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 经济学专业创新发展研究

2021-06-10 12:00乔榛吴艳玲
关键词:一流专业新文科

乔榛 吴艳玲

摘    要:新文科建设不仅对所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还提供了新机会。经济学专业是最应在新文科建设中实现创新的专业之一。经济学的应用性强,是与自然科学技术关系最为密切的文科专业之一,这使它在所有人文社会科学中处于与自然科学融合领先的位置。面对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技术,经济学同样应该做领先的探索者,使其与新科技达到相融合的状态。适应新文科建设的经济学专业创新,要构筑创新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要建立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要提升经济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按照此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推动这些目标早日实现。

关键词:新文科;经济学专业;一流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5-0037-03

当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经进入全面规划阶段。以“双一流学科”计划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和以“双一流专业”计划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成为规划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学科各专业都在争创“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如何使这些争创活动取得实质性效果?本文以经济学专业争创“一流专业”为对象,探索其借助新文科建设达成“一流专业”目标的逻辑及相应策略。

一、新文科建设提出的背景及内含的逻辑

新文科的教育理念最早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并对其29个专业进行重组,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1]。我国在探索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中,也聚焦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一流本科专业集群,为2035年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2]。如此表明,新文科将成为我国文科专业发展的方向。

国内外对新文科教育的关注,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我国倡导新文科有着更突出的时代背景。我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经济落后的面貌,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正在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在我国开启的新时代,对社会各方面都提出新要求,适应这种要求成为社会各领域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人文社会科学是塑造时代精神的重要手段,而能否承担这一责任的必要前提是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我国所处的是一个新科技革命孕育发展的时代,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技术水平,都有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站在新科技革命同一起跑线的资格。但要走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列,或达到引领新科技革命的水平,必须在各个层面、各个方面进行重大变革。在改变人们的观念、塑造时代精神方面,人文社会科学既要承担其责任,又要对自身进行变革。新文科就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树立的一种教育发展新理念。

新文科对接时代要求具有其内在逻辑,具体有两条线索,一个是使文科专业焕发活力,更好地承担起培养适应新时代人才的重任;另一个是要更新文科专业内容,更好地对新时代发展予以解释并塑造新的时代精神。从目前的文科专业来看,专业化人才培养依然是主流,在文科涉及的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专业中,各自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其间的界限分明,各专业都奉行着自己的人才标准。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如此培养的人才,走上社会后存在着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问题。这样的现象已存在较长时间了,许多人也在不断地呼吁要改变这种状况,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关键在于目前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難以改变。这一方面是路径依赖难以打破;另一方面是难以找到打破这一路径的手段。新文科可以作为打破专业分割局面的有效手段。新文科倡导的专业融合有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需求。而在实现专业融合方面,引入新科技,如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事实上,过去我们在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目标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但总是收效甚微,一个重要原因是实现专业融合的成本太高,无论是个人,还是培养单位,都难以承担这一成本。因此,专业融合必须有新技术的支撑,构建新文科必须引入新科技,使技术成为新文科实现专业融合的手段。再从目前文科专业的内容看,各专业独立的培养体系,涉及的专业内容,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创新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内容,而创新越来越需要跨界实现,专业融合就成为创新的基础。改变目前文科专业太过专业化现状,必须走专业融合的发展道路。新文科的教育理念无疑是探索实现专业融合路径的重要遵循。新文科的专业内容设计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科技革命提供的条件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并借助新科技提供的技术手段,设计出更好实现专业融合的培养方案。

在开启的新文科建设中,一定要避免像过去那样,注重理念、专于计划,但轻于落实的建设路径,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落实当中,持之以恒地把新文科建设推向深入并取得成效。为此,从更微观的角度看,做好每一个文科专业的新文科建设,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因此,本文将从经济学专业创新的角度,引入新文科建设的理念,使经济学专业成为新文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支撑。

二、新文科建设逻辑下的经济学专业创新

经济学专业是我国文科专业中具有突出地位的本科专业。它以理论经济学为主,兼容应用经济学,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从经济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来看,它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3]。以此属性为基础,以此目标为导向,我国经济学专业发展经历了一个阶段性演进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经济学专业大多按照旧中国时期建立的经济学专业体系进行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1952年,随着院系的调整,我国经济学专业转向苏联的经济学专业培养体系,并且以培养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经济学人才为目标。在这一时期,经济学专业被压缩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的院校经济学专业被纳入到哲学专业中。改革开放后,为满足经济建设需要,各高校都把加强经济学专业建设提上日程,从而进入一个经济学专业大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经济学专业体系建设一方面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目的,另一方面又大量引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专业培养模式。经济学专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如今,经济学专业建设又面临着新的形势,需要实现新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们发展的战略目标[4]。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对经济学人才有了新要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经济体系建设需要的经济学人才不能像过去那样,只是经济学的专门人才,而应该是适应时代变化,具有专业融合背景的综合型人才。因此,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体现了新文科发展方向,即把新技术融入到经济学专业建设体系中,其中,把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技术融入或运用到经济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中,既是经济学专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经济学专业创新的方向。

人工智能是用于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而产生的一种新科技。它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扩展中不断地向各个领域渗透。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次革命性的进步都是伴随一定的技术革命而实现的。其中的主要逻辑是,技术革命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而新的经济结构势必需要新的经济学去解释。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高水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这样的经济发展趋势急需一种新的经济学去理解和解释。发展这样的经济学,其基础就是要构建新的经济学专业体系,而这样的经济学专业体系必须是有创新的经济学专业体系。

首先,要构筑创新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我国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曾经历了一个随经济体制变迁而演进的过程。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是仿效苏联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的,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理论;另一方面为满足计划经济制定和运行需要而构建了应用经济学体系。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为适应这一形势变化,逐渐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需要。因此,我国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表现出较为鲜明的混合性特征。在基础理论方面,既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有西方经济学,在应用经济学方面,西方的应用经济学更是占据了统治地位。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走向成熟,需要适应这一体制的经济学体系必须有所创新,需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

其次,要建立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人工智能时代,深度学习将成为人工智能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随着深度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对人的替代不仅仅是体力的替代,而是更大规模地实现对人的脑力替代。如果这种趋势的现实性越来越突出,那么将来就业问题就会变得非常突出。将来的就业岗位在哪里?人们到什么地方工作?这些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必须未雨绸缪,提早为人才培养作出新规划。对于经济学专业人才来说,需要建立一种新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这种体系应该将“人工智能+双创教育”纳入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中[5]。在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激发起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和活力。具体要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并在创新创业中让学生加深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理解,并作出自己适应的人工智能发展需要的新选择。还要通过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提升经济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水平。经济学专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教师队伍,如果没有一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那么无论是构筑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还是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都难以实现。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实现的职业替代也包括教师这个职业。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开放式网络教学的挑战。学生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聆听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教师的精品课程,不再受到所在学校的限制。这种施加在教师队伍身上的压力,迫使教师必须对自身作出调整,以跟上时代的步伐。经济学专业教师在这场变革中遇到的挑战会更大,因此,让经济学专业教师适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趋势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就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选择。

三、经济学专业创新发展的主要策略

既然经济学专业创新发展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那么接下来的重点便是,寻找有效策略推动经济学专业创新发展取得好的效果。为此,应该在创新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建立适应新技术革命的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经济学专业教师队伍创新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寻求适宜的策略并予以实施。

首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我国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非常庞杂。不但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之分,而且就理论经济学来说,既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有西方经济学,二者相互竞争,难以相容,甚至产生不少分歧。这样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必须要改变,通过创造性发展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来确立我国理论经济学主流。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同时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形成完整的体系,以引用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同时要为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应用经济学也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实践加以创新。通过对我国丰富的经济实践的总结,形成我国的应用经济学体系。实现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创新,不仅要立足我国实践,而且要对经济学自身有所贡献。经济学知识体系创新从来都是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来完成的。我国曾经经历和正在探索的经济实践,其曲折并成功的经验,是经济学创新非常好的素材,必须很好地加以总结,重塑我国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理论,创新性地构建我国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

其次,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正处在新科技革命酝酿和发展的关键期。我国能否在新的科技革命中占得先机,并取得引领新科技革命的地位,需要一个整体性的适应新科技革命的变革。新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技术是人工智能,其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建立经济学专业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寻求更加有效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其中的关键是,改革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来塑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此外,还要确立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让学生掌握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统计学、人工智能相融合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培养其学术敏感性和广阔的学术视野。

最后,构建经济学专业教师学习新技术的培训机制。任何专业建设都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学生、专业知识和教师。传统的专业教学活动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因此,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然而,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年轻的学生又比较快地适应新技术,他们可以从许多渠道获得新知识。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与学生在新知识学习中的竞争者。提高经济学专业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成为一流专业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要构建一个新知识、新技术培训机制,以自我知识更新为主,辅以各种培训手段来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使经济学专业教师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最终使经济学专业教师不仅是新技术的掌握者,也是新技术在专业教学中很好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王慧.一场新文科的尝试[N].北京日报,2018-09-19.

[2]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量、质共变”尽快促进新    工科建设[EB/OL].(2018-5-25)[2019-7-25].http://www.     moe.gov.cn/s78/A08/moe_745/201805/t20180525_337103.     html.

[3]王广谦,杨远杰.发挥国家标准作用强特色、高质量培养经    济学专业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8(4).

[4]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7:24.

[5]任保平.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    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9(9).

猜你喜欢
一流专业新文科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航空专业建设中的国际“一流”标杆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难点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