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2年以来,美好生活开始从人们的日常话语上升为国家的政治话语核心词汇之一。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中关于美好生活的文献,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工具,提取文献的期刊来源、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数据进行分析,展示国内学界关于美好生活研究的理论脉络与研究特点,为进一步深化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借鉴。目前,美好生活领域研究成绩显著,已形成一定具有影响力的成果。总体上看研究仍处于上升发展阶段,需要继续拓展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
[关键词]美好生活;CiteSpace;研究特征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1)02-0163-0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四进四信”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区域教学协作机制研究”(SJGSY2017014);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基于CiteSpace的社会主要矛盾研究可视化分析”
[作者简介]白雪,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理论。
201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与中外记者会见时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间的矛盾[2]。以这两个关键时间点为标志,美好生活开始从人们关于生活理想的日常话语表达上升为国家政治话语体系的核心词汇之一,国内学术界对美好生活的理论研究越来越重视,并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为实现对美好生活研究状况的总体把握,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对文献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梳理美好生活研究的历史脉络,总览美好生活领域的研究结构,期望对后续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一、研究样本与研究工具的选择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检索日期为2019年10月11 日,检索条件选择“主题”为“美好生活”或含“幸福生活”,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CSSCI”;去除会议通知、征文启事、表彰宣传等非学术文章,最后取得1204篇样本文献。
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用Java语言开发的、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其基本特征是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因此也将通过此类方法得到的可视化图形称为“科学知识图谱”[3]。本文主要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结合SATI文献题录信息分析工具方便快捷的优势,通过对文献总体状况和知识单元进行可视化的结果,对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研究热点等进行分析。
二、研究时间与期刊统计分析
(一)时间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美好生活研究发文量的时间分布可知,自1993年开始到2007年,该领域的发文数量一直呈现出少量稳定的状态,年均发文量处于20篇以下;2008年开始出现了小幅增加,达到40篇;2010—2016年保持着波动性少量增加的状态;直到近三年,研究文献数量才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2017年为121篇,2018年为443篇。这样的发展趋势同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论断密切相关。
(二)期刊统计分析
采用SATI软件对样本文献来源作频次分析可知,1204篇样本文献共来源于411种期刊,其中,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人民论坛》总发文量最多为36篇,集中发文时间段为2017年为8篇,2018年为13篇,截至统计时间2019年发文量暂为9篇。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总发文量为27篇,排名第三位的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主办的《思想理论教育》总发文量为16篇。从研究载文量排名前20名的期刊类型看,教育类、教学类期刊就占7种。美好生活研究被引用频次较多的文献多数发表于2011年以前,有一半成果的研究视角是从教育领域来探究美好生活的生成或构建,这些成果为后来的研究者大量地参考引用,成为美好生活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
三、研究作者及研究机构分析
(一)作者分布与合作分析
应用SATI软件提取作者字段并作频次统计得知,1204篇文献作者共计1348位。发文量最多为11篇的是袁祖社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发文8篇。袁祖社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人学、价值哲学、人文科学、现代公共哲学以及制度伦理学等方面研究,是一位相当勤奋且高产的研究者。发文数量位列第二位的是金生鈜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等,他与发文数量较多的方世南等人也都是各自领域成果颇丰的资深研究者。利用CiteSpace5.5进行作者共现分析显示,美好生活研究的作者力量较为分散,除了王慧、冯静、赵瑞熙、张纪等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集中合作发文以外,整体上还是以个人独立发文为主,未显示出有合作性较强的研究团体。
核心作者是对某研究领域发展具有较大贡献的研究者。参照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核心作者的确定一般需要考量两个指标,即发文量与被引频次。发文量代表作者的活跃度评价,发表论文数量越多,其活跃度就越高。被引频次是指作者某一时间段内所发表同一主题论文的累计被引次数,代表着研究成果的质量评价。论文的被引量越高,表明受关注程度越高,论文的质量就越高。根据普赖斯定律“10%的作者与50%的论文”的标准相比,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美好生活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根据综合指数法确定了美好生活领域代表性作者包括金生鈜、程良宏、袁祖社、郑功成、高峰等共11位,其中7人来自教育与教育管理研究领域,其他多涉及哲学、伦理学研究方向;所属机构大多为高校,并以师范类院校为主力。各种数据表明,近些年高校教育领域与哲学、伦理学领域中较多资深研究者将研究兴趣转向了美好生活领域,成为推动该研究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研究机构分析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进行理论创新和论文发表的主要力量。根据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所在的二级机构进行分析,总结美好生活研究的二级作者机构具有如下特点:首先,马列科社研究队伍在该研究领域中较为活跃。在发文量≥4篇的22个机构中,各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占13个,然后为哲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文量最高,分别为10篇;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位列其后,分别为7篇;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与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分别为6篇。其次,在地域分布上,北京高校占很大比重且各所高校发文量较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都位列其中。再次,各个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发文关系并不显著,不过同一个学校中往往存在多支研究力量,不同部门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有少许合作。最后,发文量较大的机构本身都具有雄厚的理论研究基础,在新的理论热点出现后,这些机构可以迅速地集结力量涉足相关领域并产生较多高质量理论成果。
为进一步总览美好生活领域各机构的整体实力和揭示学术资源分布状况,所以研究进一步对二级作者机构进行合并,得到一级作者机构的发文分布情况。从发文数量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发文量最多,中国人民大学其次,作者相对分散;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以及湖北大学等高校中的研究者如袁祖社、金生鈜、方世南、强以华等个人发文数量多,研究成果的社会反馈较好;代表性作者程良宏、郑功成等也都位列在上述院校中。因此,综合确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北大学等在美好生活领域的整体研究实力较为突出。
四、关键词分析
(一)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对论文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是学术论文的核心与精髓,是值得信赖的能够反映文章内容的指标。CiteSpace软件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建立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通过关键词聚类展现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使用SATI软件初步判定研究文献共包括关键词3073个,对数据库关键词进行了必要的手动合并之后,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研究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中介中心性是测度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一个指标,节点中介中心性越高,表示与其相互关联的关键词越多,在网络图谱中的媒介功能也就越强[3]。通过调节图谱的控制参数,得到出现频次较高的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习近平(理论提出者)、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生态文明等关键词;中介中心性较高的是马克思主义、道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思想体系、正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践等关键词。从高频次和高中心度关键词分布来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关键词都突出了美好生活上升为政治核心词汇的时代背景,“道德”“正义”“幸福”等关键词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诉求的主要内容,“生产方式”“生态文明”“实践”等关键词直接关系到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途径问题。综上可知,当前美好生活领域研究热点就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角下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以及实现问题。
(二)研究趋势分析
CiteSpace软件的Timezone View功能可以清晰地展示时间维度上知识领域的演进过程[3]。通过绘制关键词在时间脉络上演进的知识图谱可知,自1993年到2000年的阶段中,仅有少数几篇文献是在理论范畴内探讨生活与美好生活问题。2000年以后,很多哲学和教育学领域的学者开始从各自的专业视角涉足美好生活领域,幸福、教育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2008年以后,除了政治伦理和道德教育领域的研究依然保持一定的热度以外,在国家层面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从民生视角研究农民、妇女以及其他弱势群體的生活以及美好生活的理论成果开始增多,民生、农民、城市发展、生态文明等关键词勾勒出这一时期理论研究的轮廓。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为起点,特别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后,中国梦、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需要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关键词迅速兴起。对美好生活领域的理论探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和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诉求的现实反映,这样的研究趋势伴随着民生领域深化改革的进程还会延续较长的时间。
(三)研究结构分析
关键词聚类是通过一定的计量科学方法,探寻关键词的组合分类,反映研究文献的集中程度,以便进一步考察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多次调整阈值得到较为合理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并进一步提取聚类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目前,美好生活研究内容比较集中,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特征与实现等问题展开,既包括基本理论的构建,也包括进入新时代国家如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要求;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近些年也有不少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的成果出现,增强了研究成果的现实针对性和参考价值。针对研究领域和侧重点的差异,美好生活研究主要聚焦的问题可以归纳如下: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美好生活。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围绕美好生活的大量研究成果都与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密切相关。学者普遍认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标志和重要内涵。从社会主要矛盾方面阐释美好生活的内涵与实现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李传兵(2018)指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本质上是“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是需求侧,具有广域度、异质性和趋软性、高层次化的特征。卫兴华(2018)指出,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来看,既存在总体性的共同内涵,也包含层次性的区别内涵;可以区分为可实现的需要、期待性与期盼性的需要[4](P5-12,163)。吴萌等人(2019)提出,美好生活的实现既要注重需求心理的内部调节,也要依赖外部要素供给的“衡”向发展,实现供需两侧的平衡发展。肖贵清(2017)提出,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既要继续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与美好生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研究美好生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来说,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人民的责任,也是在国家治理层面上表明政权存在合理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二是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生活观、正义观、生活本体论等多角度来阐述美好生活的理论渊源以及实践路径等。尹红领(2019)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活观揭示了“生活”以“现实的个人”为第一要素,推演出生活所具有的内在的“全面性”,生活的“动因”在于“需要”,生活的积极存在在于“时间”和一切生活都要忠实于“实践”等。林进平(2019)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提出,正义在于与人性相适应,人的美好生活需要足以呈现人性,正义在于满足人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美好生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发展的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都紧密地聚焦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社会政治信仰。江畅(2018)提出,习近平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其中心是如何使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王晓广(2013)提出,中国梦的提出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中国梦的本质和最终价值追求在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幸福,不断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刘少波(2017)提出,由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因而解决矛盾也必须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战略、策略及其具体措施并举。张荣华(2018)提出,以人民为中心、追求人民幸福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每一个“全面”都围绕人民根本利益这一中心,旨在追求人民幸福。马建永(2019)提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思想形成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4.美好生活的伦理学阐释。伦理学善于从价值批判和反思中剖析理论和现实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还是伦理道德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还需要仰仗于合乎一定伦理秩序的执政理念和制度安排。李霞(2019)提出,现代社会的美好生活不仅仅成为实践的目标,更是创造的过程,在创造性实践过程中不断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强以华(2018)指出,人的美好生活主要体现在人的感性幸福和理性德性,或者说体现在为这两个方面提供条件的经济与伦理两个方面及其和谐之中,因此要推进经济发展的伦理化,在经济与伦理的和谐之中实现人的美好生活。王树生等人(2018)提出,创建美好生活必须突破以无止境物质消费为核心的加法式生活方式对个体的奴役,推行简约化生活,走出人与自然的对立。
5.教育与美好生活。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与美好生活的实现密切相关。王红等人(2019)提出,新时代应该形塑向往幸福生活的平民生活哲学;黄河等人(2019)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整合价值、引领价值和协调价值,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可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颜晓峰(2018)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美好精神生活的内容,解答满足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矛盾,给予达到美好精神生活的途径[5](P10-13)。
6.生产/生活方式与美好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居民对休闲时间、民主体制、收入公平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刘须宽(2017)提出,要避免美好生活需要的单向索取,要抵制低俗、引导高雅需求,谨防政治破坏和非理性诉求[6](P83-91);李兰芬(2011)提出,要倡导一种以“美好生活”为理念规范和引领城市空间变迁的新型城市文明形态;子仁(2010)提出,城市生活知识生活方式之一而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当人们能更自由更多样地选择生活方式的时候,人类社会的未来才有可能更加美好;徐士韦等人(2010)提出,体育是市民保持健康的最积极、有效的途径,是塑造美好城市生活的有效手段;王雅林(2019)指出,应依据“生存、享受、发展”等三个层次相统一的原则,科学阐释符合我国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含義及建立相应指标体系。
五、结论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知识和知识图谱工具,多方面剖析了美好生活领域的研究结构与特征,归纳出以下结论:第一,研究成果自1993年以来一直保持少量增加的状态,近三年文献数量出现突飞猛进的增加,但高质量研究成果还比较稀缺。在文献来源方面,发表于教育教学类期刊较多,说明教育教学领域一直密切关注着美好生活问题。第二,研究作者以单独发文为主,大多来自高校,以师范类院校为主力;北京高校研究队伍多且发文量较大。各个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发文关系并不显著。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整体实力较为突出。总体来看,美好生活领域尚且缺乏核心研究力量。第三,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正义、幸福、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生产方式、生态文明、实践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美好生活理论提出时代背景、基本内涵以及实现途径等,分别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伦理道德、教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展开。
总体来说,美好生活研究起步较早,近些年进入规模性研究状态,目前仍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还未形成较稳定的核心研究队伍。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提升和民生领域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有关美好生活领域的研究必将继续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今后需进一步扩展美好生活领域的研究视角,加强美好生活领域的理论深度,采取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为实现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提供理论支撑。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3]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第2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
[4]卫兴华.应准确解读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9).
[5]颜晓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8(3).
[6]刘须宽.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及其应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1).
[责任编辑 孙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