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研究

2021-06-15 22:25王馨曼
教育界·中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综合实践能力提升

王馨曼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课程。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在体验中探究,主动获取认知,自主应用认知,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化环境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大多数主题综合实践活动都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搜集相关信息,一部分活动环节更需要借助信息化环境得以展示。因此教师可在信息化环境下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开发与实施。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综合实践;课程开放;能力提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小学的常态课程,但大多数教师与小学生对这一课程的重视程度都不够。一方面,这一课程的专业教师不多,需要学校加强这一方面的培训,以让教师更好地适应这样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这一课程的实践性强,与学校相融合的要求也高,这就需要教师编写出适应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事实上,大多数学校也都沒有像样的课程。因此可以利用当前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借助信息化环境积极培养教师运用信息化环境的意识;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的意识以及融合各学科认知的意识,进而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进程。

一、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环境的意识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而言,课程开发与利用一直是其重点内容,因为只有不断地调整新的课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但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偏重于利用教材中设定的课程,而忽视了对生活中身边的课程进行开发。这样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缺乏应有的课程开发活力,也使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课程。

借助网络环境,可以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有些课程只被使用一次后就不再被使用,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挖掘其真正的价值。这样就可以在不造成课程资源浪费的同时,也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独特的意义,因为信息化环境给予课程在表征上与内核上的不同展现。

信息化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给学生更多展示与体验的机会,这是课程开发的目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让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在学生层面的活动中得到展现。一般来说,学生可以借助信息化环境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设置富有个性的动画等,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更让活动变得丰盈圆润。以《走近京剧》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为例,教师可指导学生上网查找与京剧有关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当红的京剧明星等,同时教师还将学生学唱的京剧歌曲上传到班级的qq群。信息技术学得好的学生,还会指导其他学生用绘图软件绘制各种各样的京剧脸谱和京剧道具。明显地,信息化环境能促进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能让他们给学生找到展示成果、开发智能的新路径。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实践任务时,可以开放学校的电脑房,给学生上网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从中找到一些有用的资源。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他们甄别信息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要让他们学会自己去筛选,在对接自己认知的同时,展示自己的特点。当然对于教师来说,他们自己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其次也要有将信息技术与实践活动对接的意识,以让实践活动的内涵不断扩大。

二、提升教师提炼生活化素材的意识

课程开发能力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将综合实践活动长久地植根于一个学校。因为每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所承载的当地文化也不一样,学校的教学理念、学生的情感与认知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要能自主开发课程,开发出学生喜欢的、能促进认知与精神生长的课程。换言之,教师需要从身边的问题、现象、热点开始,从当地的特色推进,对学生熟识的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信息化环境能让课程的开发更好地推进,课程一旦被开发出来,可以录入电脑中的课程资源中心,进而让更多的教师共享多用,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教师对其进行再加工、再开发。

以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为基本素材,教师想让学生对身边水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解,最终开展以珍惜水资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让学生上网查找家乡水资源的分布,并在事先准备好的家乡地图上标出来。同时教师还让学生观看了手工耿的相关手工制作的视频,激发了他们动手制作节水小工具的欲望。可见,对于课程开发,教师要精心选择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题,比如语文教材的文本、数学题目的情境、英语话题中的表达等。这些生活化的素材被教师揭示之后,要让学生自己学着去开发。学生将搜集到的信息都放到了网上进而实现了资源共享。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能看到家乡里不同的河流,能看到这些河流的图片,也能看到家乡的现状及环境状况等。有了这样的共享,他们节约水的欲望就强烈了,教师再让学生将制作节水工具的视频展示出来,每个人在学习别人方法的同时,也修正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可见,基于生活的信息化环境的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实现从课内走到课外,从知识走向能力的转化。

三、提升教师进行多元化互动的意识

对于课程开发的能力而言,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有多元互动的意识。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不是要让学生获取系统的认知,它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课题的互动、课题与信息化环境的互动,当然也包括教师与同仁以及相关课程理念的互动。在互动中教师组织与指导调查、实验、探访、追问、合作、操作、辩论等活动形式,旨在拓展他们的生活体验。这个互动的过程既检验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同时更为课程开发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

比如在学生学习《简单的统计和统计图》之后,教师打破学科的界限,问学生想不想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将开发课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教师与教材的一次互动,因为教师看到了可以应用于实践活动的素材。这也是教师与学生的一次互动,因为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理应成为开发的主体。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彼此交流,最终他们确立了以“关注老人,走近老人”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学生之间的一次互动,是让课程开发得以生长的重要环节。活动中,学生不但能运用以前学过的“正”字统计法来计算参与相关活动的老人人数,他们还从网络上借鉴一些比较美观、实用又科学的图表,将调查的结果绘制成统计表、统计图。这个过程是师生与信息化环境的一次互动,以让实践活动充满时代的气息,也让教师主导的课程开发多一些创新与想象的因子。当然这个实践活动还包括学生去调查老人的生活情况,让学生在走村串户中真正关注老人,这是学生与社会的一次互动。最后,当学生把孝敬老人的倡议书公布在学校的网络平台上,就真正实现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多元化互动。课程的设置要关注学生的互动,要让他们将课程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素养的一部分。

四、提升教师进行跨学科融合的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不再局限在某一个学科上,它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跨学科融合的意识,就是要将人为割裂开来的认知再融合,以对接课程发展的需要。其实信息化环境也为各科的融合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找寻到相关的知识点,再将这些认知进行整合形成适合学生的课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内容,要能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同时也要关注生活,将相关的信息融入这些点上面。

比如说,教师要在重阳节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妈妈请到学校来,让孩子们为他们的妈妈做一些事,说一些话,在传达情感的同时,也表达对她们养育之恩的感谢之情。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学生去做,但教师要做适当的指导。比如说,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唱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这是一首歌颂神圣母爱的音乐作品。歌曲中前后相同的部分,教师可以用视唱的方法教学生,中间部分则可以用听唱的方法让他们学习。教师还要注意引导他们唱好跨小节切分音节奏,唱准含有休止符的节奏等。教师在指点学生之后,再让他们跟着网上的视频进行学习。教师还要教学生学会制作一个手工艺品,比如让他们学会用剪纸的方式给妈妈制作一个爱心图案,怎么制作,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在网上学习,一起探讨。当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给妈妈写一段话,要能真实地表达情感,又能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性。教师在给学生示范这些东西时,起码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一定的手工制作经验以及一定的写作能力。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生的视野也就开阔了。当然,学生会在最终的实践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进行展示,同时将礼物献给自己的妈妈。学生先是一起唱了《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接着就各自展示他们的能力了。有学生拿着水枪给家长洗车了,教师这时候就可以给他们讲解洗车水枪的原理;有学生帮妈妈擦鞋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学着涂上一点蜡。可以看出来,如果教师有了学科融合的意识,学生就能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展示自己,同时教师本身的课程开发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五、结束语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升三个方面的素养:一是知晓学生基本学情的素养;二是将课程与学生发展对接的素养;三是自身不断学习与探究的素养。只有课程开发能力提升了,教师才能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实施具体课程。当然,教师要在信息化环境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同時将课程开发与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结合起来,即提升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

[1]石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多元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20(30).

[2]包新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环节中的问题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18(21).

猜你喜欢
信息化环境综合实践能力提升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