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微 刘岩
摘要:《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语文学科要发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历史与现实、时代与发展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彰显语文学科独特的美育特质。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直在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由于耗时长,收效微,也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难点。本篇文章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分析当今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提出可行性措施,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中古诗词教学;问题与策略;文化传承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一)去古较远——学生兴趣不高
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还体现着诗人的个性化差异。由于年代久远,形式上又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学生普遍兴趣不高。我所教的两个理科班共115人,真正对古诗词感兴趣的仅有8人。大部分学生谈及古诗文,最大的感受就是晦涩难懂,自己无法独立理解诗歌的主旨,须要借助工具书或教师的帮助。类似于《离骚》这样的抒情诗,老师讲过之后,还是一头雾水。其次是耗时较长,收效不明显。相比于现代文阅读,古诗词的学习难以形成体系,教材中的古诗鉴赏领会了要义,但一碰到课外的就无从下手,使学生形成了古诗词无法学好的错觉。
(二)“学习主体易位”
新高考背景下的新型教学观念,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是引领者、导学者、参与者。但是由于古代诗歌阅读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常常出现“师生易位”的现象,或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变成固定程序的样板课,让形式美与内在美兼具的古代诗文,变得晦涩枯燥,失去了灵动、深沉与恒久的魅力。课堂上剥夺了学生的话语自主权,古诗的学习成了学生的负担与障碍,日积月累,恶性循环。很多教师缺乏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习惯性按照所谓的“参考答案”去引导学生,忽略了课堂生成,或者翻译诗句,进行串讲,或直接展示鉴赏技巧,供学生“套用”。这都不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也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鉴赏能力,未能发挥古诗文在传播古代优秀传统文化,锻炼学生思维品质,构建学生健全品格的重要作用。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马琳萍教授认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还原古代作品的‘原生态,以打破时空及心理阻隔,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对文学艺术的感受力、分析力、创作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要想打破学生对古代诗词的隔膜,教师有义务深入挖掘诗词内涵,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鉴赏诗歌的思维范式。
(一)教学方式要情境化
最大限度地还原古诗词的“原生态”,必须要借助“情境化”的教学手段。《高考评价体系》规定考查的载体是“情境”,无情境不出题。运用多媒体技术,音频、视频、希沃白板等,可让学生迅速地置身诗境,从而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我先播放一段渐离朗诵该词的视频,学生被凄婉的音乐与离别的画面吸引,既奠定了课堂的基调,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带着这样的情绪,再去品味“杨柳岸、晓风残月”,去体悟“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中的复杂情感,便不再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了。学习苏轼的《定风波》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作者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我便截取了央视大型纪录片《苏东坡》的一个片段,同时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两篇文章来进行比较阅读,全面解读苏轼的精神特质。情境化的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二)鉴赏方式要多样化
著名学者黄寅认为,中国古诗文的教授应该重视“鉴赏教学”,在鉴赏教学中“除了要汲取其积极的思想内容之外,还要学会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表现手法”。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師必须在单篇诗歌细致解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去构建高考诗歌鉴赏的方法体系。“诗言志,词言情”——古典诗歌,或写景,或抒情,或言志,或论理,这是诗歌的共性特征。时代的大背景,势必会导致诗歌内容主题的高度集中。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群文阅读,如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咏怀古迹》三首诗词进行串讲联评,引导学生分析“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并掌握鉴赏方法;或者开展诗人专题研究,结合时代背景,以作品为主线,整体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与情感脉络。同时,还要关注诗歌作品中的个性化差异。同为送别诗,有白居易《南浦别》中“一看一肠断,好去莫回头”的依依不舍,也有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直爽慰藉。同一意象,李清照笔下的雨是“点点滴滴”的绵绵细雨,苏东坡的则为“穿林打叶”的狂风暴雨。诗人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心境,会使作品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在高中阶段进行诗歌的比较阅读与鉴赏,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多样的有深度的鉴赏,才是对古诗文文学价值的充分挖掘,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
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高尚使命。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缩精华与优秀代表。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者,传播者,维护者和践行者。
作者简介:
姓名 :姜雪微 出生年月 :1993.04 性别:女 籍贯:黑龙江富锦 学历:本科 职称: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高中教学研究 邮编:156100 单位: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