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治疗成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后血药浓度与疗效和催乳素的关系

2021-06-11 03:03黄焕麟李银辉郑定茹邝云航罗雅艳倪晓佳温预关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氨磺催乳素血药浓度

黄焕麟,李银辉,郑定茹,邝云航,赵 莉,罗雅艳,倪晓佳,温预关(通讯作者)

(1广东省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东 梅州 514089)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370)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代谢异常,阻断多巴胺抑制作用,致使机体血清催乳素含量升高,最终引发高催乳素血症[1]。高催乳素血症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一大挑战。国内外研究报道,其发生率高达42%~89%[2]。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后,患者可出现泌乳异常等不良反应,致使患者服药依从性下降,加大了疾病复发风险[3]。氨磺必利作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常用药物,治疗效果确切,起效迅速,但易致患者催乳素水平升高。本研究验证氨磺必利治疗成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后血药浓度与疗效和催乳素的关系,旨在为临床医师调整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120例成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33.70±12.2)岁。均符合第3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4]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5];无严重躯体合并症;病程<10年。

1.2 方法

1.2.1血样的采集和血药浓度测定 采用的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液相为戴安UltiMate3000,质谱为AccessMAX。建立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监测项目的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100%甲醇(5mmol/L甲酸铵):75%甲醇(5 mmol/L甲酸铵)=1:1,流速为0.3 mL/min,柱温35℃,出峰时间1.2 min。最低定量限为1 ng/mL,绝对回收率≥85%,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满足实验室监测要求。在入组前和使用氨磺必利治疗后1、2、4、8周清晨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氨磺必利浓度和催乳素水平。

1.2.2临床评定 于治疗前1 d和治疗的第1、2、4和8周末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进行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和总分评定,治疗后各时间量表总分与治疗前差值越大则疗效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120例成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后各时间测定催乳素水平和临床疗效PANSS评分统计,见表1。对治疗后各时间催乳素水平和疗效PANSS评分与治疗前的t检验,治疗后催乳素水平和疗效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12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催乳素水平和临床疗效PANSS评分比较(±s)

表1 12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催乳素水平和临床疗效PANSS评分比较(±s)

时间 催乳素水平/(ng·mL-1) 阳性症状/分 阴性症状/分治疗前 4.36±2.30 29.95±2.41 31.45±2.68第1周末 24.52±3.71 27.65±1.84 29.35±2.56第2周末 35.10±4.5 25.75±1.20 27.05±2.43第4周末 59.98±9.75 21.70±1.03 23.35±1.38第8周末 97.77±14.36 20.85±1.08 22.05±1.73时间 一般精神病理/分 总分/分 差值/分治疗前 41.15±2.88 102.55±3.25 0第1周末 37.70±2.53 94.70±3.29 7.85±1.34第2周末 34.35±2.51 87.15±3.37 15.40±2.62第4周末 27.80±1.73 72.85±3.13 29.70±2.36第8周末 26.30±1.49 69.20±2.72 33.35±2.88

表2 治疗后各时间催乳素水平和疗效PAN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2.2 12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血药浓度与催乳素相关性分析

120例成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各时间氨磺必利血药浓度,与催乳素水平相关性分析,呈显著相关。见表3。

表3 12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血药浓度与催乳素相关性分析(±s,ng/mL)

表3 12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血药浓度与催乳素相关性分析(±s,ng/mL)

时间 血药浓度 催乳素水平 r P治疗前 0 4.36±2.30 - -第1周末 125.48±33.10 24.52±3.71 0.478 0.033第2周末 226.34±41.37 35.10±4.5 0.592 0.006第4周末 317.16±37.58 59.98±9.75 0.637 0.003第8周末 384.54±57.58 97.77±14.36 0.764 0.001

2.3 120例患者治疗后血药浓度和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

120例成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血药浓度和疗效的相关性见表4。疗效在前4周与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相关性显著,第8周末(r=0.512,P=0.021)相关性下降。

表4 12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关系(±s)

表4 12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关系(±s)

时间 血药浓度/(ng·mL-1)PANSS评分差值/分 r P治疗前 0 0 - -第1周末 125.48±33.10 7.85±1.34 0.5280.017第2周末 226.34±41.37 15.40±2.62 0.5940.006第4周末 317.16±37.58 29.70±2.36 0.7800.001第8周末 384.54±57.58 33.35±2.88 0.5120.021

3.讨论

氨磺必利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作用机制与对多巴胺D2、D3受体具有选择性拮抗作用有关,能够选择性作用多巴胺受体,同时对体内5-HT具有拮抗作用,通过边缘系统中部突触后DA受体进行高剂量阻断,从而改善阳性症状;同时,还可通过突触前D2或D3受体进行低剂量阻断,引起负反馈机制的中断,进而改善精神分裂抑郁症状和阴性症状[5-7]。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氨磺必利等抗精神病药物,阻断D2受体,抑制DA分泌,刺激催乳素分泌,致使机体内催乳素水平升高,造成高催乳素血症[8]。

本研究结果显示,入组的120例成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催乳素水平和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患者接受氨磺必利治疗疗效确切但易致催乳素升高。对治疗前、后各时间段氨磺必利血药浓度与催乳素和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催乳素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疗效在前4周与血药浓度相关性较好,第8周末(r=0.512,P=0.021)相关性显著下降。前4周快速提升氨磺必利血药浓度,易获得显著疗效,第8周末血药浓度提升后,临床疗效没有显著提升,催乳素水平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氨磺必利治疗成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有效范围125.48~317.16 ng/mL,致催乳素水平升高等不良反应较小,疗效较好,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氨磺催乳素血药浓度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及对QTc间期的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氨磺必利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对照研究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产后抑郁症与雌二醇、催乳素、孕酮、五羟色胺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