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文
曲艺在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曾经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人口聚集的城市和规模稍大些的乡镇都会有表演场所或临时性场地,巡回流动的艺人们穿行其间,给人们带来消遣愉悦,也是历史知识、文化传统和伦理价值的传播媒介,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中外有一些影视作品记载了人们曾经经历的这种文化和心理体验。有很多西方电影大师很痴迷于表现流浪艺人的生活场景,比如,瑞典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的费里尼等塑造了很多鲜活的艺人形象,一些影片就是直接表现流浪艺人艰辛苦涩、命运多舛但又自由神秘的生活形态。这些艺人演唱和表演杂耍的场景实际上是成年后导演们挥之不去的心灵记忆,也就是说,他们的成长史深深镌刻着这些类似中国曲艺的痕迹。韩国著名导演林泽权在1993年执导了《悲歌一曲》,讲述朝鲜民族说唱艺术“潘索里”传承人之间的悲剧故事,人物命运极为悲苦和惨烈,但每当唱起“潘索里”时又会达到物我两忘、灵魂飞扬的境界。以上这些例子都在说明,曲艺绝不是当代社会中被边缘化,即将被淹没的“玩意儿”,而是传承着民族文化内里最深邃的内涵,以一种通俗乐感的形式传达着丰富的历史、现实、人生、人性和民族化人格的内涵,内蕴起来便成为一种传统,甚至在当代社会化作潜意识般的存在。尽管当今社会的人们已经被电子化、数字化和互联网化了,但骨子里的这种历史积淀和精神品行仍然潜行默运,就像京韵大鼓骆玉笙先生石破天惊的《四世同堂》主题歌演唱,一声炸裂,观众便会刻骨铭心,终生回响。
曲艺,作为一种根植于民间的说唱艺术,伴随中国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源远流长,形成了中华文化鲜活生动的一副面孔,甚至积淀为一种富有传承性和辨识度的文化底蕴。我们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许很少直接接触到曲艺表演了,但谁又能否认,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面对生活时的态度与情趣,不是很早就浸袭在曲艺的咿呀吟唱和智慧的表情中吗。曲艺所体现的民族性的精神气质始终都在的,这是曲艺的根基,也是无论何时,我们都会对曲艺充满信心的依据。但是,如前所述,的确在当今日益虚拟化、数字化、互联网化的社会背景下,曲艺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问题,而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历时十余年,精心组织编纂的中国曲艺全国高等院校系列教材的出版,顺应时代特点,为当代曲艺发展开辟了坚实的道路。
通过系列教材的建设,以中国曲协为代表的曲艺行业提出一种发展方略:通过高层次人才培养,建构独立的曲艺学科,全方位地提升曲艺的人文和社会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曲艺行业。曲艺长期被认为是师徒相授的口耳之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院团发展,有了院团集体培养的模式,形成了曲艺界的骨干队伍。学历教育在一些不同层次的学校虽然也开展起来,但与已经取得突出业绩的戏曲等其他艺术类别相比,要薄弱得多。新世纪首批教材的编纂完成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既加强了已有的招生院校的教育基础,又是一种询唤。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传统的维系与传承,构建有文化根基的民族自信,而拥有两千年发展历史,深植民间,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曲艺正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当代教育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尽管曲艺特别注重个别传承(这也应该是始终保持下去的特色),但艺术教育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开放,分层次、分类别地进入到各级教育系列中,包括这套教材的针对群体,大學本科教育。其实,现代大学教育,除了专业人才培养之外,更主要的是素质和人文教育。在大学中开设曲艺专业或曲艺课程,尝试一种新的培养路径,虽然期待可以出现杰出的艺术家、称职的行业传承人,但如果可以培养造就更多的曲艺艺术的教育者、传播者、普及者,其意义则更为深远,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曲艺文化传承基础的问题。目前,中小学校艺术课程在不断加强,音乐、美术、书法是传统领域,现在已经增加了涵盖更大的艺术科目,包括舞蹈、影视等内容。曲艺这种更具民族形式、人文传承价值凸显的艺术样式更应该列入学习科目。这种传统的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传承中获得民族文化的体验和自信,有什么理由不大力加强,发展曲艺艺术的教育呢?而且,随着社会上曲艺教育、曲艺评论的普及和加强,可以引导观众提升欣赏水平和层次,雅俗共赏、雅俗相济,这又可以反过来促进曲艺行业的进步和提高。
系列教材除了提供高校进行专业基础教学之外,从其编写体例和框架看,也有着梳理和总结已有曲艺研究成果,自觉进行曲艺学科体系建构的宏大目标。两本曲艺本体概要性的著述《中国曲艺艺术概论》《中国曲艺发展简史》以较为新鲜的理论成果和学术视点阐释曲艺本性的课题,确立曲艺在当代社会和文化艺术中的位置,以及曲艺的发展流脉与未来的可能性。在所有艺术形式中,曲艺是离观众最近的表演类型,因而深入研究新一代观众、新的文艺环境,如何既保持本性,又创新发展,找到适应观众和时代的形式,无疑是保持曲艺源头活水始终清如许的根本。
系列教材创新性地出版了《中华曲艺图书资料名录》《中华曲艺书目内容概览》。前者对国家图书馆、中国曲艺家协会等单位藏录的与曲艺相关的书籍资料进行大规模整理,比较完整地收录了现存的可供学习和研究的曲艺资料,包括公开出版书籍、刊物以及内部留存的资料汇编等,分类编排的索引目录达5420种。后者选择了具有一定理论研究价值的书籍,就其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理论、历史、名家传记、杂谈论集、辞典索引等。这些工作为学科后续研究、教育、发展铺垫了基础。通过梳理可以发现,曲艺研究经历了两个高峰时期,一个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高度重视曲艺事业,通过传承和改造,将其提升到与其他艺术样式毫无轩轾的地位。随之,唤起了艺术家和理论家们进行艺术总结和学术研究的热情,这一时期更集中于传统艺术资源的搜集、归纳和总结。进入新世纪之后,曲艺类书籍和相关研究明显增多,而且呈蓬勃发展之势,出现了很多高质量的学术研究,特别注重文化遗产层面的梳理和研究,这充分印证了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兴盛发展,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自觉和复兴,这也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和曲协高度重视曲艺事业的丰硕成果。
《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是系列教材中十分独特的一部。几百种曲艺类型各有历史、传承和绝活,很多道理其实就凝缩在言简意赅、醍醐灌顶的几句话里。通过各种路径流传或归纳出的艺谚艺诀是曲艺界的传统精粹。诸如,“前松后紧,鸡汤下粉;前紧后松,到老不中”,“小帽儿能引道,零碎儿是佐料”,“包袱太挤,自己吃自己”,“说人话,人说话,对着人说话,人才听你的话”等,都充满着智慧和鲜活的生命感。教材在收集的同时,进行考据和阐发,包含了历史梳理和理论研究的双重价值,为探索曲艺原理及新时期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自然,作为一种表演性的艺术样式,曲艺最理想的状态还是活跃在舞台和观众中间。不管是编写教材、开办教育、创建学科,其目的都是为了让曲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下去。我们之所以对曲艺始终葆有信心,是因为曲艺有一种发自生命内里的乐观愉悦精神。越是在最凡庸、最世俗,甚或最痛苦中,曲艺通过一种或机智、或幽默、或讥讽、或谑笑的智慧方式让人们发现生命和生活的亮色与意义,在现实困境中自我超越,在日常单调的生活中自我发光,因而,曲艺也可以视为是当代人自我实现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戏剧与影视学科评议组成员)
(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