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梅,郑继范,王 灿,黄雅雯,李美玲
(1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针灸科 上海 200093)
(2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医务科 上海 200093)
(3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院办 上海 200093)
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humeral epicondylitis, LHE)临床以肘外侧疼痛,腕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人群中LHE发病率为1%~3%,在家庭妇女中可达10%。针灸因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1]。本文前期用麦粒灸配合针刺治疗LHE取得较好疗效,多数患者经5~6次治疗后痊愈[2]。为观察麦粒灸和针刺阿是穴治疗LHE5次后的临床疗效,探讨麦粒灸是否为针灸治疗LHE的关键技术,结果如下。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3月于我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LHE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和针刺组,每组40例。治疗中麦粒灸组脱落2例,针刺组脱落4例。纳入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3]制定纳入标准:(1)肘关节外侧疼痛,向前臂或上臂放射,持物无力;(2)肱骨外上髁指伸肌腱及腕伸肌腱起点处局限性压痛,局部不红肿;(3)Mill's征阳性:屈肘、握拳、屈腕、然后将前臂主动旋前同时伸肘,发生肘外侧疼痛为阳性;(4)X线片检查多无异常发现;(5)自愿接受本次治疗、观察及检查,接受麦粒灸治疗或灸后灸处皮肤可能遗留有色素沉着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接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疗法。排除标准:(1)肘部骨折、脱位、肿瘤等;(2)肘关节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者;(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糖尿病等疾病;(4)急性期局部红肿,中医辨证湿热内蕴型;(5)不接受麦粒灸治疗或灸后灸处皮肤可能遗留有色素沉着者;(6)接受本次治疗前1个月内接受过药物、针灸或其他治疗者。脱落标准:(1)患者自行退出(自觉疗效不佳、不良反应等);(2)劝其退出(依从性差、出现严重的合并症或并发症、严重不良事件等)。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1麦粒灸组 取穴:阿是穴。操作:取精艾绒(上海泰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品,沪食药监械20041117号),制成麦粒大小的灸炷。穴位局部皮肤75%酒精棉球擦拭湿润,将灸炷置于阿是穴上,用线香点燃。当艾炷燃至约下1/3处患者有灼痛感时,立即压灭、取掉残留艾炷,每次灸5壮。嘱咐患者治疗后灸处皮肤如起泡,尽可能使灸泡不发生溃破,若灸泡溃破只需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和清洁,无需其他处理。隔日1次,共治疗5次。
1.2.2针刺组 取穴:阿是穴。操作:穴位局部皮肤75%乙醇溶液棉球常规消毒,选用0.25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佳辰牌,吴江市佳辰针灸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苏械注准20162271291号),采用齐刺法针刺阿是穴,得气后行平补平泻,并配合TDP灯照射患肘,留针20 min。隔日1次,共治疗5次。
1.3.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在纸上绘制一条10 cm的直线,左端标注0为最小值,右端标注10为最大值。由受试者根据自身疼痛感受在线上做标记以表示疼痛程度。
1.3.2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5]通过疼痛、屈伸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和日常生活功能4个方面进行评定,总分100分。
1.3.3疗效评定 参照1994年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评定标准制定:治愈为临床症状消失,无肘痛,关节活动自如。显效为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作拧衣服、拎重物等动作可有轻度肘痛。有效为临床症状好转,作拧衣服、拎重物等动作时肘痛加重。无效为症状无改善。
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MEPS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麦粒灸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麦粒灸组 38 7.87±1.02 2.66±1.62*针刺组 36 7.69±0.86 4.06±1.60*t 0.794 -3.734 P 0.430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MEP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EPS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麦粒灸组MEPS评分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EP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EP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麦粒灸组 38 56.71±10.09 82.24±10.82*针刺组 36 55.83±8.58 75.47±11.03*t 0.402 2.662 P 0.689 <0.05
治疗后麦粒灸组总有效率为86.84%、愈显率为63.16%,高于针刺组的66.67%、36.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手阳明经脉“入肘外臁”和手阳明经筋“上结于肘外”。中医认为LHE为经筋病,多因肘、腕久劳致气血虚弱,血不养筋,不荣则痛;或复感风寒湿邪阻滞气血,不通则痛而致。《灵枢·经筋》曰:“治在燔针劫刺,以治为数,以痛为输。”经筋病宜在痛处的阿是穴以火温之、以火通之。
综上所述,艾灸通过温热刺激、光辐射、艾灸生成物3个主要因素起到温补和温痛作用[7]。麦粒灸属于小艾柱直接灸引起的灼痛感由外周神经中的C纤维来传导,能保持长久的刺激。本文中观察到多数患者麦粒灸后的温热感持续时间短则半小时长达数小时,明显长于针感余留的时间。麦粒灸与针刺相比重在“以火促通”,具有良好的温通效应。阿是穴热力深透病所,通过短暂的灼痛感以及灸后造成的继发性炎症刺激对穴位产生长时间的热刺激和化学刺激。这是温和灸或针刺刺激穴位所不具的,也是麦粒灸治疗LHE优势所在[8]。观察麦粒灸和齐刺治疗5次后的评分和疗效,麦粒灸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可达86.84%,愈显率为63.16%均优于针刺组。说明麦粒灸有着良好的温通气血和消炎镇痛作用,采用轻度无瘢痕的麦粒灸,有少数患者灸后会出现的皮肤有色素沉着,均可在数月后淡化或消失,无明显的灸疮感染等不良反应。因麦粒灸治疗LHE见效快、愈显率高、卫生经济效价比高,是针灸治疗LHE的关键技术,在基层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