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输液患者用药管理中的应用

2021-06-13 07:10:38仇兰香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输液用药护理人员

王 倩,仇兰香,薛 艳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江苏徐州221003)

急诊为医院重要的组成科室之一,主要负责入院患者的急救和治疗。输液为急诊重要且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由于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年龄跨度较大,加上护理工作繁琐,护理工作强度较大,易在输液用药中出现不良事件,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且降低急诊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增加护理纠纷的发生[1]。因此,在急诊输液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对保证急诊输液的顺利实施,提高疾病抢救、治疗效果至关重要。PDCA循环管理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均是临床广泛应用的管理措施,PDCA管理利用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对急诊输液用药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2]。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具有系统性,可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风险事件并进行优化。本研究选取100例急诊输液患者及护理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分析PDCA循环管理联合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取得的管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急诊输液患者100例、护理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50例、护理人员10名。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5~45(31.24±2.15)岁;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实习人员1名,工作人员9名;年龄23~38(29.17±2.37)岁。研究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7~42(32.41±3.02)岁;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实习人员2名,工作人员8名;年龄25~40(30.04±3.02)岁。两组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PDCA循环管理。①计划阶段(Plan)。对急诊输液用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发生原因。a.护理人员沟通不到位,交代输液注意事项不明确、不易懂。b.手卫生依从性差,急诊输液患者较多,一名护理人员需负责多例患者,降低手卫生依从性。c.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差距较大,静脉穿刺技术不成熟[3]。干预对策:强化对护理人员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提高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对患者的疑问进行正确解答和指导,避免因知识、技术、态度等问题引发护患纠纷。强化对患者输液知识教育及安全教育,使其充分重视输液不良反应造成的危害,强化自身护理[4]。②实施阶段(Do)。建立急诊质量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经验丰富、工作年限>5年的护理人员担任副组长,并选取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为组员。首先明确组内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完善规章制度,制订完整的工作流程,由副组长负责干预实施的培训和考核,通过考核后才可参与研究。③检查(Chek)。制订急诊输液质量管理考核调查表,包括医患纠纷、手卫生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等,评估获取结果后,对质量较差的项目进行统计,讨论和改进急诊输液中存在的问题。④处理(Action)。科室每个月召开护理质量管理讨论会,总结和分析每个月科室管理、院感督导和护理部检查结果,讨论存在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改进方案,对无法解决的不良问题进入下一个管理循环,使急诊输液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1.2.2.1 建立质量控制小组 选取的成员包括护士长、质量控制人员及急诊护理人员,所有成员受教育程度均为大专以上,工作经验丰富,熟练掌握静脉输液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对小组成员进行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操作培训,制订干预实施具体计划,并制订预期目标,急诊输液患者投诉率<1%,满意度达90%[5]。

1.2.2.2 制定输液流程图 接收输液单后-认真核对医嘱-查对患者姓名-明确使用药物名称、剂量-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和药物-打印输液贴贴瓶-合理摆放药物-配药护士再次核药物-对药物进行配置-保留药瓶以便备查-连接输液管-在输液贴和输液单签全名-标注配药时间-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宣传教育输液相关注意事项-进行穿刺-进行巡视-执行者签名-注明日期[6]。

1.2.2.3 计算各环节风险值 分析急诊输液过程中导致投诉的潜在失效模式,评估其发生的严重程度、发生率以及可能发生率,对每项指标计算相应风险值,计算方法:风险值=S×O×D。其中各字母分别表示意思,S为严重性,O为可能性,D为被发现的可能,S、O、D的值分别为1~10分,1分为没有发生的可能,10分为发生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分数越高表示此项的风险越大。

1.2.2.4 确定急诊输液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原因 ①输入卡信息录入错误:不了解药学知识、未进行严格查对、与医生沟通不到位、对接受药物流程不熟悉。②输液速度过快:巡视不到位、未根据要求严格控制滴速、患者自行调节滴速、缺乏健康知识教育。③呼叫无人应答:科室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正在参与其他护理工作。④药物外渗:针头出现移位,针头脱落。⑤穿刺位置血肿:按压方式不对,儿童配合度较低,健康教育不到位。⑥接收药物错误:未识别医嘱,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生急诊不清晰,辨识不清,护士责任心较差。⑦药名错误:药物专业知识欠佳,查对不严格,出现疑问未及时进行沟通。⑧穿刺失败:患者血管条件较差,穿刺技术不成熟,未全面评估血管情况。⑨配置药物错误:配药时未集中注意力,计算药物剂量错误,未掌握药物配伍禁忌,查对制度不严谨[7]。

1.2.2.5 改进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针对上述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实施相应改进措施。①强化用药知识和技术操作。组织培训,主要培训常用药物知识,新药、特殊药知识,药物配伍禁忌、用药注意事项、用药保存及不良反应,尽量避免护理人员因缺乏药物知识,导致在核对中出现错误。培训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并于训练后进行考核,对成绩较好者给予鼓励,未合格者继续进行培训。指导护理人员医护、护患的沟通技巧,提高其对应激事件及不良事件的处理能力[8]。②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对护理工作法律、法规,护理工作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素养、急诊输液规章制度、护理风险控制等宣传教育,重点强调三查七对的重要性,减少护理工作中因未严格实施查对、责任心不足等引发的风险事件。③药物使用的严格查对。若对处方中药物存在疑问,应及时沟通和交流,再次核对医嘱。对长期输液或每日输液药物较多患者应建立独立的登记本,详细记录信息,并做好交接班[9]。④急诊护理人员合理调配。护士长应严格按照排版制度安排护理人员工作,保证每班人员充足,同时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避免输液高峰期出现换药无人应答的现象,并强化护理人员对输液巡视的重视[10]。⑤质量控制。每个月定期由小组成员收集科室内高风险事件,并计算风险值,组织科室会议,对整改数据进行讨论、分析,评价是否改善失效风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人员输液安全风险值、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急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输液安全质量风险值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输液安全质量风险值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对急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急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输液室是急诊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由于急诊具有人流量大、工作复杂的特点,常会导致多例患者由一名护理人员负责照顾,而在繁忙的工作中,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若护理人员专业能力较差、沟通不到位、综合素质能力低,易导致患者在输液中出现不良事件,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影响急诊护理质量的提升和进步[11]。为规范急诊输液用药护理管理,尽量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应在急诊输液用药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PDCA循环管理主要是指遵循P-D-C-A循环过程,通过4个不同过程,不断完善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效率,提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综合素质,通过解决护理环节中的不良问题,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安全隐患。虽然应用 PDCA循环管理取得一定的管理效果,但其重视护理质量的提升,在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环节管理较弱,因此,应用 PDCA循环管理的同时联合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至关重要[12]。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实施中首先评估各护理环节中易出现失效的项目,并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计算其风险值,根据各护理项目的风险值高低进行逐步优化,预防失效项目发生,为前瞻式管理的一种,其在应用中重视对未出现的风险事件的预测和控制,而不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后采取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给药方式错误、换药无人回应、拔针无人应答、药物更换错误、穿刺≥2次、药物保管不当及未核对身份等风险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意外脱管、静脉炎、过敏反应、空气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对急诊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分析原因,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应用可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指导急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通过强化用药知识和技术操作、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急诊护理人员合理调配、质量控制等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及时发现急诊输液用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护理工作项目的风险值,以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13]。

综上所述,在急诊静脉输液用药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使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不断改进和进步,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预防及控制不良事件发生,减少护理纠纷,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输液用药护理人员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16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4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06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