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圆锥光束断层技术评估北京市不同性别人群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根管的解剖学异质性及与年龄的关联性

2021-06-15 01:13勾静雪刘桂红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根管口牙根上颌

勾静雪,刘桂红,桂 芳,陈 瑶

北京怀柔医院口腔科,北京 101400

近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口腔卫生成为公众关注重点之一。根管治疗是临床治疗根尖周病、牙髓病的重要手段,而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根管消毒彻底及根管三维充填严密,要求临床熟悉个体牙根、牙根管解剖形态,以确保治疗效果[1,2]。但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人群受环境、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在体质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探明本地区根管解剖学形态对临床完善治疗方案的作用[3,4]。目前,根管形态研究方法有切片法、磨片法、X线法及圆锥光束断层技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等,其中,CBCT技术以其扫描时间短、精确度高、辐射剂量低等优势,成为临床研究牙体解剖学形态及对复杂形态牙齿进行根管治疗的理想辅助检查手段,CBCT技术与根管解剖研究的“金标准”透明牙法具有较高一致性[5,6]。本文探究基于CBCT技术评估的北京市不同性别人群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根管的解剖学异质性及与年龄的关联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辅助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8月我院符合图像资料条件的80例(142颗)患者进行本研究。其中,男性37例(65颗)、女性43例(77颗);年龄18~59岁,平均(38.49±6.45)岁。纳入标准:资料完整,包括籍贯、性别、年龄等;无牙体缺损、龋坏;牙根发育良好,无牙根吸收、牙根纵裂、根管钙化;无根尖周病变;无牙冠充填治疗和冠修复史,无根管治疗史;CBCT影像资料完整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非本地常住者;非本地户籍者;有精神及认知功能障碍史者。

1.2 方法

采用意大利Cefla公司扫描仪(New Tom CBCT型),在14 s内连续曝光200次获取高清3D影像(15 cm×15 cm×15 cm),导航窗双重示细节结构,选牙根形态Ⅰ型的第二恒磨牙,观察冠状位、横断面、矢状位,记录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根管形态,获取近颊与远颊根管口间距(MB-DB)、远颊与腭根根管口间距(DB-P)、近颊与腭根根管口间距(MB-P)、髓室底与髓室顶间距(F-R)值。全部操作均由同一资深口腔影像学医师规范完成。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形态、融合根形态分型[7]:牙根形态分为Ⅰ~Ⅷ型,融合根形态分为Ⅰ~Ⅵ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不同性别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数目;对比不同性别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形态;对比不同性别融合根形态;对比不同性别、年龄根管口距离及髓室高度;对比不同性别双侧对称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描述,计量资料采取 Bartlett 方差齐性检验与 Kolmogorov-Smirnov 正态性检验,均确认具备方差齐性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以(平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描述。均采用双侧检验,α=0.05。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数目

相同性别中,牙根与根管数目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人群牙根与根管数目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分布情况见图1~图3。

图1 不同性别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数目分布

图2 不同性别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数目分布

图3 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数目分布影像图

表1 不同性别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数目[n(%)]

2.2 不同性别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形态

由表2可知,男性与女性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形态以Ⅰ型为主。相同性别中牙根形态分布比较,男性与女性牙根形态的分布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不同性别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形态[n(%)]

2.3 融合根形态

纳入研究的142颗上颌第二恒磨牙中有40颗存在牙根融合,女性牙根融合率高于男性(P<0.05)。不同性别融合根形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融合跟形态[n(%)]

2.4 不同性别、年龄根管口距离及髓室高度比较

相同性别中,与18~35岁相比,>35岁人群MB-DB、MB-P、F-R均降低(P<0.05),而在同一年龄段中,男性MB-DB、MB-P、DB-P大于女性(P<0.05),见表4。从整体角度分析,无论男性或女性,MB-DB、MB-P、F-R均与年龄呈负相关,DB-P与年龄无相关性,相关性分析见图4、图5。

表4 不同性别年龄根管口距离及髓室高度(mm)

图4 男性MB-DB、MB-P、DB-P、F-R与年龄的相关性

图5 女性MB-DB、MB-P、DB-P、F-R与年龄的相关性

2.5 不同性别双侧对称性

80例患者中,62例双侧上颌第二恒磨牙,其中,男性28例、女性34例。3根牙在牙根、根管数目、形态上具有较高的对称性,4根不具有对称性。不同性别人群牙根与根管数目、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数目的牙根在牙根、根管数目、形态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性别双侧对称性n(%)

3 讨论

上颌第二恒磨牙在上颌牙弓后段,其形态及位置变异性较大,加之根管口隐蔽、根管弯曲、无法直视等,显著增加了根管治疗难度,因此,熟悉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根管系统解剖特性对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8,9]。CBCT是20世纪90年代末新兴的一种口腔影像学技术,可为口腔医学中需显示三维组织结构的检查提供便利,其对根管识别的准确性、牙体组织测量的准确性,可以与实验室切片法、透明牙法相媲美,同时,CBCT具有无创性,是当前辅助临床诊断、进行根管治疗最有效的影像学技术[10,11]。

本研究发现,基于CBCT评估的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根管的解剖学异质性,与学者黎祺等[12]报道的岭南地区广府民系人群特征近似。与学者李建华[13]研究结果对比,发现2根、1根占比较高,可能是统计牙根形态、数目过程中发现融合根占比较高,尤其是近中颊根、腭根融合可一定程度提高2根、1根占比。此外,男性与女性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形态以Ⅰ型为主,其次是Ⅱ型。牙根形态分布对比有显著差异,此特征与牙根数目分布近似,可能与不同性别间牙根出现融合的几率不尽相同有关。牙根融合可能因牙骨质随时间沉积致牙根结合而形成,也可能是因Hertwig上皮根鞘未在分叉区内正常发育或融合形成[14-16]。有数据显示,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融合几率为0~43%[17-19]。本研究中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融合占比28.17%,不同性别融合根形态比较有显著差异,与学者李雪等[20]研究结果一致。Magat等[21]通过CBCT研究发现超过70%的土耳其人上颌第二恒磨牙双侧牙根形态对称。本研究双侧牙根数目对称占比为64.52%,对称性研究结果显示,牙根形态在较大程度上决定根管形态,但牙根形态对称时根管形态或未完全对称,此特征在双侧根管治疗时需注意规律变化。

相关研究证实,融合根发生几率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加,融合根占比升高[22-24]。本研究结果显示,与18~35岁相比,>35岁人群MB-DB、MB-P、F-R均显著降低,在同一年龄段中,男性MB-DB、MB-P、DB-P大于女性(P<0.05),此特征符合髓腔增龄性改变特征,这主要是因为随年龄增加,牙齿受外界刺激产生继发性牙本质及根管钙化,造成根管口间距离改变。

综上可知,基于CBCT评估的北京市不同性别人群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根管的解剖学存在异质性,但均与年龄有关,CBCT是进行根管治疗的有效影像学手段,可加深对其异质性的认识,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根管口牙根上颌
锥形束CT成像系统分析上颌第二磨牙远中根管口分布状况的价值应用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根管治疗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根抗折性能的影响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复合树脂加玻璃离子夹层修复老年牙根面龋的应用效果
根管口直径及纤维桩长度对纤维桩振动频率和抗折性的影响
正畸性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
微型种植钉压低过长牙后牙根吸收的CBCT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