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2021-06-15 05:58罗永杰刘亲荣
文学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有效性

罗永杰 刘亲荣

内容摘要:应用写作课在高职院校中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其教学现状与成效不容乐观。本文依据于课程性质、学生特点与职业需求,从学生认知观、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体系与思政元素等方面着手,探索提升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应用写作课程教学 有效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用写作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地位愈加显著。因此,各类高职院校也相繼开设应用写作课程,将应用写作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所取得的成效不如人意,大多数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不足,很难达到工作岗位技能的需求。据此,本文就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端正学生认知观,明确课程实用性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不断发展,为社会输送大批应用型人才。应用写作能力作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也是衡量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可见,应用写作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很多高职学生缺乏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在写作中常出现文体不分、格式混乱、用词不当、标点错误等问题。他们甚至认为应用写作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中用处不大,因而对学习应用写作缺乏兴趣。这说明他们对应用写作课程的性质和作用缺乏深入的认识。

应用写作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其实际应用的广泛性。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美国新泽西普林斯顿市教育董事会的工作人员曾经过长期调查,得出一个结论:“未来世界的学习”就该使人们具有“实用读写能力。”[1]即使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不断涌现,阅读与写作也永远无法被取代。无论是学习、工作或生活,每个人都离不开各种计划、总结或证明等应用文的写作。企业公司、行政部门或科研机构等单位在工作运行中,也都需要通知、公告、请示、函等应用文体。可见,应用写作已成为工作与生活中重要的技能。

此外,应用写作还被运用到国家招录公务员、企业或事业单位选聘人才的考试中来,成为选拔英才的重要考试内容。由此看来,应用写作作为信息载体和交际工具,不仅日益渗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并且作为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也逐渐被纳入人才选拔考试的范围。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动机,了解课程的性质和意义,明确课程的实用性,从而有助于开展课程教学。

二.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专业职业性

应用写作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这在实质上体现出该课程的通识性与重要性。然而,一些高职院校依旧使用相对陈旧老套的教材,根据具有共性特征的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追求面面俱到,注重理论阐释,忽视了学生专业的差异性以及未来职业的方向性,未能表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因此,学生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从而影响教学成效。

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向基层底线或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据此,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发展和职场岗位的需求,突破笼统、陈旧的教学内容,更新制定符合学生专业发展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内容。为此,教师要了解各专业特点,设置个性教学内容。教师要积极与各课程负责人或专业课老师深入交流,甚至要去相应的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教师、用人单位的意见来更新教学内容,把应用写作教学与各专业的定位目标及就业方向相融合,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从而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技能的有效对接。比如,导游词、解说词对于旅游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是教学重点,通知、请示等党政公文对于文秘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是教学重点,商务谈判方案、招投标文书等洽谈文书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是教学重点。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情况,适当选取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值得注意的是,应用写作课之所以成为一门通识课,是由于它的共通性,它在现实各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要充分考虑这个情况,注重学生职业化的同时,也要适当保留一些具有共性特征的课程内容。比如个人简历、总结、通知、请示等都是工作与生活中常用的应用文书,教师应把这些文种作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熟练运用。

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应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转变思路,更新教学内容,增加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2]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兼顾好专业应用文与常用应用文的关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从而达成课程教学效果。

三.调整教学模式,注重课程实践性

传统的写作教学偏重于“讲”,忽视了“写”,讲多练少是大多数写作教师所具有的普遍问题。加强写作课程实践,是学生对写作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的学习过程,是从理论飞跃到实践的转换过程。正如南宋诗人陆游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应用写作课是一门讲究实践性的课程,只有通过实际训练,才能将所学知识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写作训练,是常见的写作训练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常用,但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与素养。因此,教师要加强组织学生开展写作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可构建一定的面试情境,让学生进行练习写作,在训练中学以致用。比如在讲授竞聘词这种文书时,教师创设竞聘学生会主席的竞选情境,从中教授学生如何写作竞聘词。其次,教师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其他场地会所进行写作实践活动。比如安排学生去参加学校的某次会议,据此布置学生写一篇会议记录。第三,教师引领学生走向社会,让他们亲身参与实际某项活动来锻炼写作实践能力,并为自己的写作负责。这种方式虽给学生带来很大挑战,但也能使学生收获更多。比如在讲授导游词这一文书时,教师可让学生来到学校周边某一景点承担导游工作,要求学生写作一篇导游词并实地进行解说。

叶圣陶先生在谈论写作实践时曾言:“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磨炼,磨炼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将写作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讲”与学生“写”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完成教学。

四.改革课程考核体系,构建多元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有效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评价作用在于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从而调整教学活动以增进教学效果。”[3]应用写作课是一门集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的课程,这就需要改革课程考核体系,构建多元评价模式。

在很多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的考核体系一般采用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而言,常见的模式就是以几次平时作业作为主要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就是一张试卷或者写一篇应用文。这种传统的考核形式主要以学生的成绩来衡量写作能力,造成学生只重视考试结果,而轻视学习过程的局面,严重损害学生学习积极性。

根据应用文“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目的”的指导思想,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对学生个体进行考量,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化和能力提升过程。[4]从知识维度而言,依据学生专业的差异,教师可将应用文划分为基础应用文与专业应用文,来作为相应的考核内容。例如通知、总结、请示、计划等是各行各业都会运用到的应用文书,因此作为基础应用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另外,根据不同专业所要求学会运用的不同应用文书,来作为考核标准之一,由此达成“按需施教、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能力维度而言,以能否解决单位或企业的实际问题作为考核依据。比如针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教师根据某森林公园要求入园者爱护环境这一背景,要求学生写一篇入园通告。又如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教师以某公司即将销售某种产品为例,要求学生写一篇营销策划文案。通过这种形式考核,学生不仅知道应用写作课不单是公共基础课,还能正确认识该课程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从素质维度而言,教师可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具体地,比如学生学习的态度、积极性,以及思想情感能否受到陶冶,是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

在具体的课程考核体系中,教师还可引入多元评价模式,比如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等。设置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审视自己,树立信心。设置他人评价,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集体意识。设置教师评价,有利于保障评价的公正性,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因此,教师通过改革传统的应用写作课程考核体系与建立多元的评价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保障课程教学效果。

五.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倡导教与育相结合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它的基本涵义是:课程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作用。“课程思政”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

在很多高职院校,教师过于追求学生的成绩,出现“重技能、轻人文”的问题,忽略学生的德育。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课程的素质目标可表现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5]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本课程所体现的思政内容。比如在讲授演讲词这一文书时,教师可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经典的演讲词,让学生从中领会国家领导人为国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以此培育家国情怀。教师也可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讲授,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在讲授开幕词这一文书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新春晚会、中秋晚会等传统节日盛会创作晚会开幕词,从而让他们感受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此外,教师还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中。例如在讲授合同书这一文种时,教师可列举一些劳动合同、买卖合同等合同,引导学生知道订立合同时所要遵循的平等、公平与诚信等原则,由此达到德育功能。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具体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践行教书与育人的目标,有效完成课程教学。

应用写作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积极关注有关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研究新动态,将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与实践中,从而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

[2]李凌婧.基于“学岗交融”指导下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3):119——120.

[3]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7.

[4]郭高萍.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多元化、成长式评价体系改革[J].邢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5——8.

[5]袁静云、曾娟娟、江秋兰.《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89.

基金项目: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201416JG)成果论文。

(作者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