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化”衍生的歇后语由来及特点

2021-06-15 06:55吴海平
文学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歇后语

吴海平

内容摘要:三国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三国为原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三国文化衍生出的歇后语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自然贴切,耐人寻味。

关键词:三国文化 衍生 歇后语 来由和特点

三国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三国为原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三国文化衍生出的歇后语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自然贴切,耐人寻味。

一.“三国文化”的概念

“三国文化”,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三国文化,是指人们对三国时期的基本情况、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知识与经验。广义上的三国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三国为原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三国作为一个时代概念,它是指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这一时间段。今天我们称之为广义上的三国时代,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三国文化”,则可以理解为从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后军阀割据到司马炎建立晋朝统一天下的时代。广义上的三国才是“三国文化”的研究主体。

陈寿的《三国志》是一部史书,而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则是一部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范围、影响程度,都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独一无二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三国演义》的内容在国人心目中已经占据了真实历史的地位。正因为人们的喜爱,所以《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事件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详,且衍生出许多三国综合性文化。如歇后语就是其形式之一,据笔者初步统计,与“三国文化”有关的歇后语达200余条。

二.“三国文化”衍生的歇后语出处与由来

1.歇后语的由来和语言特色

歇后起源于唐时的一种文体,即“歇后体”,为唐人郑綮所创。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其实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汉文化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我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朝代的兴衰更迭,历史事件的此起彼落,这些都是产生歇后语的丰厚基础。如三国之后,有关三国的歇后语就多达两百余条,而且有些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歇后语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民间口头文学。除诙谐幽默的最大特点外,另一个特点就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从而推理出结果。如“张飞打督邮——给他个下马威”,“关羽放曹操--念旧情”等。这种歇后语,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文字游戏,只是比较高雅,有一定的文学趣味。它往往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例如“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如“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这样便有了游戏的味道,且余味无穷。

2.“三国文化”衍生的歇后语由来

一是来自于史书《三国志》。

《三国志》是史家之作,它讲究历史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不能妄意为之,所以它的可信度高。这些歇后语里的三国人物故事,基本上都有史實依据,拿来作为比喻,说明某种道理,自然贴切,耐人寻味。如:

董卓进京——没安好心;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庞统做知县——大才小用;曹营里的徐庶——人在曹营心在汉;吕布来到白门楼——死到临头。

歇后语“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来自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1]这个故事最后曹操以鼓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这个歇后语,比喻事情进行下去没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舍不得。也形容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无可奈何。

出自《三国志》的歇后语,大多有文言文的痕迹,或成语,或谚语。又如歇后语“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云:“凡三往,乃见。”且《三国志》记载的诸葛亮《前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

二是来自于文学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在民间影响最大最广,是独特的三国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虽然《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但是它的事实来源于史书《三 国志》。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里许多的人物与事实,虽然有历史的影子,但经过了作者的艺术加工,而且有的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好恶。如: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东吴招亲——弄假成真;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刘备卖草鞋——本行。

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均属《三国演义》的艺术创造,历史上并无其事。东吴招亲也与史实不符合。貂蝉是《三国演义》创造的人物,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只是这个美人史书中是找不到的。正因为其美,唱起歌来就“有声有色”,含义饶有风趣。刘备卖草鞋则源于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刘备是卖草鞋出身,这有一点历史依据。又如“死诸葛吓跑活仲达”虽然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可是作者又加了工。鲁迅先生在评价《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3]这种评价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基于正统立场,在小说中极力张扬“拥刘反曹”主旨,从而把一切优秀品质都加在刘备身上,以致露出一些有悖人情道理的马脚。比如当赵云在长坂坡历尽危难把阿斗救出交与刘备时,刘备居然可以将孩子往地下一扔,说道是“为此孺子差点折了一员大将”云云,借此以显刘备对部属的厚道仁爱,故而有歇后语“刘备摔孩子(阿斗)—收买人心”。这个歇后语,可谓一针见血。此外,赤壁之战的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竟还能呼风唤雨,设坛祭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大军,获得了此战的最后胜利。故而有“诸葛 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的歇后语来形容和比喻。这也符合普通老百姓猎奇的娱乐性心理。

三是来自于有关三国的戏曲、传奇。

三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时期。战争频繁,人才辈出。所以有关三国的人物、事件就成了民间传奇和戏曲的表现对象。如戏曲的《击鼓骂曹》、《定军山》等。传奇作品如关云长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等更是脍炙人口。特别是戏曲的脸谱化,传奇的猎奇性,更让三国文化深入民心。如曹操的白脸,关云长的红脸,张翼德的黑脸,分别代表着“奸”、“义”、“勇”,并创造出许多生动形象的歇后语。如有关关云长的歇后语,有人统计达40多条,这与关云长在民间的“武圣”、“武帝”地位分不开。如: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关老爷告辞——走神了;关帝庙里失火——慌了神;关帝庙里求子——跨错了门。

四是来自于民间老百姓自己的口头创作。

民间口头创作的歇后语,因为它来自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所以往往妙趣横生,富有人民群众的生活气息。如:

张飞捉耗子——大眼儿瞪小眼儿;关公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云长做木匠——大刀阔斧。

这样的的歇后语,通俗明晓又颇为形象,这些歇后语往往与群众的生活实践紧紧相关。又如“关羽放屁——不知脸红”。这是根据关羽红脸、美髯展开的联想创作出的歇后语。由于戏曲舞台的关羽是张红脸,红脸关公家喻户晓并成为关羽忠义武勇精神的象征。

正因为歇后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他的来源各异,所以往往一个典故常常派生出多个歇后语。其痕迹可以看出它的来源不同,所以语气也不同。如“空城计。”《空城计》戏曲中“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与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唱段,把诸葛亮的设计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关空城计的歇后语不少。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三.“三国文化”中歇后语的特点

由于三国人物和故事长久以来广为流传,所以三国文化中的歇后语在民间流传很多,它既有歇后语的共同特点,也有区别于其它的独特之处。

第一,由三国文化产生的歇后语,除史书外,即便是小说、传奇、戏曲等文学艺术作品或者民间传说,其中的人物、故事,基本上都有史实依据拿来作为比喻、说明某种道理,自然贴切,耐人寻味。如: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马谡用兵——言过其实;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这一类歇后语,有历史的真实性。前面一部分是历史典故,后一部分是说明一个道理。

第二,三国文化产生的歇后语流传于民间,所以通俗,富有哲理的特点。毕竟,它是属于口头用语,同时它也是汉语中最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和色彩的一种习惯用语。

歇后语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并且有着独特的语言特点。中国语言文学大家郭绍虞先生在《谚语的研究》中,更是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4]也就是说歇后语有点像谜语。歇后语确实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像谜语的谜面起到了打比方的作用,后半部分又像谜语的谜底,起到了形象生动说明事物的作用。如:“关羽射黄忠——手下留情”。这是《三国演义》写关羽收取长沙时义释黄忠的故事。这里前半截话是具体事实,后半截话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具体些。当然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

第三,三国文化所产生的歇后语,虽然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但是在老百姓的口里说出来,它不必要承担历史的责任,自然口语化,并且有的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在笑过之后回味起来便释然了。如:

张飞娘姓吴——无(吴)事(氏)生非(飞);张飞喝酒——胡(壶)来;关公使大刀——不用急(戟);诸葛亮草船借箭——有误(雾)。

这些歇后语在人物或故事中,它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颇有兴味,仔细品味后,不由焕然大悟。

参考文献

[1](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M].中华书局.2005-02

[2](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M].中华书局.2005-02

[3]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汉文学史纲要[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郭绍虞.谚语的研究[J].小说月报.1921年第2卷

(作者单位: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歇后语
歇后语问答竞赛
认识歇后语
从三个方面带领学生走近歇后语
狗年话狗之歇后语
《歇后语》教学设计
巧填歇后语
歇后语知多少
“鸡当了官”
学会积累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