对于设计元素的驾驭欲望也越强,主要表现为对于外在因素的忽视和对于“自我”的坚守。这意味着创作者对于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客观因素的无意识忽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盲点。这样的创作状态会导致实践在看似有目的的持续中将来自于创作设想的激情耗尽,并最终导致创作思维链的断裂。同时,创作者会发现,越是坚守自己的创作设想,思维链断裂的次数也越多、越来越频繁。这种失控的创作情形推动创作者进入深度思考,并与自我对话,同时尝试从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角度开展新一轮创作。如,减缓创作节奏、增加反思和有目的地控制创作的思维浓度等。创作者会发现“自我”从设计的实践中逐渐脱离出来,并具备了发现思维盲点以及补足的能力。

以上可知,设计的问题通常表现为实践结果的错误,但真正的原因往往是创作者设计观念的问题。即“自我”的创作欲望过于强烈而禁锢住了发现设计真相的能力,奴役了参与设计创作的客观因素,使设计成为只为结果的主观意识活动。“自我”的退出实际上是主观臆想的妥协,有助于创作者从客观的视角看待手作中的有形因素,并围绕它们进行浸入式思考,最终形成开放型创作状态。

综上,手作设计的逐渐客观化使设计师由预想的主导者变为创作的参与者,甚至是服务者。将“我”的观念从造物中剥离的过程,也是促使设计思维在变得宽广的同时具备深入设计能力的过程。

三、设计思维重构

(三)实践推动手脑关系的重构

设计思维是在创作过程中依据造物的逻辑形成的一种现场思维模式。“设计可能由很多方面所驱动。”因此,设计思维的形成需要诸多要素的参与,如:设计创意,相关专业知识,创作过程中的分析与判断等。在追求高效的快节奏社会环境下,为了推进产品产出的速度,设计过程被省去了费时费力的环节,简化成从创想到实践表达的以结果产出为导向的单一服务型程序。

众所周知,创作需要手、脑和眼的共同参与。手代表技术,脑代表创意,眼则代表判断尺度,三者共同构成设计思维的主体。设计创作来自于创意,意味着创作开始于创作者的主观臆想,即设计思维首先表现为在脑的引领下的手的实践。在创作目的相对清晰的情况下,创意往往更接近未来的创作结果,这意味着手的实践表达会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规范性,更确切地说,手所代表的技术在单一服务型创作逻辑中担任着固定角色,不具备引领设计深化的作用。

实际上,设计的本质是造物,动力来自于对现有之物的思考,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于未来之物的想象和表达。也就是说,造物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暗含着将现有之物陌生化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创作更应该是一个伴随着疑问与寻找答案的过程。这意味着手所代表的技术不仅仅是为结果服务的实践表达,更是人与材料之间的对话和商榷,其目的是验证和发现设计创想中的已知和未知,借助创意的主观想象与实践的客观表达之间出现的一系列矛盾推动手和脑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的客观性帮助大脑滤除创意中不合理的成分来建立更加客观的现场设计思维链。同时,进一步合理化的创意反过来成为实践型思维推动创作深化的助力,从而形成具有良好创作能量的创作生态圈,即手推动脑找到在创作过程中的本位和新的关联点,并彼此助力推动设计思维呈螺旋式渐进,构建更加客观合理的设计思维模式,最终实现创作的过程由原来的单一型向多维型转变。

综上,实践所形成的设计盲点促使其跨越技术的框架与思维相结合形成实践型思维,并最终演变成实践型智慧推动创作的深化,这一变化促使创作者对手脑关系及其作用产生全新的认识,即设计的参与要素不仅仅是设计步骤中的某个工序的固定执行者,更是推动设计逻辑良性循环的可变因素。

(二)评判标准的重构

创作通常由灵感生发,而灵感往往表现为创作者大脑里所有的信息在一瞬间的集合而产生的创作预想。它与创作者的生活内容、知识结构和审美经验有关,可以说,正是由于某一个契机的出现,使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在创作者的大脑中迅速地碰撞而形成一个关于造物的模糊影像,一个大致的物的样子。也就是说,创作的创想实际上与视觉思维有关,表现为以往的审美经验,即对以往所关注之物的回忆与再发现,并产生再设计的冲动,带有强烈的自我主观意识。这意味着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对于实践结果的判断标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以往的审美经验和未来欲造之物的模糊影像。

实际上,设计实践的过程表现为创作者主导下的人与材料之间的对话,也是欲造之物逐渐清晰化的过程。实践所产生的具体问题会撬动相关因素而引发创作者一系列的思考,思考的路径呈现为迂回、断裂、停滞不前等情形,总体来讲,思维呈现被動的情形,表现为来自于以往审美经验的引领作用消失,并与创作现场的实践结果相矛盾。创作者只有跳出以往的审美经验所形成的判断习惯才能客观地对待创作现场的种种意外状况而重新寻找串联思维脉络的路径和方法。至此,创作实践由原来的根据创作预想有序往前变为在相对模糊的思维脉络中进行针对性试验。

实践的试验性势必会推进各项创作因素的可变性,促使创作思维由原来的单一型转变为多维动态型思维,对试验结果的判断也由以往的清晰变得相对模糊,并伴随着创作者的观察、反思和验证。至此,创作思维与实践更加合理地融为一体,真正地起到彼此促进的作用。也就是说,判断和评价的内容由原来的仅限于实践结果演变成包含着对自我的创作思维合理性的综合评判。来自于以往审美经验下的主观判断标准转变为以不断扩充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为导向的客观审视。

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作并不是一个完全主观的行为,它的驱动力来自参与创作的所有因素的相互作用,创作者的评判依据是在此基础上的对以往审美习惯的解套和相对客观化的评价标准的重构,即由评判作品转变为对自我创作认知的思考与判断。

(三)人与设计关系的重构

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山本耀司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创作,实际上是人与设计对话的媒介,创作的激情与创作过程激烈碰撞的过程共同构成了创作的体验,因此,创作体验包含感性和理性两个部分,两者在权责分明的情况下互相融合与促进,并以此调动和调节创作者的创作节奏。

若以实践与思维建立关联的创作节点作为创作过程的分界点,则创作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表现为创意领导下的以创作者的构思为导向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创作的各个要素具有相对固定的职能与期许,设计思维路径也相对单一且指向明确。如,创意对创作结果的指引、实践为创意的可视化服务、实践结果的评判与取舍以创意的预期为依据。总之,这个阶段的创作依靠创作者的创作激情与直觉,也就是感性思维的变化来推进。某种程度上来讲,它更像是创意与创作设计努力寻找连接点的尝试,表现为诸多实践结果的不合理性。

创作过程的第二个部分同样是寻找创意生长出作品的路径,方向转换为以实践为核心的创作探索,具体表现为手代替大脑成为创意主导。这意味着思维进入黑暗期,同时手能获得最大的信任与自由,寻找创作前进的突破口。相应的,这个部分的实践结果不以美和丑为判断标准,而以是否合理为依据,这需要创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复的思考与琢磨,才能读懂实践结果中所暗示的创作线索。也就是说,创作者必须扩大自己的知识体系,甚至是与以往的知识完全不相干的新内容,才能读懂创作现场的各种现象。同时,来自于创作现场的反作用力让创作者认识到设计有自己严谨的脉络,且自成体系,与“自我”的主观判断没有太大的关系。

以上说明,完整的创作需要运用感性思维的不合理性制造诸多的设计盲点,并以此引导创作者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思考与判断,整合创作过程中的客观因素,建立清晰而严谨的创作逻辑。同时,设计思维在严谨的创作逻辑中由扁平衍生为立体型思维体系,从而改变创作者的设计认知,即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造物活动,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设计圆运动。

结论

手作在当下的设计体系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手作体验成为创作者思考和梳理设计思维的一个新的角度,使得设计的着重点从外在的动力转变为内在的节奏,帮助创作者获得不一样的创作体验的同时,促使创作者重新评估设计思维体系中被忽视的因素的价值,形成新的设计思维逻辑与认知方式,即更为客观的设计观。

猜你喜欢
手作设计思维体验
手作上集 当代感物
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一物一念 手作舒本
《亲切的手作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