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 夏小刚 郑长宏
【摘 要】时代的进步推动着创客教育的发展,创客教育重点在于将想法进行“实践创造”,信息技术学科则是实现创客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2016年起,我们学校教研组迎势而动,整合了现行初中信息技术教程内容,开展了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要内容的创客教育。本文以“制作紧急呼救仪”教学为例,阐述“智能硬件”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创客教育;智能硬件;Micro:bit;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論文编号】1671-7384(2021)05-058-04
为适应新时代对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需求,全国各地掀起了创客教育的热潮,不少中小学也开设了编程课,以此提升学生的编程技能、创造性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1]。我校先后建成了DIY创意工坊、机器人教室、金融实验室等专属学习空间,购置了3D打印机、智能硬件,这为学校开展创客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以智能硬件Micro:bit教学为例进行简述,以创客理念为基础,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在新知学习中思考并制定方案,在实践中进行创作,在分享中进行评价与总结,在拓展中进行优化与提升。
案例简述
学生利用学习卡记录好生活中的奇思妙想,通过课前微视频提前学习新课知识,回到课堂时,讨论并统一制作主题,小组合作,共同努力将“金点子”物化。本课以智能硬件为基础,借助Makecode App编程软件,通过蓝牙将Micro:bit主板与平板相连接,在Makecode软件中搭建程序积木,并反复调试、完善程序,直至将程序上传到Micro:bit。然后各小组情景演绎展示作品功能,最后将作品设计稿上传至班级学习圈,开展分享与评价。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习效果也更为有效。智能硬件的使用,摆脱了单一编程的枯燥乏味,学生编写的程序在硬件上的展现立竿见影,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感和效能感。
案例设计
项目名称:制作紧急呼救仪。
项目分析: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我校创客教育系列校本教材中的“智能硬件”课程。我校的“智能硬件”校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将课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划分为:Micro:bit板载传感器、造物粒子套件模块、综合项目制作等三个模块。通过三个模块循序渐进地学习,最终学生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作品,以此来达到让学生学习编程和电子电路的目的。软件采用Makecode图形化编程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编程的难度,硬件Micro:bit造物粒子套件操作简单。在前置课程中,同学们已经认识了Micro:bit,并熟悉了Makecode编程软件。本节课以学生完成、分享项目作品为主,让学生在过程中创造生成,为综合项目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认识了Micro:bit主板,熟悉了Makecode编程软件以及通过蓝牙将主板与编程软件相连接;了解了如何在Makecode上对5*5LED点阵屏编写显示程序,并模拟测试,能够将编好的程序下载至Micro:bit主板;学习了无线发射与接收技术应用方法,掌握了分配通道、发送数据的编程方法,并且通过微视频学习了简易紧急呼救仪的制作。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制作的产品并应用到实际生活情景。分层目标:a.会使用无线发送、接收数据指令,实现Micro:bit开发板的无线发射与接收,能够制作紧急呼救仪;b.在a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功能,更新换代紧急呼救仪;c.在b基础上实现创意想法及应用。(2)过程与方法。用Micro:bit智能硬件制作“紧急呼救仪”;制作学习卡、测试记录表;开展小组合作、团队协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科技影响思维,用工程的系统思维方式解决现实问题,体会参与的社会责任感与价值感。
项目学习重点:熟悉无线发射与接收技术,制作简易紧急呼救仪。
项目学习难点:处理蓝牙配对问题,制作复杂的紧急呼救仪。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项目式学习法。
教学实施
具体教学实施流程如图1。
图1 教学实施流程
1.情境引入—— 提问与讨论
本环节通过“蜡笔小新一键呼叫”的故事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键呼叫服务,再提出问题:“能否为老人和小孩制作一个法宝,当他们遇到危险时,摇一摇、按一按此法宝,就会有英雄出现帮助他们?”让学生积极参与头脑风暴,从呼唤英雄任务中分析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总结讨论的答案,并提出问题“如何制作紧急呼救仪”,思考在生活中求助与救援的过程是什么?教师及时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提炼出策略,遇到危险就呼救(呼救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收到呼救信号就去救援。给学生发布制作紧急呼救仪任务,再讨论呼救仪的程序设计思路。通过视频故事情景加以想象,让学生拥有讨论的动力和材料,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呼救与救援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以此讨论制作呼救仪策略与制作方案。
2.知识新授—— 学习与思考
第一步,开展微课教学,使学生掌握技术使用方法。学生们开展小组思考、讨论,提炼出“无线发射”“无线接收”两个关键词,对无线技术有初步的概念。紧急呼救仪要有两块Micro:bit主板,其中一块作为发射板,一键按下就求救;另一块作为接收板,收到信号就报警显示。两块主板想要实现无线通信,首先需要建立连接:分配通道,设置为同一通信组(参数可设置为0-255);接着发送、接收数据即可。
第二步,强调发送和接收数据是调用相应的图形化发送和接收模块。发送数据模块有“无线发送数字”“无线发送值”“无线发送字符串”,对应的接收模块为“在无线接收到数据时运行数字、值或字符串”。学生通过微视频学习无线通信核心技术及方法,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重复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加速或跳跃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同步操作实践,强化记忆。
3.操作实践—— 创作与测试
学生根据小组设计方案结合现有套件组建紧急呼救仪,边思考边实践,设计程序,提交作品,检测效果,完善作品。
本环节操作时间较长,而学生水平层次不一样,完成进度不一样,按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将学生按特长分组学习,每组4人,每个人选择自己擅长的职业角色(如程序设计师、硬件搭建师、文稿设计师、情景剧主编等),教师负责整体进程的把控,适时引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反复试错,发现新问题,再次界定问题、制定新的解决方案……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4.展示评价—— 分享与建议
场景化的项目展示总是重头戏,学生们的奇思妙想都在此得到释放。组员之间只有通过很好地合作与交流,整个团队才能获取成功。在整个过程中,他们携手并进,共同向同一个目标出发,每位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
组织学生从创新思维、艺术设计、逻辑分析和编程技术四个维度评价作品。各小组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只有不断地思维碰撞,才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最后将作品发布至全景课堂的朋友圈,学生可以在线自评、互评以及点赞,平台会及时将评价统计和分析数据推送给师生。
5.拓展任务—— 优化与提升
从产品的功能设计上去加强完善,继续改进,引发兴趣点,形成后续研究。按下A键,就发送求助信号,人在紧急情况时无法分辨A、B键呢?这就要新增一个求助功能:按下B键或者A+B键也可以发送求助信号;那如果来不及按键怎么办呢?新增自由落体功能,比如老人在摔倒时,就自动发送求助信号;那怎样得知对方是否收到求助信号了呢?将两块主板同时作为发送板和接收板,即可实现双方交互通信。那如果……学生不断质疑、提问,甚至将作品包装美化,不要满足于给定的基础任务,要善于去发现更多的问题,能自主提出来并解决,培养个人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反思
1.软硬件相结合,助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智能硬件可操作性与扩展性强,将智能硬件融入教学将极大扩宽课程设计的思路,改善普通课程疏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短板。学生的编程作品可以更加直观地通过硬件展现,更具交互性,增强体验感与趣味感。由于硬件的维护与后期整理,工作量大且繁琐,搭配编程使用后的难度又大大提升,并不适合全体学生,因此大多数学校只在选修课或是竞赛中使用智能硬件。那如何有效地在全校开展普惠课程呢?简单便携的智能硬件是关键,如Micro:bit主板,轻便小巧,操作简单;又或者在套装里选择1至2个小零件,聚焦某一个核心问题进行探究,如每人3根小棒,就“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探讨;又或者加两个一大一小的轮子,用小棒依次连接旋转,是大轮子转动时长更久还是小轮子?又或者在下次课中以小组为单位加入主板,用小棒和轮子搭成简易的机器人,写入程序让它动起来,内容层层推进,浅入深出,硬件使用完成后整理起来也容易……
2.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注重以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手段为主,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学生有了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也能够在知识探索过程中发现自身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及时、有效地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3.合理设置创客课题,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好的创客课程应该是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一个课题越复杂,涉及的面越广,需要融合的学科越多,学生需要的知识储备越大。笔者充分考虑了智能硬件课程能与之相融合的学科。比如“紧急呼救仪”这个课题就需要融合美术、劳动技术、语文等课程。课题与课题间有包容渐进的关系,学生能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各自擅长的领域来解决这些课程项目。如何为学生的课程项目量体裁衣?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及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并设计创客课题,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创客课题紧密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课题创设之中,确保课题选择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进一步提高创客教育的针对性。
4.丰富课程资源,强调互动合作
创客课程设计者能给予的资源越充足,学生在不断探索资源使用的过程中迸发的创新火花就更多,促使学生不断优化项目的动机就更强烈。笔者所在的学校有着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实践探索提供了可能。本项目中,智能硬件的充分利用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项目式学习就意味着分组互动合作,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他们擅长的领域也各不相同,为了完成这个课题,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合作,如何沟通,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来为这项共同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5.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深度参与
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课程方案。创客教育提倡学生深度参与,这就决定了创客课程需要安排合理充裕的时间。每个班一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学生是无法做到深度参与的,创新更无从谈起。正如笔者所观察到的,学生在完成上面的“Micro:bit Show”综合项目时,他们从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文案构思撰写、到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程序的编写与调试、情景演绎、作品的功能完善和包装美化,整个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合理充分的时间安排,让学生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学会研究问题,学会自我学习、协作学习。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创客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开阔学生的眼见,可为学生提供人人学习、人人创新的良好機会和平台[2] 。
参考文献
祝智庭,孙妍妍. 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 中国电化教育,2015(1).
郑燕林. 新课改背景下创客教育如何融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J]. 开放教育研究,2017(3).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