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问题与对策

2021-06-15 02:01张雅茹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

张雅茹

内容摘要:文化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重要的战场,文化影响力越来越成为构建国家影响力和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是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必要环节。我们需要关注当前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态势,总结面临的问题和实践难点,提升中国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关键词:中华文化 国际传播力 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开放共享、命运共担的全球化时代,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针。但是,世界上的反全球化浪潮依旧凶猛。信息时代,中国逆势而上,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树立,和过去相比应该说是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没有达到与国家投入相匹配、国人期待相符合的程度,中国的优秀文化没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符合大国身份的影响力。同时,中国的文化传播行为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引起的反响也不同。调查显示,在亚、非、拉美的目标对象多给出正向回应,而在欧洲、美洲的发达国家的传播效果则没有达到预期。此外,在一些西方的主流媒体上,有关“中国威胁论”的报道还时时可以掀起波澜,影响着大众对中国的主观情绪。基于此,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对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增加国际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在国家战略层面,文化的国际传播早已被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这反映了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对文化发展和文化国际传播的高度重视。这要求我们综合运用传播方式,创新文化交流体系,提炼优秀文化内核,阐释中国优秀价值观,增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当前中国文化传播问题和实践难点

第一,国内价值观认同削弱文化传播能力。

处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我国始终保持着对外开放的态度,积极吸取和引进优秀的外来文化,吸取丰富的养料。但与此同时,中国本土文化受到大范围的冲击,来自欧美、日韩的文化内容占据了太多的市场份额,甚至在国人群体中形成一定范围的价值认同,大大影响了我国文化自信的树立。同时,国内的文化建设落后于大众的文化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够,缺乏创新力,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价值观念的认同,国内文化发展的诸多问题体现了内部价值认同的消解,这大大削弱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社会观念的转变,以上问题有明显的正向转变,但存在的问题的依旧不容忽视。

第二,尚未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兼爱、天人合一等观念对现代的个人发展个社会治理其实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这些精神的传承大部分寄托于中国人固有的家庭传承和文化熏陶,未能被梳理整合成体系化、理论化的文化信息,真正融入到现代的治理模式中去,这就很难在对外交流中为其他话语体系的人所接受和认同。

从具象的文化符号来看,2006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的21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形象主要有: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兵马俑等等。由此可见,中国形象的符号组成更多的还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微信、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新兴符号开始在外国人中间产生影响力。综合分析,不论是基于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符号,还是基于新时代中国新科技的符号,都缺少能对他人价值观、世界观产生精深影响力的价值意象。

第三,汉语对外推广下的文化传播模式与机制不能满足文化国际传播的需要。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是伴随着汉语的对外推广进行的,现阶段,汉语推廣下的文化信息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化、多向度的轨迹式循环模式。根据马莱茨克传播模式,这种循环是在个人和社会、媒体和大众、国际和国内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以五大传播要素为基础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各种方法、途径的联结下,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循环往复的统一体。

信息时代,传受主体定义的模糊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在不同的环境中,影响着周围人的认知。目前,原有的文化国际传播模式与机制渠道单一、内容缺乏创新等问题日渐显现,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文化对外传播的需要。

第四,中国尚未形成体系化的文化国际传播战略。

中国从国家战略方面已经体现出了对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视,但尚未提出如何建立国际文化秩序的问题,因为缺乏相应的政策和体系建设。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国家实力让我们有自信作出相应的文化传播战略,助力中国优秀文化的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体系,我们的文化传播主要是政府为主导,没能组织广泛的社会力量加入其中,这也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文化传播度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比如在舆论上遭到一些国家的制约和打击,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另外,由于文化传统和话语体系的不同,文化鸿沟和文明隔阂成为阻碍文化传播的重要障碍。文化贸易逆差存在又削弱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动力作用,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瓶颈。

二.当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的生成对策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观。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工具的革命引起了传播者、传播内容和途径的变革,重新构建了传播格局。世界上的每个公民都成为中国故事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每个走出国门的国民都是一面小的国家旗帜。讲好中国故事是链接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柔性传播方式和实用战略。

讲好中国故事,要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总的世界观和战略目标,为人类同发展、共进步贡献中国力量。要努力缩小国际传播能力的落差,区分官方、社会、公众不同层次的传播对象,有重点地提高国际传播力。要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的中国文化故事为切入点,从中国优良道德传统中汲取养分,借助新兴的文化形式,努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形成有中国特色、世界认同的形象力元素,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第二,打造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体系。

文化传播需要凝聚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的增长,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在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有必要建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体系,整合各界经济、文化力量,总体布局,形成合力,自上而下地全方位推动文化传播进程。

打造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体系,主要由官方推动,建立策略型智库,发挥组织机构力量,同时融入机构和民间组织力量,发挥大学作为文化传播中心的力量,培养新时代文化传播骨干,有组织、体系化地进行文化传播。

第三,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凝聚核心价值。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间断地保留到现在的国家,数千年的国家形态和文明传统从未断绝,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闪烁着历史的智慧并且历久弥新的,使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深厚土壤和养料。中华文化有着开放包容、崇尚和平、重义轻利的特点,造就了中国人自由平等、厚德载物、尊老爱幼、自强自立的良好品质。在信息突破壁垒、文明冲突对撞的历史阶段,这些优良品德更闪烁着无与伦比的人的光辉。当今的中国人在国际交流和对话中体现出天下大同、共同繁荣的博大胸怀。

当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时期,也是中华文化发展新时期。如何推动中国优秀文化更高效、更高质地走出去,消除西方对中国意识形态上的偏见,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推动文化建设,增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促进文化发展同国家发展相适应,同时以国家文化发展推动世界文化繁荣,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周婉.微传播时代:创新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J].学习与实践,2020(10):80-86.

[2]许正林等.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王燕.新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力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4(22):1-2.

[4]陈先红,宋发枝.“讲好中国故事”:国家立场、话语策略与传播战略[J].现代传播(中国傳媒大学学报),2020,42(01):40-46+52.

[5]陶建杰,冯珊珊.关于在华外国人中国文化认知情况的研究[J].国际传播,2020(03):86-96.

[6][1]邱小玲.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路径选择[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0(04):85-89.

[7]李洪良,刘洁晶,郭志斌.文化创造视阈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4):43-47.

[8]王丽.“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模式探析[J].理论月刊,2017(10):83-87.

[9]杨越明,藤依舒.十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与偏好研究——《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系列报告之一[J].对外传播,2017(04):36-38.

[10]王玉英,高翼.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模式与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06):67-70.

该论文为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汉语国际推广视域下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
赖声川、黄磊获称中华文化人物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国产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策探析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疯狂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