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洁
【摘 要】 特教学校培养方式在新課改背景下不断深化,这就要求特教学校教师结合学生需求实现特色化教学。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特教学校在新时期的培智语文教学原则,继而从多个角度提出教学方法优化策略,以期促进特教学校培智语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事业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 特教学校;培智教育;语文教学
最大限度满足社会与特殊学生要求是特教学校主要教学目标,在新时期背景下,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与先进技术辅助教学是极有必要的,语文教学作为思维认知培养的重要学科,应借助教学方法带领学生领略语文教学的魅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中,继而推进教学全面高质量发展,帮助学生适应社会。
一、特教学校在新时期的培智语文教学原则
在新时期环境下,特教学校展开培智语文教学应结合素质教学理念,实现教学“以人为本”,融合实际生活与语文教学内容,体现学有所用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积极面对教学生活。对于特教学生而言,其心理更为脆弱,因此在中学教育阶段,教师展开语文教学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活化。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学习后终将回归社会环境,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是语言文化与思想交流的必要知识,具有人文性特点,因此特教学校的培智语文教育应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教学,将生活常识与技能充分融入教材内容中。(2)直观化。兴趣与热情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尤其就智残学生而言,其思维建设与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受到生活经验制约,对于部分语文知识无法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选择中,需尽量以直观性教学为主,实现多层次感官刺激。(3)趣味化。受理解能力限制,学生具有一定自卑心理,甚至不敢在人前表现自己,因此教师需在语文教学中增加趣味化教学活动,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借助轻松愉悦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不断激励、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继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特教学校在新时期下的培智语文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结合特教学生特点与学习需求,本文从创设教学情景、善用多媒体教具、优化分层培养三个方面提出培智语文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1.创设教学情景
情景教学在特殊教育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中学教育阶段,其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理解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展开语文培智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以此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教师需结合生活创设教学情景,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一课主要描述了盛开的紫藤萝花,并运用拟人手法展现多样形态。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时,将植物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围绕“最喜爱的植物”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将不同的植物拟人化组句,结合生活实际对所提到的植物进行介绍,以此实现生活内容的迁移。除此之外,教师可创设任务型教学情景,如人教版八年级课文《背影》一课,主要通过父亲背影的描述歌颂父爱与亲情。为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引导学生收集父亲的相关素材,可以是给父亲的一封信,由教师收藏并在合适的机会交给家长;可以是一首歌,由教师录制转交给父亲。通过此类方式,不仅可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更能够拉近学生与父亲的距离,充分展现语文教学目标。
2.善用多媒体教具
在特教学校教学环境中,学生更加渴望社会知识的学习,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化,多媒体教具的使用已不再新颖,但对于特教学校培智教育而言,借助多媒体教具可刺激学生感官,同时可通过不同展现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继而实现高效课堂建设。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要学习《社戏》《安塞腰鼓》等课文,学生对于风俗艺术活动了解并不深刻,同时受到环境与条件限制,无法带领学生现场观看,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不同地区艺术活动的理解,并可结合视频展开交流,带领学生感受社戏与安塞腰鼓的艺术氛围,将传统静态化课堂转变为动态化课堂,丰富学生认知,促进教学目标高效完成。
3.优化分层培养
特教学校学生心理状态更为敏感,传统意义上的分层培养更加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因此需结合学生特点将分层教学法进行优化。分层教学法主要按照学习能力将学生进行分层,对于特教学生而言,此分层方式更加不利于学生成长,因此需将分层方式与内容进行优化。教师要对提问内容进行分层,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提问需兼顾所有学生,应结合被提问学生的学情对问题进行调整,教师心中应设置问题梯度,使学生均可在提问与回答中充分展现自我。另外,可对教学互动方式进行分层,结合学生性格特点与教学内容积极运用游戏教学、合作讨论等方法,实现所有层次学生的全面覆盖,在互动性教学环境中可积极引导学生互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并在适当节点进行鼓励,以此提高特教学生自信心,实现培智语文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特教学校的教学培养策略应结合学生特点开展特色化教学活动,对于特教学生而言,语文教学的培智教育应充分结合实际,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融合,继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轻松和谐的教学情景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推动语文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