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红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当前新的教学方向。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当前生物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如何将核心素培养贯彻到教学当中去,成为当前生物学科建设的重点话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反思;改革策略
一、引言
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严格。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生物课堂上,学生应当学会进行自主预习和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眼高手低。在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生物教学应当做出哪些改变?本文将对此进行思考,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目标流于形式,不明确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明确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目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当前的生物课堂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往往流于形式,不受重视。高中生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常常将教学目标一笔带过,直接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导致学生对于教学目标不明确,不重视,难以从整体上把握课堂的主体内容,摸不透课堂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难以在大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另外,许多高中生物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侧重于课本知识的记忆,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导致学生死啃课本,无法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也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偏离了教学的本质和根本目的。
(二)课堂教学内容和手段过于单一,学生热情不高
教师研究和组织教学内容,除了研究知识本身,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并解决问题上,通过生动的案例、图像来辅助教学,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现阶段的生物教学仍然以课本为主,教师只重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单一死板,只关心课堂知识是否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内容不关注,且教学形式以传统的教授为主,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当前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常常忽略了以学生的需要为导向,没有做到以学定教,加之教学手段单一,没有将新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进而失去学习和探索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存在着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到位的问题,不能根据生物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具体的表达。
(三)忽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生物教學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教育的任务也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可用之才。因此,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明显用力不足。相比于其他学科,生物学科涉及更多的社会伦理问题,例如克隆、体外受精等。生物教师一般没有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错失了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机会,不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理性地看待现实问题。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认知和理解上的偏差,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积极贯彻德育的原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利。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高中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是一门非常神奇和有趣的学科,学生对于未知的生物世界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生物知识,无法做到扎实记忆,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不强,对于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非常不利。通过培育核心素养,教师能够围绕生物科学教学的核心价值进行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重点知识,强化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无论对于学生未来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探索还是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为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整体建设提供保障
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要做好生物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就要加强生物教学的创新。在教师队伍、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资源等方面进行创新,对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整合教学资源,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思维意义重大。核心素养下的生物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优化教学配置,提高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全面系统的学科体系,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为社会培养高核心素养的实用型人才
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学生的品格和能力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有生命观念、责任意识、理性思维,要有用科学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培育,提升学生的品质和关键能力,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自己应当具备怎样的技能和知识储备,从而为未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最终成长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四、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核心素养作为参照。以“特异性免疫”为例,以往的目标是能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了明显的变化:除了要掌握课本上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内涵和过程,还要认识两者的区别;既要通过自主预习明确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又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图解,从而更好地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将特异性免疫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知道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与病原体共同作用、共同进化的结果。
相比以往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教学目标要求更为全面和严格: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而且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要知道特异性免疫是人体与病原体的对抗,而且要知道免疫调节是人与病原体共同进化的结果。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而不只是关注教学流程,要从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反馈多角度判断教学效果,使学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拓展,要始终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核心。比如生命观念就是生物学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生物教学中所要贯彻的核心素养。生物学本身就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命运动的规律、各种不同的生命形式,相关的素材非常多。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生命观念的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体验生命的价值,珍视生命。
例如生命体验,教师在对“神经调节”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开展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用小韧皮锤叩击另一学生膝盖下的韧带,以此来印证膝跳反射,并且体验这一过程中韧带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思考这一过程是否需要大脑的参与,是否受到大脑的控制。
又比如生命感悟,在“体液调节”这一课中,学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卡片来代表血糖调节饭前饭后的不同现象。通过教师讲解、小组交流和现场模拟,使学生了解血糖调节的规律以及生命发展的过程。
在学习生物学发展史“动物胰岛素的发现”时,教师可以拓展斯他林、贝利斯、巴普洛夫等科学家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假设,让学生行交流和讨论,在探索中体验科学精神,领悟科学内涵,懂得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这既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引导,也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進而使学生认同生命存在的价值,同时还能丰富教学内容。
生物教师还要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进行教学,创新教学手段。例如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生动的生物科学故事、动物标本、有趣的生物学现象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的奥妙,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主动投入,为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情景创设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首先,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在生物教学中,创设情景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来实现对学生理性思维和探究意识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影像资料来直观展示生物不同生命周期的变化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生命发展规律,探索生命世界,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其次,实验情景的创设,能够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生物的研究过程中,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对生物的变化规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通过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物教师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吸烟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以及癌症的病变过程,使学生明确不良习惯的危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而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五、结语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而且要将课堂延伸到社会中,将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课堂。学生可以将生活中的现象与所学知识相联系,用实践来检验知识,实现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细微差别,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何占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思考[J].学周刊,2021(0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