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2021-06-15 04:17周序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训练方式训练量训练

[摘要]在教育当中,不少人主张应区分训练和教学,训练往往被视作洪水猛兽,被看成是“应试教育”的帮凶。但事实上,训练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熟悉技能,乃至体验过程、领会方法、培养思维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价值。要让训练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应探索出适当的训练量是多大,另一方面需要设计出有新意的训练方式。

[关键词]训练;教学;训练量;训练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

随着“学生中心”“以人为本”“快乐学习”等理念和宣传口号的流行,人们开始倾向于积极、主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而训练则逐渐遭到冷遇,甚至我们在提到“训练”这个词的时候,往往都会在它前面加上“机械”两个字,意思是凡是训练都必定是机械的、枯燥乏味的,而机械、枯燥、乏味则和积极、主动、生动等“良好的教学”应该具有的特征相反。因此,训练得不到提倡,“勤学苦练”“三天不练手生”等先贤流传下来的名言也日渐少有人提及。不少学者甚至认为,训练根本就不是一种教学,在教学中根本就不应该存在训练,只能有生动、活泼等“诗一般的元素”,才能促进课堂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进步。

训练为什么被视作洪水猛兽

为什么通过训练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不被认可?训练是否一定就是机械的?即便是机械的训练,是否一定就弊大于利,甚至十恶不赦?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究。

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训练无外乎就是练题。一提到练题,我们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会浮现这样的景象:课桌上,各种各样的辅导书、练习册和试题集堆积成山,一个个学生坐在座位上奋笔疾书,不厌其烦地完成一道一道练习题,乃至对同样的题目进行反复操练。我们怀着同情的眼光看着有类似经历的学生,而事实上绝大部分中小学生的遭遇的确如此。我们往往认为,当学生已经懂得某个道理之后,就无需再进行枯燥的死记硬背,也没有必要用相同或相似的题目来反复训练同一个知识点——他都已经懂得了,还反复练这一题目有什么意义?在教育的“人文关怀”被普遍强调的今天,我们更看重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体验”和“意义获得”,因而自然就认为日复一日、毫无新意可言的训练不可取;即便是相对保守的、主张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学者,也认为学生应该在一个简约的知识发展历程回顾中来掌握知识,而不是通过训练来掌握知识[1]。从这个角度来说,训练自然不应该是学习的一部分,它既不是知识获得的正确途径,也不能让学生获得愉悦的、快乐的学习体验。

我们还经常将枯燥的训练和“应试教育”联系起来,认为训练是“应试教育”的帮凶,训练越多,“片面应试”的问题就越严重。“应试教育”中常见的诸如反复背诵、题海战术、频繁考试等现象,其实都是训练的体现。很多中小学教师称其为“应试训练”,这种训练甚至大面积地上升到了超负荷、反教育、反人性的地步。提到“片面应试”,我们总是会给出消磨学生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天性、无视学生的尊严和兴趣等评价,总之是没有什么好话。一线师生教与学的经验也能佐证上述评价的合理性:当学生面对永远做不完的作业的时候,原有的兴趣也会泯灭,更不可能发展出新的兴趣;当针对同一个知识点的题目反复出现的时候,学生自然会日渐懈怠,而不会像一开始那样认真;当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成为家常便饭的时候,学生自然会嘲讽“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因此,“应试教育”中的种种乱象,都表现为枯燥的训练占据了原本属于快乐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填满了学生和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因此,“打倒应试教育”的呼吁[2],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人文主义教育者试图区分训练与教学,主张“还原”本真的教学的真情流露。

训练对教学的意义

但如果说教学内容只能让学生理解、领会、体验,而不能通过训练来加深记忆、增强熟练程度,就会让教学在实践中变得不好操作,也会让教师们感到“不会教书”。很多一线教师会追问:九九乘法表不反复背怎么行?学写汉字的时候不临摹不仿照怎么行?数理化的题目不做怎么行……一句话,没有训练,我们如何让学生对某一知识从“知道”过渡为“理解”,让学生对某项技能从“会做”变得“熟练”?

如果我们不是在教学中而是在体育运动中提到“训练”一词,大家便会觉得天经地义。哪个运动员在参加比赛之前无需经历长期艰苦卓绝的训练呢!例如,我们的“国球”乒乓球运动,运动员必须日复一日地练习攻、拉、搓、摆、撇、挑、拧等多项技术,这些技术的掌握绝不是明白了技术原理、知晓其基本要领就算是“学会”了的,而是需要通过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才算是真正“学会”了。所以,体育运动当中,“学习”和“训练”是融为一体、不可分离的。

然而,一旦放到课堂教学当中,问题似乎一下子就变得不同了:我们用“尊重人性”“关爱学生”的名义将训练从教育教学活动中剥离了出来,哪怕体育其实也是教育的一种。我们主张学生对知识应该做到理解和内化,但所谓理解和内化其实与训练并不排斥,甚至训练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的一种有效方式。例如,教学生“比喻句”,通常老师会告诉学生:所谓比喻句,就是本体加比喻词再加喻体,常见的比喻词包括像、好像、仿佛、好似等。这样的解释通俗易懂,也方便学生记忆,但偏偏“像”这个字并不总是以比喻词的身份出现,往往让学生陷入迷茫、判断不清。“她像一朵花”和“她像我妈妈”究竟是不是都属于比喻句?初学者经常感到似是而非,难以抉择。要让学生理解“像”除了作为比喻词之外,还有表示比较(他像过去一样瘦)、表示举例(像张三、李四这样的学生就算是有音乐天赋的)、表示猜测(他的表情像是在表示感谢)等多种用途,就必须通过大量的例题、习题来让学生进行训练。只有经历了足够的训练,学生才能形成语感,从而可以对哪种情况下“像”是比喻词,哪种情况下不是比喻词进行清晰的区分。因而,训练是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比喻句”的一种重要方式。

技能的掌握更是如此。无论是在强调“双基”的过去,还是突出“三维目标”的年代,抑或是看重“核心素养”的今天,技能的掌握始终都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无论是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还是在摹仿音频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英语发音,抑或是在家庭作业当中演算一道又一道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都是技能的训练。有谁能说让学生书写工整、发音漂亮、计算熟练,不是值得追求的、正当的教学目标呢?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足额的、大量的训练,仅仅依靠學生们知道书写规则、明了发音方式、熟记运算口诀,就能写出一纸漂亮的汉字,说出一口纯正的英文,甚至不用计算器就能心算出两位数的加减法。我们常说“熟能生巧”,对某项技能的掌握要做到“熟”的程度,离开了充足的训练显然就无从谈起。可见,对于技能的掌握来说,大量、足额的训练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至于对教学“过程”的体验,对学习方法的领会,对思维的培养,同样和训练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分享、交流、对话、参与是教学过程,训练同样是一种过程,而且这一过程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熟悉技能,显然训练就是一种有意义的过程。方法也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而如果课堂当中没有那么多真实的运用方法的场景,那么通过模拟的情景来让学生“用方法”,其实也就是一种训练。思维更是需要在训练的过程中进行培养,思维虽然可以启发、引导,但要做到反应迅速、考虑深入、另辟蹊径,却不是仅仅依靠一两次启发、偶尔进行引导就能够做到的。例如,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不是给出一个案例,向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学生就可以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技巧的。如果不提供大量的案例,不让学生反复练习如何推翻逻辑前提,如何寻找论证漏洞,如何辨析概念偷换等,那么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很可能只停留在纸面上。所以,当贝斯特说“经过训练的智慧乃是力量的源泉……应该使智力的训练普及于每一个公民,不管他贫穷还是富裕”[3]的时候,我相信他对训练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是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的。

总的来说,训练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不容或缺的角色,它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教学融为一体,因而不应该、也不可能从教学当中剥离出去。

如何让训练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谈到这里,其实问题就很清楚了:关于训练的问题,根本就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训练、多大程度上训练、怎么训练出效果的问题。

很多人之所以反感训练,是因为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无休无止的作业、频繁进行的考试、日复一日的背诵等常见的训练都是非常不人道、不科学的,因此,要打倒“应试教育”,就不能不先将这些枯燥乏味的训练从教学中剥离出去。但因为现实环境导致训练超量,就要求剥离出训练;那么现实环境导致整个教育变得功利,变得异化,是不是就要将整个教育也都从学生的发展当中也剥离出去?这里其实存在一个有趣的逻辑问题:问题的关键究竟在于训练自身是弊大于利的,还是整个应试环境对训练造成了扭曲?

正如吃饭吃太多撑坏了肚子并不意味着吃饭是一件坏事,而是吃得过量的问题;吃得太快影响了消化系统也不需要宣布从此绝食,因为这是吃的方式的问题。那么,同样道理,当我们在衡量训练的价值的时候,也不应该武断地指责训练本身,而是要先看看训练的量是否适中,以及训练的方式是否恰当。

必須承认,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当中,针对考试进行的训练的确过多、过重,甚至还存在不同学科的教师为了“争夺”学生的时间而让学生进行不必要的超量训练的情况[4],给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的呼吁也是对此而言。训练之所以繁重,是因为从学生到家长乃至教师都不知道究竟多大的训练量才是最恰当的,也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是不是比我背得更多,练得更细”。训练俨然就是一个“黑箱”,不断地迫使广大学生盲目地加大投入和付出。在这种情况下,过犹不及、宁缺毋滥等古训自然被置之脑后,“宁可多背一千,不可放过一道”“练得越多,答得越快”“反复练题,形成思维定势”成为广大教师对学生耳提面命的口头禅。可以说,只要我们一天不知道多大的训练量才是最为科学合理的,我们就一天无法走出超额超负荷训练的泥潭。但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盛行的今天,“究竟多大的训练量才恰当”经常被当成是一个假问题,学者们要么一刀切地指责“训练扭曲了教学的本质”,要么理想化地号召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在没有反复背诵、没有频繁练习的条件下让学生自然生长。这类观念虽然饱含对学生的关怀之情,却在现实中没有市场,无从落实。因此,专家学者需要对恰当的训练时间、训练量、训练内容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例如,根据“反应-强化”理论,哪些内容需要让学生进行反复操练,才能达到强化的目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什么时候让学生回忆巩固一下所学内容,才能达到背得少记得牢的效果?只有有了科学合理的依据,广大教师对学生的训练安排才能不是出自“想当然”“看心情”,不是盲目比拼谁训练的内容多、谁训练的时间长,而是有理有据,安排得当。

训练方式是否得当也非常重要。我们往往将训练等同于枯燥训练,从而对其进行批判。但是否存在不枯燥的、有趣的训练?其实,最枯燥的训练,莫过于竞技体育中的基本技能训练了。例如,乒乓球运动员练习发球这项技术,经常被要求在一小时之内用同样的动作发出上百个同样角度同样旋转同样高矮的球,一点区别都不能有,以达到“动作定型”的目的。按“人文教育”的标准来说,这样的训练自然是最乏味、最无趣的。但2004年6月29日的《羊城晚报》报道了这么一个案例[5]:

“奥运选手必须在正手位用正手发10个球,这球发出去后不许弹出台(两跳后),倘若在10个发球中有一个出台或失误,就算输球……作为裁判的蔡振华当着大伙儿的面夸张地将乒乓球在自己油亮的头发上蹭了近1分钟,惹得众人哄堂大笑。身为女队‘大姐大的王楠自然先打头炮,只见她手一抖,球居然没过网!‘不算,不算!这球上有灰,重来。王楠‘耍赖道。”

从报道内容来看,在为奥运夺金而进行的严格训练当中,虽然教练制定的标准非常严苛,但队员们却出现“哄堂大笑”、国家队的领军人物竟然“耍赖”的情况,可见,这一训练并没有让队员们感到枯燥、僵化或者呆板,而是觉得有趣、别致,其原因就在于蔡振华教练的训练方式别出心裁、不拘一格。

将要面临中高考的学生,就和即将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一样,训练标准同样严格,训练压力同样巨大。那么,针对教学内容的训练,能不能像蔡振华教练训练国乒队员一样,将训练方式设计得别出心裁、不拘一格?能否抛弃千篇一律的“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能否少些冷冰冰的“回去背诵本单元的单词,明天听写”,能否改变日复一日的“抓紧时间把这些题都算出来”,而是能够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到的不是枯燥、无聊,而是开心、有趣、充满了挑战的欲望?其实在这方面,已经有部分学校和教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有的学校将试卷出得“温情脉脉”,学生在考场上感受到的不是被监视的冰冷,而是理解和关怀;有的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题目让人脑洞大开,学生非但没有觉得这样的作业是一种负担,反而觉得充满了挑战和欲望……这些本质上依然是训练,但并不是那种令人唾弃的、枯燥的、乏味的训练,而是一方面可以刺激学生的动机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效果的目的,因而值得肯定。

这些值得肯定的训练方式,目前主要依靠个别教师的灵光一闪,偶尔为之,尚未形成规模。要让这些“星星之火”达到“可以燎原”的地步,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训练方式,并总结经验、反思效果,提炼出能够被广泛借鉴的、有效的训练方式。

小结

就教学而言,参与、体验的确生动活泼,家庭作业也未必总是枯燥乏味;让学生做到“意义领会”固然可贵,训练却也并不廉价;自然生长的理念包含对学生的关怀之情,通过“刷题”来让学生巩固知识夯实基础也并不意味着对“人性”的摧残。总的来说,只要分量适中、方式恰当,训练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为课堂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如果我们能够摘掉看待训练的有色眼镜,能够沉下心来探索有效训练的方式和途径,或许基础教育的面貌能够因此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郭华.带领学生进入历史:“两次倒转”教学机制的理论意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2):14-32.

[2]杨东平.重新认识应试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2):2-7.

[3]贝斯特.教育的荒地[A].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72.

[4]周序.应试主义[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98-99.

[5]吴广崖.女乒国手拿沾了头油乒乓球练发球[N].羊城晚报,2004-06-29.

猜你喜欢
训练方式训练量训练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激发小学足球训练兴趣之我见
浅谈耐力跑对初中生训练的重要性
声乐小组课训练方式初探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排球运动的耗能特点及训练方式探析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