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子技术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高速信息化时代。在当前高校中,网络新闻发展迅速,以其传播的方便性、普遍性和及时性等特点,逐渐成为高校舆论宣传工作的主体。在网络新闻主导的环境下,学生对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大。网络新闻已成为大学生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对大学生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期,必须加强高校网络新闻的宣传引导,为学生创造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针对高校网络新闻发展的现状,首先阐述了网络新闻的优势和传播特点,然后分析了加强高校网络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和意义,最后提出了加强高校网络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几点建议。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校网络新闻宣传中的舆论引导,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高校;网络新闻;宣传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6.061
当前互联网的普及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公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信息时代,公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他们只能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接收新信息,时效性差,耗时长。新时期,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说,传统媒体的新闻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当前网络新闻已经占据了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既是我国未来的重要人才,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新闻舆论宣传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全人格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重视网络新闻和舆论引导工作。
1. 网络新闻的特点
1.1 网络新闻的海量性
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传播广泛、信息资源量大的特点。在网络新闻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相关新闻信息。操作过程简单,非常方便快捷。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新闻不再受到任何外部的约束和限制。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主网络平台传递新闻信息。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每个人都成为新闻的有效传播者。因此,在信息传播迅速便捷的条件下,新闻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形成网络新闻的巨大特征。
1.2 网络新闻的开放性
网络时代,各种信息资源呈现出交流与共享的发展模式。互联网上随时可以发现海量信息的多样性,实现了资源信息的共享。對于每一个网络用户来说,由于所有的资源信息都是开放的,用户可以快速的接收和回复信息,也可以快速的发布信息。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范围逐渐扩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大大拓展了新闻信息传播的范围,从而形成了其开放性的特点。
1.3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
在传统媒体中,新闻的受众定位非常明确。只有专业记者才能成为记者和传播者。网络新闻为每个人提供了成为新闻生产者的机会,因为在网络新闻的语境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创造者和受众。对于网络新闻,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络渠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还可以实时传达给新闻受众,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而形成网络新闻的互动特征。
2. 网络新闻的优势
2.1 网络新闻传播速度快
过去,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巨的过程。要呈现最终的新闻信息,需要经过采访、编辑、制作、审核等环节。因此,受众往往需要等待很长时间,而不能第一时间看到新闻信息。新闻信息传播效果相对较差,网络新闻主要依靠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在互联网平台上,信息资源可以快速传递到任何地方,使受众能够及时获得新闻信息并对其有深刻的了解。网络新闻传播得很快。同时,在当前网络新闻发展的良好背景下,新闻第一次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实时播出,不仅对传统媒体如此,对传统媒体在制作新闻时的复杂过程也是如此。因此,网络新闻传播速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2.2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更强
在网络时代的环境下,公众希望呈现一种互动的新闻信息传播模式,并希望能充分参与其中。这就要求新闻行业不仅要及时有效地向公众传递新闻内容,还要积极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实现与公众的良好互动。传统媒体时代,公众接受外部新闻信息的方式相对被动,主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渠道,新闻内容的选择缺乏自主性。在社会化媒体的新时代,公众可以通过各种电子网络渠道快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而且访问方式也是双向活跃的。在这种环境下,公众不再选择单一被动的信息接收方式,而是更喜欢一个互动的交流平台。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无论是电视、报纸还是广播,都没有良好、科学、完整的受众反馈机制。受众很难参与到新闻的互动传播中,相关媒体也不能有效地收集受众的意见和建议。网络新闻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网络新闻中,受众可以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些意见也可以实时反馈给新闻创作者和其他关注新闻的受众,从而形成良好的反馈和互动机制,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新闻的交互性。
2.3 网络新闻制作方式的多样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新闻信息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中,其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文字、图片、广播、视频等形式上,严重制约了新闻的多元化发展。网络新闻可以整合图片、文字、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网络新闻在表现形式上多样化、个性化、趣味性,有效提升新闻的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3. 加强高校网络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重要意义
3.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场所,不仅要传授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承担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目前,网络新闻在大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爱和欢迎。但当前网络新闻中各种新闻信息非常丰富,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新闻,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及时抛弃质量低下、价值取向较差的新闻信息。高校网络新闻宣传中的舆论引导,对于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新闻信息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要利用好网络新闻的优势和特点,把思想宣传与网络新闻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利用网络新闻宣传正确思想,传播正能量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水平。
3.2 有利于打造良好的高校形象
目前,QQ、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软件在大学生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在网络新闻的推广和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机构,良好的社会形象对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民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塑造良好的社会品牌形象。它一方面可以帮助高校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高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高校的全面发展。
3.3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的许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社会还是大学,其发展都需要一个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引导高校网络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其工作的开展可以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表达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更有利于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发展环境,使高校与社会共同发展进步。
4. 加强高校网络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对策与建议
4.1 紧跟时政热点,加强舆论工作的引导
在网络新闻的发展过程中,流行的网络新闻信息拓宽了学生接收新闻信息的渠道,但新闻的质量却不尽相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握大学生在舆论引导工作中的注意力,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当前,由于网络新闻的良好发展,高校群体的知识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关注一些国家大事和时政热点。因此,高校在开展网络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时,应密切关注当前的政治热点,结合社会实际,采取正确的工作模式,树立正确的态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宣传教育推动我国舆论引导事业的发展。
4.2 结合校园热点,加强舆论工作的互动性
高校网络新闻宣传中开展舆论引导工作的途径和方法。由于其工作主体是学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联系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将校园热点事件纳入网络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从学生的角度看,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可以使高校网络新闻宣传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更加顺利。
4.3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新闻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在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时,要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多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宣传活动,在活动中多运用真实案例,并开展一些具有学校特色的宣传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和教师主动参与,引导高校网络舆论宣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在當今网络发展环境下,高校要充分认识网络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更好地发挥网络新闻的价值和优势。
参考文献:
[1]新媒体怎样提升舆论引导力[J].张立平.视听.2018(06)
[2]政务微信四个特性在舆论引导力中的作用——基于乐平市融媒体中心实践的分析[J].汪益达.中国地市报人.2020(12)
[3]浅析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升基层舆论引导力的路径[J].卢剑锋.传媒.2019(23)
[4]精心设置话题提升广播舆论引导力[J].陈福平.新闻研究导刊.2019(09)
作者简介:杨小勇,江西宁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宣传,大学生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