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小热昏的史学考论

2021-06-15 20:42刘廷新李红兵
曲艺 2021年6期
关键词:梨膏宝林曲艺

刘廷新 李红兵

小热昏是流传于江浙沪地区的民间曲艺,俗称“小锣书”或“卖梨膏糖的”,小热昏与梨膏糖相伴而生。当初,卖糖人为了吸引百姓关注,便以说笑话、唱新闻和讲故事的方式招揽人气,目的是便于售卖梨膏糖。后来,这种以说唱表演来卖糖的方式得到广泛推广,并经后人不断加工提炼,演变为长三角地区独有的曲艺形式。小热昏表演时说唱结合,唱腔多借用民间音乐曲调,说词自由灵活,常以单档或双档表演。表演者自操小锣、板等乐器伴奏,说唱内容以时事新闻和故事笑话为主,唱词通俗、诙谐,不时加以插科打诨,表演风趣幽默,深受百姓喜爱。21世纪初以来,小热昏得到各地政府的关注与扶持,积极申报“非遗”项目。2006年,杭州小热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011年,常州小热昏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扩展项目。

一、小热昏起源说及例证

通过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后发现,目前关于小热昏的起源有苏州说、杭州说、上海说和扬州说四种学说,具体列述如下:

(一)小热昏起源之苏州说

《苏州市志》(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第733页、《平江区志》(苏州市平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第382页和《苏州史志》资料选编(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内部资料,1988)第60页均记载:“小热昏,光绪三十一年(1905)左右,玄妙观出现陈少亭、李阿土等说唱卖糖艺人,陈少亭绰号‘小热昏,这一曲艺名称便由此而来。”

《上海文化艺术志》(上海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第490页载:“小热昏,起源于清光绪年间,20世纪初流入上海。艺人陈长生(苏州人)初在上海城隍庙后在河南路天后宫等地演唱……”;《中国曲艺志·浙江卷》(中国曲艺志浙江卷编辑委员会,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9)第91页载:“小热昏始于光绪六年(1880)左右,第一代艺人为赵阿福(艺名‘天官赐)。十年后,其徒陈长生(艺名‘小得利)到上海天后宫卖梨膏糖时,收杭州人杜宝林为徒,杜宝林后来回杭州,以‘小热昏为艺名演出……”;《中国曲艺志·上海卷》(中国曲艺志上海卷编辑委员会,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7)第86页载:“小热昏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相传创始人为卖梨膏糖、说新闻的苏州人赵阿福,光绪二十六年(1900)左右,赵阿福弟子陈长生来上海,……宣统二年(1910)左右,陈长生曾收杭州人杜宝林为徒……”。上述文献均认为最早以说唱小热昏卖糖的是苏州人,但在时间和人物上存在差异。《苏州市志》《平江区志》《苏州史志》等苏州史志文献载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左右,玄妙观出现陈少亭①、李阿土等说唱卖糖艺人……”。

这几本出版②的苏州地方史志认为,1905年左右苏州已有陈少亭、李阿土以小热昏说唱卖梨膏糖,而陈少亭、李阿土二位早期说唱艺人仅见上述3部文献中。笔者查阅光绪九年(1883)的《苏州府志》和民国二十二年(1933)的《吴县志》等早期史志,没找到有关小热昏的内容,陈、李二人的相关情况也没有记载。加上苏州地区从抗战开始小热昏就很少出现,到20世纪60年代已基本绝迹,极少有人去研究和关注苏州小热昏。所以,陈少亭、李阿土二人的具体情况无从考究,是否真有其人不得结果。

《上海文化艺术志》(2001)、《中國曲艺志·浙江卷》(2009)、《中国曲艺志·上海卷》(2007)等当代出版的艺术志则认为“小热昏始于光绪年间(1880左右),第一代艺人为苏州人赵阿福”。尽管上述观点找不到早期史籍文献的具体记载来佐证,但这一说法却得到当今众多学者的认同和延承。

(二)小热昏起源之杭州说

小热昏属于民间小众艺术,在历史的进程中几经兴衰。目前,各地的小热昏大多濒临消亡或已失传。但杭州小热昏却是个例外,数十年来一直保存完好并代代相传。自2006年杭州小热昏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后,得以更好地保护传承,并产出了一批理论成果,部分著述也涉及小热昏的起源问题,代表性的列选如下。

《杭州小热昏》(陈建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王玉明,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两本小热昏专著③均谈到:关于小热昏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认为,小热昏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杭州市志·第二卷》(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第306页记述:小热昏始于清光绪年间,原为一种以唱新闻、宣传商品广告的说唱,以卖梨膏糖代票。后有杜宝林根据其唱调,……,取艺名小热昏,后即以小热昏为曲种名;《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第696页载:小热昏,曲艺曲种,流行于浙江杭州和上海等地,起源于清末民初;《中国音乐词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第431页载:小热昏,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上海市和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一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小热昏,曲艺曲种。流行于浙江杭州和上海等地,起源于清末民初。当时杜宝林有“说朝报”形式说唱时事新闻和笑话故事,内容多讽喻当时社会黑暗,初名“醒世谈笑”,后称小热昏;《杭州辞典》(沈者寿,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第376页载:小热昏,杭州曲艺,创始人是清末民初时杭州一位专卖“梨膏糖”的民间艺人杜宝林;《杭州的滑稽说唱小热昏》(选自《杭州文史资料》第十一辑,杭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第120页载:小热昏,它的前身是清末流行于杭州街头的“说朝报”。……唱卖梨膏糖小热昏的创始人还得推杜宝林;《远去的上海市声》(钱程,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第126页载:小热昏是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曲艺谐虐形式,最早的内容是“说朝报”,起源于杭州。

近年出现的类似上述观点的文字著述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枚举。此类著述的核心观点为:小热昏源于清末民初杭州街头的“卖朝报”,后被杜宝林以说唱表演的形式运用到卖梨膏糖上,因杜宝林自称小热昏,后来该曲种被称为小热昏。

(三)小热昏起源之上海说

上海自19世纪中叶开埠以后发展迅猛,至清末民初,上海已是经济繁荣、文化繁盛、人员聚集之地,滋生和汇集了各种文化艺术和特色小吃。小热昏和梨膏糖在上海近百年的兴盛与延存,导致产生了小热昏起源于上海的观点。

《中国曲艺志·江苏卷》(中国曲艺志江苏卷编委会,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6)第70页载:小热昏于清光绪末年由陈少亭、李阿土等从上海传入苏州;《上海辞典》(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第389页:小热昏,早先流行于上海街头的说唱艺术。20年代,一些民间艺人采用隐晦、曲折的手法,影射抨击旧社会,以发醒世之感,自称为小热昏,并逐渐形成一种独具上海地方特色的说唱;《小热昏唱卖梨膏糖》(沈嘉禄,上海戏剧,2007)一文载:卖梨膏糖这个行当最早出现在上海,第一家是创建于光绪八年(1882)的永生堂,店主叫张银奎,江苏吴县人,……采取的经营方式是“文卖”。业内人士认为“文卖”最具本帮经营特色,也最有上海城隍庙风情……。还有一家叫德珄堂,店主曹德荣的“文卖”另有一套,边上放一副四角架,架上置一只小木箱,内装梨膏糖,木箱上有一段说书先生用的惊堂木,边唱边卖……;《昔日上海风情》(彭祖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156页载:小热昏是源于上海、流行于江浙一带的通俗曲艺形式,属马路说唱艺术,已有百年历史。

(四)小热昏起源之扬州说

有资料显示,大约在清末民初,扬州梨膏糖艺人推着独轮车、拉着老式手风琴、用扬州小调唱卖梨膏糖,他们的足迹遍及苏南、浙北和上海全境。为此,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扬州梨膏糖艺人是最早的小热昏,下面两篇文章就有类似论述。

《梨膏糖与小热昏说唱艺术流变述略》(程勉中,文化艺术研究,1997)认为:据卖梨膏糖艺人代代相传的说法,从宫中将此秘方传到民间的祖师爷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杨宁宇,……在扬州一带沿街叫卖,因是伶优出身,其叫卖之声拖腔拖调,别有一种韵味,为以后小热昏的表演形式开创了基础。卖梨膏糖的艺人自从当年杨宁宇传授弟子后,分散到长江两岸民间,逐渐形成两个主要流派:扬州帮和苏州帮。晚清时期,苏州帮在上海站住脚跟,并发展成为海派小热昏;《民间艺术小热昏盛衰》(俞成伟,原载《上海研究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36页载:“十九世纪末,在苏州、无锡一带有一卖橄榄的青年小贩④姓赵名阿福,赵阿福受到苏北小贩拉风琴、唱小调、说俏皮话招揽人们买梨膏糖行当的影响,开始推销梨膏糖……”

二、有关小热昏起源的史证梳理

尽管上述关于小热昏的起源问题存在诸多观点学说,而且许多论述中的起源时间和传承关系还互为交错,难辨曲直,弄不清真相。为此,我们决定从小热昏起源时间的史证查找和文献中的师承关系两个视角进行梳理和论证,以期发现小热昏起源的史证依据,弄清各地小热昏的起源时间和传承关系。

(一)小热昏起源时间的史证查找

为了得到有关小热昏的最早史证文献,笔者跑遍了上海、杭州、苏州3市的图书馆,查阅了清末至民国期间的府志、市志、通志、风俗志、艺术志等相关史志文献。由于小热昏是小众艺术,有关文献典籍中少有记载,仅查找到3篇有关小热昏的文献:

1.文献一:宣统元年(1909)上海的《图画日报》(上海环球出版社发行)“上海社会之现象”一栏中,刊发了一幅题为“小热昏之瞎嚼蛆”的图画(下图),画上配有文字:沪上有种似说书非说书,似唱曲非唱曲之人,手持竹片二爿,沿街卖唱,俗呼小热昏。所唱之句,甚属鄙俚,然亦有劝人戒嫖、戒烟、戒赌、戒酒等歌,于社会或未尝无益。独是若背人格极贱,故喜摭拾里巷间一切淫秽之事,编成句調,随意乱唱,如所谓瞎嚼蛆者,以图多获曲资,此则大为风俗人心之害,有不可不禁者。

此幅“小热昏之瞎嚼蛆”刊发于1909年上海的《图画日报》上,是笔者目前发现的最早有小热昏称谓的文献。但笔者认为,此处的小热昏非曲艺小热昏也。因为从文图中可看到,表演者手持竹片,沿街卖唱,说唱结合,“所唱之句,甚属鄙俚”。由于卖艺人只是击打竹片卖艺不卖糖,从表演形式和内容看,应该是同一时期街头盛行的“说朝报”。至于为何也被称为小热昏,估计是居于两点缘由:其一,宣统年间伴随卖梨膏糖而生的说唱还未发展成独立的艺术形式,一般称其为“卖梨膏糖的”,尚没有小热昏一称;其二,江浙沪一带小热昏的原意是“因头脑发昏而胡言乱语,切莫当真”,由于卖糖艺人常“甚属鄙俚、随意乱唱、淫秽之事、瞎嚼蛆者”,为了避免纠纷和官司,便自嘲为小热昏,是卖艺人方便脱身的策略。因此,《图画日报》中所称的小热昏与今天梨膏糖说唱小热昏是不同概念,不能作为曲艺小热昏的佐证文献。

2.文献二:1920年刊发于《晨报》的《吴歈集录》的《序》⑤中,记录有苏州小热昏的内容:小热昏者,逢到一件社会上喧传的事情出来,他便编做长歌,在热闹地方放一个凳,自己立在凳上唱起来……。买的人多他就继续唱下去,买的人少,就收摊开路,有心想再听一段小热昏者,只好掏钱买糖了。《吴歈集录》的作者顾颉刚是苏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上述描述为顾先生早年亲眼所见的苏州小热昏情景,按照时间推算大致是清末民初。该段文献可以证明在清末民初时期,苏州小热昏已发展成型并广为流传。这一记载也是目前最早关于曲艺小热昏的史料。

3.文献三:1928年由六艺书局发行、清同治年间范祖述原著、民国时期洪如嵩补辑的《杭俗遗风》中的小热昏的描述:有以说笑话、唱东乡调借此号召买主而卖糖者,其人混名为小热昏,一时颇负盛名,杭人妇孺亦无不知有小热昏者,足见其魔力大亦。唱卖时,无论何处空场中,己则立于长凳上,旁置糖若干,先鸣小锣一次,听者云集,然后说唱一次,卖糖一次。有欲听其再唱者,遂连购其糖,因而糖之生涯鼎盛。上述文字出自1928年版的《杭俗遗风》中,原著为同治三年(1864)范祖述撰写的手抄本,在原著的“声色类”中原本没有小热昏的记载。1928年再版的版本中,由杭县人洪如嵩补辑了小热昏内容。从文字描述看,卖糖者表演的小热昏程式、内容和功能均与当今杭州小热昏十分相似。从时间上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热昏正处于兴盛期,短文描述的可能是当时名噪杭城的杜宝林以小热昏卖梨膏糖的盛况。这可以说明当年杜宝林的影响力和小热昏在杭州的受欢迎程度,从时间上看,并不能当作小热昏起源的佐证。

(二)基于史学文献的小热昏师承关系

在笔者掌握的资料中,很多文章谈到小热昏出现的最早时间是1880年左右,苏州人赵阿福在玄妙观附近以说唱新闻和讲笑话的方式售卖梨膏糖。如前文所述,这一说法目前没有找到具体来源和出处,但历史上赵阿福确有其人,而且其所处的时间也符合实际。上海薛理勇先生的专著《老上海·邑庙城隍》第167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记载:上海小热昏著名传承人、赵阿福的关门弟子徐青山,1996年接受薛先生采访时谈到,他很小就拜赵阿福为师,以唱小热昏卖梨膏糖为生,18岁时出席过师父80岁生日,还说到赵阿福20岁左右就因唱小热昏而有名气。徐青山生于1918年,他18岁时应是1936年,当年赵阿福80岁,以此推算赵阿福应该生于1856年,20岁左右唱小热昏出名,那就是1876年左右。因此,从赵阿福开始说唱卖糖的时间推算,1880年左右出现最早的小热昏是成立的。虽然没有史料文献记载,但传承人的口述史也同样具有说服力和佐证效用。

多篇文献还记载到:随着上海的开埠与快速发展,最早的小热昏艺人赵阿福闯荡上海滩,在人气鼎盛的城隍庙以小热昏卖梨膏糖。1890年左右,另一位苏州人陈长生仿照赵阿福的方式在玄妙观前唱卖梨膏糖,不久也来到上海天妃宫前以小热昏卖梨膏糖,生意做得很红火。之后赵阿福将技艺传给了上海人叶楚生、黄小弟、徐和其、徐青山等,陈长生也收了自己的儿子陈国安、杭州人杜宝林、无锡盲人周阿根等人为徒,从事小热昏卖糖的队伍逐渐扩大。后来杜宝林、陈国安、周阿根等人返回故乡发展,小热昏便传到上海、杭州、无锡、常州等地,形成了后来的沪帮、苏帮、杭帮和常帮小热昏体系。从时间上看,陈长生从业比赵阿福稍晚,但比其他艺人要早许多,他们在艺术上互有借鉴,但没有史料证实二者有直接的师承关系,所以可将赵阿福与陈长生定为小热昏的同代传人。由于赵阿福和陈长生在苏州就开始说唱小热昏了,二人算是苏帮小热昏的第一代传人。同时,沪帮和杭帮艺人在小热昏传承中均融入了地方文化元素加以发展创新,赵、陈二人作为其第一代传人不太合适,只能作为沪帮和杭帮小热昏的祖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梳理出苏沪杭三地小热昏的早期师承关系。

三、江浙沪小热昏起源之结论

(一)扬州梨膏糖说唱与小热昏具有渊源关系

应该承认,扬州艺人在江南各地推独轮车、拉老式手风琴、唱扬州小调兜售梨膏糖的营销方式,对赵阿福、陈长生等早期梨膏糖从业者产生过影响,并导致苏南说唱卖糖形式的出现,与小热昏的产生具有渊源联系。但笔者不认同扬州卖糖艺人是最早的小热昏这一说法。其理由有三:第一,热昏是吴方言“因头脑发晕而胡言乱语”的意思,属于吴语语汇,而扬州话属于江淮官话,方言中没有热昏一词,不可能有小热昏的称谓,“扬州小热昏”应该是后人冠上的名称;第二,杨帮梨膏糖艺人拉手风琴、唱扬州小调的表演形式被称为“风卖”,表演时唱多说少,重旋律轻节奏,与小热昏的艺术特征区别较大;第三,杨帮梨膏糖艺人主要活跃于清末民初,20世纪30年代就已基本消失,现在早已失传,相关情况史料中均无记载,难以自成体系和整理研究。因此,认定杨帮梨膏糖艺人就是最早小热昏的说法缺乏合理依据,难以成立。

(二)苏州是小热昏艺术的发源地

从上述的文献记载、传承人口述史以及众多学者的文论中可以得知,大约在1880年左右,年轻的赵阿福受到扬州人唱卖梨膏糖的启发,一改过去的叫卖方式,以滑稽说唱兜售梨膏糖,糖块比以往多卖了许多。后来,赵阿福前往上海城隍庙摆摊卖糖,将这种卖糖方式带到上海。不久之后,另一位苏州梨膏糖艺人陈长生采用赵阿福的方式说唱卖糖,在苏州成名后前往上海天妃宫前卖糖,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赵、陈两位苏州梨膏糖艺人在上海民间产生了较大影响,吸引一批年轻人来拜师学艺,其中有上海人叶楚生、徐青山等,杭州人杜宝林,无锡人周阿根等,小热昏艺术也随之传到上海、苏南、浙北和杭州等地。从小热昏的起源史和传播路径而言,苏州小热昏是小热昏艺术的发源地是不争的事实。

(三)杭州小热昏是小热昏发展成熟的标志

1910年左右,杜宝林⑥随陈长生学会说唱技艺和梨膏糖制作技艺后返回杭州。杜宝林聰明伶俐、能说擅唱,在师父传授的说唱技艺基础上,融入了杭州当地“说朝报”和说诨话的艺术精华,使得杭州小热昏在说唱内容、表演形式、艺术风格上更为完善成熟。杜宝林的小热昏在杭州乃至江浙沪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杜宝林本人被请到杭州、上海等地的大舞台上专门表演小热昏,从而出现了从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小热昏的兴盛期。可以说,杭州小热昏是小热昏演变成独立曲种的开始,是小热昏发展成熟的标志。

(四)上海小热昏是苏杭小热昏的结合与延续

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小热昏兴盛期正值上海滩经济繁荣、文化繁盛之时,当时各地小热昏艺人汇集上海,以小热昏说唱卖糖,在扩大梨膏糖经营的基础上促进了小热昏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上海小热昏艺人在学习、借鉴苏杭小热昏的基础上,吸纳了滑稽、滩簧、文明戏等“海派”艺术元素,形成了集苏沪杭三派小热昏艺术特征为一体的上海小热昏艺术。因此,上海小热昏是苏杭小热昏的结合与延续。

〔本论文为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社科重点项目“江苏小热昏研究”(项目编号:2018SJZDI114)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由于不同版本的文献记述陈长生与陈少亭均于1905年在玄妙观前以说唱卖梨膏糖,那么二者是否就是同一个人,这一问题还待进一步研究。

② 《苏州史志》出版于1988年月,《苏州市志》出版于1995年1月,《平江区志》出版于2006年11月。

③ 《杭州小热昏》有两个不同版本的专著,编写内容有一定差异。

④ 此处原作者称赵阿福为“青年小贩”欠妥当,赵阿福生于1856年,19世纪末的赵阿福已是年过40的“中年小贩”了。

⑤ 1920年,顾颉刚(1893—1980)在家乡苏州收集了300首歌谣,编成《吴歈集录》,并作有自序。

⑥ 杜宝林(1890—1930),杭州小热昏一代名师,1905年左右随陈长生学习制糖和小热昏说唱。

参考文献:

[1]《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通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清 龚嘉儁修,李楁纂:《杭州府志》,成文出版社,1898。

[3]《杭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杭州市志》,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

[4]清 李铭皖,马桂芬:《苏州府志》,光绪九年刊印,1974年翻印。

[5]《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苏州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6]江洪:《苏州辞典》,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7]《中国曲艺志江苏卷》编撰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6。

[8]《中国曲艺志上海卷》编撰委员会:《中国曲艺志上海卷》,中国ISBN中心,2007。

[9]《中国曲艺志浙江卷》编撰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浙江卷》,中国ISBN中心,2009。

[10]《上海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文化艺术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1]《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12]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13]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14]何平:《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觀·戏曲曲艺卷》,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15]《苏州史志资料选编》编辑部:《苏州史志资料选编》,1988。

[16]杭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杭州文史资料·第十一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7]陈建一:《杭州小热昏》,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18]王玉明:《杭州小热昏》,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19]薛理勇:《老上海·邑庙城隍》,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

[20]俞成伟:《上海研究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梨膏宝林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雪梨膏
《曲艺泉城》
淘气的我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一等聪明
吴宝林
一等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