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登明
【摘要】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要求、开展好课后服务,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培优拔尖,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尖子生更尖,优等生更优,笔者认为,最好的策略就是开设因材社团,开展特色培训。
【关键词】因材施教;因材培优;因材社团;学风培育
一、因材施教,要突出因材培优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概括说:“教育的真谛其实很简单,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持之以恒。”而因材施教,笔者认为,既包括对个体的个性关注,更包括对群体的分类辅导。分类辅导主要包括因材培优、中段提高和后进启迪。作為教育者,切忌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剂药方治百病。重要的就是,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笋得甘露节节高,考上更好的高中和大学,成为更好的栋梁之才,成就更好的辉煌之路。
二、因材培优,要开设因材社团
在平行分班的政策下,开设重点班、按层次分班都是明令禁止的,这是有教无类和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老师在平行班里上课虽然会多头兼顾,但更多的是面向全体,甚至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中后段的辅导上。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不能在听课中被满足,也不能总是与成绩差的学生一样,完成同样的任务,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完全会做的题目上。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因材培优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好“双减”和课后服务政策,开设因材社团,开展特色培训,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学起来能吃得饱”、“跳高来有桃子摘”。
三、因材社团,要落实“双减”要求
“双减”和课后服务都是教育改革最新的大政策、好政策,因材社团的开设必须与“双减”要求相一致,必须与课后服务相结合。社团师资上要业务精湛,要善于高效提质;社团生源上要自觉自愿,要乐于自驱奋进;培训目标上要勇往直前,要立足于金榜题名。
(一)落实“双减”,要实现减量不减质
开设因材社团,开展特色培训,在社团设置上要有特色,比如可以开设语言魅力、表达素养、诵读技能等社团加强文科培优,开设逻辑魅力、思维素养、推理技能等社团加强理科培优。在培训内容上要有特色,紧扣课程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突出学生的弱项提升。在培训时间上要特色,做好社团培优与课后服务的结合文章,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在作业设计上要有特色,科学分层设计,严格控制数量,确保减量不减质。
(二)落实“双减”,要实现减负不减志
开设因材社团,开展特色培训,在学习动力上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让学生自己想学、自驱奋进,增强学习斗志;在学习方法上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总结自己的科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会学、自我提练,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态度上要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克服自己的学习弱项,让学生自己善学、自行抗压,确保减负不减志。
(三)落实“双减”,要实现减负不减智
开设因材社团,开展特色培训,在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激发学生好学乐学的优秀学习品质,善于自我计划,善于自找作业,善于自我加压,善于自我拼进;在策略中要扬长补短,把自己的强项科目越学越强,把自己的弱项科目补齐短板;在目标上要坚定明确,着眼于考上更好的高中和大学,在求学生涯中学业优秀,在人生事业中成功成就。20D903BF-5398-4DC5-A151-553E1D3676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