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思语文“教与学”

2021-06-12 06:13张敏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一堂课教与学教学内容

张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418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刚参加工作时常听的一句话。可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也早就变成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现在我理解这句话,不单单是指教师的知识量而言,更是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而言。自我县推进教与学行为方式的转变以来,我们长海教育人就迎上了课堂革新这股源头活水,我们一路看,一路想,一路试,一路探。几年来,课堂这个践行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的深水区也涌出了潺潺清泉---------这是思想的更新,更是观念的洗礼。

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我有幸成为一名弄潮儿,跻身于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的实践中。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思想与行为的统一,让我逐渐对教与学行为方式的转变有了一些认识。下面我就来谈一谈自己几点认识。

认识之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拿我上公开课备课的经历来说吧。备课之前,我首先开始在网上找名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然后把精彩的教学环节设计进行拼凑,课堂结构成型之后,再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修改教学环节,最后才翻开教参,随便把“教学目标”安上去。教学目标在我心中基本是忽略的。这样的备课也着实是本末倒置的。现在我明白了:一堂课,确定好“教学目标”是首要,围绕目标再选择“教学内容”,最后再确定“教学方式”。因此,实施有效教学,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语文教学目标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现象就不可能从本质上得到根除。这个问题不解决,教学就很难走出高耗低效的局面。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因为教什么就是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向。把握教学目标对于上好课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老师大到上每一堂课,小到问每一个问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明白你上这堂课,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教什么”是指对教学内容理性的思考、本质的挖掘,“怎么教”是指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方法是教学内容所决定的,教学内容不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就可能不同。如果你拿“教什么”来问语文老师,一百个语文老师都会百分之百的回答你:语文课当然教语文。我们仿佛不用思考也从未思考过,可问题恰在于此。我们对于“怎么教”却是十二分重视的,我们追求的是教学方法的精巧,教育技术运用的创新,这正是本末倒置的追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什么”都没有弄明白,如何奢谈“怎么教”? “教什么”决定着课堂教学的一切。打个比方说吧,“教什么”就好比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怎么教”就好比我们去这个地方要选用的交通工具,可以是火车、汽车、飞机等等。那我们想,如果我们连所要去的地方都没有搞清楚,无论是选用任何交通工具又怎么会到达目的地呢?这岂不是南辕北辙?所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认识之二: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们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材,但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之一,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拐杖。”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和组合,创造一个动态开放、内容丰富、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内容。

新的教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不只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更要改进教学行为。我们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随意地超越教材。教师只有潜心钻研教材,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才能够高效率地使用教材,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教育素材,也包括教材外的教育素材。新課程标准代替原有的教学大纲,不再给教师太多的束缚,而是给教师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由让教师摆脱原来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去用新的教学理念分析教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让课堂生机勃勃。

“生活即语文,语文亦即生活。”强调语文知识性与科学性的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教学,忽视学生独特感受的弊端。教师以课改新理念指导教学活动,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同时把教材作为优秀范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真正把以前的“教语文”变为“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学习生活”、“在语文中学会生活的本领”。

认识之三:“一课一得”是真“得”。

以前,我总是想着一节课尽可能多教一些,让孩子多学一些,这个舍不得丢,那个舍不得放。每一堂课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教学目标如果纷杂,课堂学习便如蜻蜓点水,过犹不及。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何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能让学生学有所收获、习有所得,有时候真的就需要老师有壮志断腕的决心,在课堂上聚焦语文学科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素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抓住核心目标,化繁求简,注重方法的习得。一堂课中,目标集中,重心突出,教师教的实在、简洁,学生学得集中、明了,真正做到效率高效,学有所获。

所谓“一课一得”,我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对“得”的理解,“得”即“获得”、“得到”的意思,它是结果和目标,是质的问题;二是对“一”的理解,顾明词义,“一”即是小到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话的识记和理解,大到一种学习方法的习得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辨证的角度看,“一”应是“得”的前提和保证,是量的问题,量不必多,但要保证这个底线,只有底线保证了,才有目标实现的可能,二者是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作为一个一线语文老师,在备课前一定要对这堂课的核心目标有清晰地定义和定位。

其实,设定“一课一得”的目标,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在一节课中获得知识,一课有一得,若干课就有若干得,将一得与若干得联系起来,便能由“点”到“线”,从“线”到“面”,由“面”到“网”,如一单元讲完后,再把一课一得,用单元小结进行得得相联。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终身受用。学生获得的知识增多了,对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熟了,随之语文素养也就会提高。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化繁为简,走简约语文之路。化繁为简,追求语文教学之本真。教学亦如修行,愈深愈来得简!

长海县广鹿岛镇中心小学 116502

猜你喜欢
一堂课教与学教学内容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有趣的一堂课
也谈怎样讲好一堂课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溜走的一堂课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