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
【摘 要】物理是一门伟大的学科,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离不开物理学的发展。由于物理学本来就具有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会打击到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此,物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理念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将生活化教学融入教学中,使授课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4-0102-02
A Probe into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Physic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Quality
(No. 3 Middle School, Minle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YANG Peng
【Abstract】Physics is a great subject,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s.Since physics is inherently abstract, students will inevitably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f they are not resolved in time, their confidence in learning will be hit.In this regard, physics teachers must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concepts in educational work, integrate life-based teaching into teaching, and make teaching easy to understand and intriguing.
【Keywords】Core literacy;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Life-oriented teaching
初中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具有较强的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目的开展生活化教学,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非常合适。在进行教学时,物理教师可以参考经典之作《十万个为什么》的教育手法,将知识转化为简单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和挖掘,使教学过程变得灵活有趣。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教学工作的实效
针对物理学知识的抽象性,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物理实例,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亲切感,从而愿意跟随教师的脚步去了解物理知识,提升课堂教学工作的实效。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学好物理,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生活化教学和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使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应用中具备创新精神,更能通过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生活化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当前,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太依赖课本,而忽略了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把课堂大多数时间用于知识的直接灌输,而没有结合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也使教学内容有些脱离生活实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题海战术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
由于初中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得好的考试成绩,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题海战术”,通过大量做试卷来使学生掌握物理题的解题技巧。这种题海战术虽然能锻炼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其掌握解题技巧。但是核心素养视角下,这种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产生厌烦感,感受到巨大的学习压力。此外,繁重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套用物理公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违背了物理核心素养的教育初衷。
(三)物理实验的数量和质量不足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物理现象,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物理教學中实验教学的占比较低,很多教师并不重视通过实验来进行教学。还有的教师觉得有的物理实验是多余的,只要简单地讲解一遍物理理论和实验流程,学生就可以掌握实验的要点,因此就省略了实验这一环节。这种理念直接导致学生无法通过物理实验分析物理知识,不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和形成,同时也使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剥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实践环节,对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是不利的。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
(一)物理源于生活,应取于生活
物理的教学案例应贴近于生活,让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物理教师在物理知识教学时,应该在课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现象,从生活中简单的物理现象引申出复杂的物理原理及知识点,使课本上的理论能够和生活紧密结合,做到知识结合实践,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讲“简单电路”一章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课本认识电流、电压的概念,随后可以将预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资料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引导学生认识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或区分串联和并联的区别。关于生活中遇到的电流过大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电流过大而出现的问题,如“跳闸”等,让学生回想发生跳闸时家长是怎么处理的。简单的一个贴近生活的案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活动中。
(二)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见把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对此,物理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发现自然界中或生活中包含的物理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光现象”时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观察光的反射与折射;在学习“运动和力”时可以在草坪上扔铅球,让学生感受铅球随著降落高度的不同对地面所产生的力的变化。通过以上观察,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物理学在生活中处处存在,需要我们以细微的心灵去发现,通过鼓励和提出问题,让学生更加愿意去寻找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渐渐喜欢上学习物理。
(三)多开展生活化的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要贴近生活,以生活化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也能培养学生其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做到物理实验不局限于课本,不脱离生活。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面镜子,让学生观察镜子中的自己,从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脸和实际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随后引出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使学生更加了解物理学中的光现象。
(四)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提问
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学生大量分析、思考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物理知识,建立一套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对此,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例如,上“常见的光学仪器”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关内容时,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放大镜,于是可以把放大镜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观察放大镜在看书本时文字和实际文字的差别,同时创设生活化问题:(1)放大镜、照相机等凸透镜的成像有哪些特点?(2)这些凸透镜的成像结果与哪些因素存在密切关系?(3)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或者常用的凸透镜?通过生活化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勃勃兴致。
四、结语
当前教育部推行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对于物理学习难懂的现状,教师应积极推行生活化教学,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与学业质量检测”(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36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游清女.核心素养视域下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中学理科园地,2019(06).
[2]余和平.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复习的新思维教学[J].新课程(下旬),2019(08).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