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丹璐
摘 要: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教育已经发展成了现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途径是时代所赋予的新任务。结合“智慧课堂”的理念,以雷格·柯瑟林的参与理论为基础,选择本校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参与实验,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分析,发现利用大数据,重構教学程序,建立“智慧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创造出高效快捷,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英语;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8-0168-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smart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into an essential part of modern education, so it is a new task entrusted by the time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ways of public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smart class" and the Participation Theory of Greg Kearsley, this paper selects the freshman of non-English majo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ment.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observation and other ways, the paper finds that using big data, reconstructing teaching procedures, building "smart class", to a certain extent, can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create an efficient, fast, an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 thus further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ability and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Keywords: big data; public English; smart class
大数据作为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将其运用在高职院校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高职教育的步伐。大数据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并且学习兴趣得到了显著提升。大数据是一种具有多样化的,范围化,普遍化的高级技术,在收集信息方面具有快捷,准确的功能特点。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借助大数据构建“智慧课堂”,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碎片化的知识和时间结合起来。本文以重庆旅游职业院校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构建高职公共英语“智慧课堂”。
一、大数据
大数据就是把大量的数据进行结合,不论是数据规模、数据种类,还是数据处理速度都比以往的信息技术显示出显著的优势。大数据在提供海量资源的同时,提供信息的时效性也在加强。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开展教育教学需要建立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利用,具体说来,大数据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优势:首先是容量大,在数据量大的环境下,可以对潜在的信息进行挖掘;其次是种类多,在教学领域中可以借助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资源开展教学;再次是速度快,对数据获取的速度进一步加强,可以保证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最后是数据质量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源,同时可以在低成本情况下创造高价值。
在大数据时代,开展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构建“智慧课堂”可以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的质量,学生得以在趣味性的学习过程中对海量的英语资源充分利用,打破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互动环境,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在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英语应用能力。
二、智慧课堂
2010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十年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强调:“信息技术决定着未来教育的质量与方向,需要予以重点关注与大力发展。”2012年,教育部明确指出现代教育中离不开高科技产品的辅助,应该大力推进智能技术进去教育中,发展人力和智能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发展到2020年,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人人参与学习的良好教育发展局面,建立起现代化、信息化教育体系。
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教育专家们将更多的研究课题集中到了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实践研究成果。伴随钱学森教授的“大成智慧学”理论的诞生,以智慧课堂(smart class)为代表的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研究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重点课题内容,智慧课堂关系到各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水平,决定着各国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因此需要得到重点关注与研究。
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模式,它结合了现代化高科技智能技术中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智能教育的典范,同时也代表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需要专业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具有成熟的智慧课堂教学理念和实践操作实力,能够将上述先进技术手段灵活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三、高职公共英语智慧课堂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
(一)理论基础——参与理论
1. 概述
格雷格·柯瑟林的理论研究是针对于网络学习方面的,其参与理论重点论强调了有效参与是先进技术手段发挥其功能效力的基础前提,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参与成效是技术应用的终极目标方向。该理论重点强调了探究创造、实践学习的意义功效,明确了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互动学习、完成任务目标的活动实践过程。
该理论明确指出在全部学习活动中,都需要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从问题的设计推理到具体的分析归纳,从决策实施到最后的综合评价,都充满意义和乐趣,能够吸引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其实施目的就是为了形成密切合作的互动关系,积极应对解决那些有意义的问题与挑战,以获得最佳参与效果。
2. 基本原则
参与理论下的团体合作活动必须遵循既定原则规范,才能通过协作小组的共同努力完成任务挑战,实现互助参与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不管是创造学习还是互动学习及可行性学习都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相互协作原则
相互协作是小组学习的基本原则要求,学习者为了顺利解决问题就必须团结起来通过互助协作的方式来增强实力、提高把握,他们的表达能力及思维水平在此过程中均会获得提升,这对于高职英语远程学习等模式氛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众多的学习者们为了同样的目标方向分组交流、各抒己见,使得大家对问题内容的探索解读更加全面深刻,其中,web工具是这一协作活动的技术力量支持。
(2)项目导向原则
项目导向的概念指的是把实际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案镶嵌在教学项目中,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基本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这种针对性学习方式,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知识的吸收率和学习效率。
(3)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强调学习活动中实践应用的真实性与工作服务的适用性,因为只有将知识内容应用到真实情境氛围当中,通过学习者动手实践,才能摆脱课本理论,从生硬的理论过渡到灵活多变的实际中,从而提升创业水平。此外,学生通过实际参与可以提前熟悉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竞争力,这种环境往往促使学生以压力促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实验研究
本研究是从智慧课堂角度,探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
1. 实验目标与平台
利用大数据构建智慧课堂,高职英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模式,将大数据技术等融入整个教学流程之中,有效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多元实时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不仅打破了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的时空限制,而且扩大了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升华了交互内容的三个维度(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该课程以QQ腾讯课堂,钉钉课堂为网络平台,名称为“大学英语”。
2. 实验设计与展开策略
实验采用准实验设计,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成长英语》第一册为教学内容。借用每个单元的话题为讨论对象,布置教学任务督促学生课前预习,课中以小组形式(Group work)呈现学习内容,课后完成作业,在内部互评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反映出学生的网络学习效果及质量水平。
在整个高职英语教育中,应该通过利用大数据收集资源,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主动学习。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在线讨论和交流,在团队协作和师生努力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朝着同一个目标方向努力,协作能力与交流水平随之得到锻炼与提升,形成较强的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和技能,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实验的组织与管理形式
(1)交互和参与
交互和参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且张弛有度的环节,教师的参与程度不可或高或低,既要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挑战性,也要结合学生自身实力能力,保持学生积极性。教师的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教师可以促使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例如,让学习者以小组作业的方式完成任务,让学习者互评,或者做报告(Presentation)等等。
(2)及时反馈
教师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成果需做到及时和有意义的反馈,给出实质性的评论。同时注意其他策略的运用,比如学生互评,提供反馈(一对多);设立ASQ(ask for questions)等板块等。
(3)任务导向的在线合作学习
基本步骤是:任务呈现(单元主题)-在线课堂-小组合作-测试-评估和反馈。在学习任务的进行中可以同时实现学术和技能性目标,也达到了认知和情感领域的目的。顾及了群体和个体性能,共性和异性。
4. 实验数据及分析
对相关实验结果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大学英语三级成绩分析法、课堂观察法等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数据以SPSS 22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1)实验对象分析
在本校一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班级中随机产生1个实验班与1个对照班参与本次试验活动,参与实验活动的学生总人数为104人,具体信息如表1。
(2)实验基本数据
在发放的104份问卷调查表中,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4份。本次的问卷调查采用了Likert五级量表,评价等级以英文字母A到E为准。其中: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很不同意。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在采用智慧课堂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了显著提升。其中評价A和B的共有63人,好评占比60.58%。此外,评价D和E的共有7人,占比6.7%,评价C的共有34人,占比32.69%。通过数据分析说明有超过半数的学习者认为智慧课堂在带动英语学习兴趣中有重要作用。对于“智慧课堂能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有71人,占68.27%;不同意和很不同意的有5人,占4.8%;一般的有106人,占26.92%。说明大部分学习者认为智慧课堂能让学习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另外,大部分学习者认为智慧课堂使得英语自主学习效果良好,对提高自我监督管理有一定积极作用。
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见表2),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英语学习兴趣的前测成绩相差不大,分别为58.56和58.55,经过一个学期智慧课堂大学英语教学后,实验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前后测差异显著,即腾讯课堂和钉钉课堂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智慧课堂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显著影响。而对照班由于实行的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前后测差别不大,没有明显变化。
独立样本的检验结果(见表4),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前测数据上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后测数据中却发现实验班数据明显上升。
从表5可以得出:实验班学生在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中成绩提高显著,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水平普遍高于对照班,这就说明了智慧课堂极其有助于学习者英语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不仅扩充了学习内容,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3)实验结论
根据研究的最終结果可以明确看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课堂”在学生的交互性学习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协作构建一种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此外,“智慧课堂”的开放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监督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穿插小组交流,评价等教学方案,使得学习者能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归纳,实现对知识、技能的主体性建构,使学习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有助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改变了课程评价考核机制,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再次,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学生的主导地位得以体现,教师对其主观能动作用予以认可和尊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实现了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的转变。
四、结束语
参与理论指导下的“智慧课堂”的英语教学活动是真实和高效的,融入大数据的智慧课堂代表着新课程改革活动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智慧课堂”有利于融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链接两者在时空上的分离。智慧课堂中,学生和教师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在今后的教学模式研究中,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其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
7-2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list/201407/xxgk_171904.htm1.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 (2012-03-13)[2019-03-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203/t20120313-133322.htm1.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4]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5]尚倩,邱均平.智慧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