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2021-06-10 11:32刘惠娟黄强
教育与职业(上)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程构建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刘惠娟 黄强

[摘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积极心理学相结合,符合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能够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指导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构建。目前,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教学内容上供求关系失衡、教学师资上能力结构失调、教学方法上师生互动失效以及教学评价上效果反馈失真等内在制约因素。为此,教学内容要从消极问题化解转向积极品质养成,教学师资要从“一专多能”转向“多专多能”,教学方法要从“纸上谈兵”转向“致知力行”,教学评价要从“一锤定音”转向综合评价。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

[作者简介]刘惠娟(1991- ),女,山东威海人,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黄强(1978- ),男,四川大竹人,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重庆  4007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3476)、2020年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青年项目“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项目编号:KJQN202004102)和2020年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双元育人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研究”(项目编号:GY201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9-0099-05

积极心理学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核心目标是促使个体获得主观幸福感。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被认为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依托心理健康课程开展,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以学生为本,通过培养学生积极主观体验和人格特质等方式来增强主观能动性,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意义

(一)符合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要求,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特别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强调,“高等院校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二)打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

目前,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偏向消极心理学模式,整体呈现出重诊治轻预防、重咨询轻发展的趋势,对学生心理发展教育不足,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有研究数据表明,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接近80%,相较于被动接受预防心理问题的教育,他们更需要提高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然而,学会避免失望、沮丧等消极情绪,不等于习得了如何发展满足、快乐积极情绪;学会怎样克服自私、怯懦等人格缺陷,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培养包容、勇敢等健康人格。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将有利于打破消极心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血液”、激发“新活力”。

(三)指导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幸福并非遥不可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断学习积极的方法和技巧来完善自己、获得幸福。因此,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和促进全面发展等作用。积极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可塑性更强。国外学者在研究一千名来自各个领域的杰出者后发现,个体表现出来的乐观、积极、意志、努力、主动、爱心、信心等积极心理品质,是促使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也提出积极品质可以通过学习习得,并且特别强调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因此,可以通过培养积极情绪体验、发展积极认知评估等途径尝试构建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二、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在制约因素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重点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和部分相关专业教师两个群体进行了调研,其中教师群体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98%;學生群体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7份,有效回收率96%。调研内容重点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师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供求关系失衡

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较为被动,工作主要目的是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忽视了整个大学生群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相背离。根据调研结果,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比例较高的四大板块分别是环境适应、学会学习、恋爱辅导以及人际交往。事实上,学生对于环境适应、恋爱和学习这类老生常谈的话题并不“感冒”,他们更希望得到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在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就业指导和挫折教育这四个方面。这就造成了教育内容的供给和需求不相匹配。开设率高的课程学生的需求往往较低,而学生期待的需求却无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体现和满足。

(二)教学师资:能力结构失调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起步普遍较晚,加之目前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紧缺,导致心理教师队伍来源呈现多样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背景教师,还包括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部分教师尽管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但是并不具备心理学专业教育背景,对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把握不到位,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身份的多重性,除了承担本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学校行政工作,多重身份和工作影响了任课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调研中发现,女性占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绝大多数,占比90.6%,心理健康师资队伍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绝大部分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间较短,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占比85.4%;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中心理学专业占比不高,仅占53.2%;大部分教师未参加过专业培训和进修,占比87.7%。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职业认同度不强。学生很难从心理健康教师处获得满意的帮助,对心理健康教师的信任度也不高。

(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失效

在传统的心理学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者重点讲述心理学基本原理、心理调适方法、处理各种心理问题技巧等理论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以生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没有得到充分展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单纯依靠黑板、粉笔、PPT进行课堂讲授的传统形式已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大班授课的课程安排使师生间沟通交流不畅、深化讨论不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够、课堂参与度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根据调研结果,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使用比例较高的四大教学方法分别是课堂讨论法、知识讲授法、随堂练习法以及主题演讲法。但是,学校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不符合学生的期望,他们更喜欢的教学方法是角色扮演法、游戏活动法、情景模拟法以及实践活动法。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规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互动。

(四)教学评价:效果反馈失真

受传统学科式教学评价的影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评价主要是以理论成绩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了对健全学生人格起重要作用的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心理品质的提升本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应重点考量学生能否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个人成长中。现实情况是学生在考前背、考后忘的消极应试中争取对课本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参与课程也只是为了拿学分。此外,大部分高职院校均以学生评教为主体,通常只是依据课程的趣味性、教师的亲和力来开展评价,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在对教学评价的调研中发现,高职院校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依靠传统的量化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调研结果,学生希望教育评价能够渗透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更加规范和科学的方式,促进学生获得心理健康发展和心理素质提高的教育经验。这就造成了心理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隐蔽性,传统的考核方式很难真实反映出课程教学的效果,也难以充分体现高职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积极心理学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只有通过调研总结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在推进积极心理理念和课程教学融合中的内在制约因素,探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新形态,才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教学内容:从消极问题化解转向积极品质养成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过去的心理健康课程大都注重对消极心理品质的克服,课程重点放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方面,而忽视了广大学生群体的普遍需要。实际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致力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积极品质养成,促使全体学生完美蜕变和幸福生活。第二,关注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家指出,积极和消极的心理能量始终抗争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扩大积极心理力量、弱化甚至消除消极心理力量應该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断追求的目标。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和闪光点,不断给予积极关注和心理暗示,对周围环境和世界始终抱有积极的思维和乐观的态度。要用积极和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育其乐观向上、心胸开阔、坦诚相见的积极人格品质。第三,兼顾个性需要。传统心理课堂在教学内容上一刀切、齐步走,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问题突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个体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只有充分考虑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才能提升课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少数学生,将面向全体学生的知识普及和重点实施方法传授的小组辅导以及注重心理问题矫正、心理疾病干预的个别咨询相结合。

(二)教学师资:从“一专多能”转向“多专多能”

第一,强化学习理念。目前,高职心理健康教师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凤毛麟角,大都由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兼任。他们大都缺乏系统的积极心理学知识和娴熟的实操技能,高职院校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激励等方式不断强化教师的自学理念,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掌握新技能、新手段,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丰富培训计划。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邀请心理学资深人士通过学术研讨、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等形式,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等兼任教师等不同类型的教师队伍,设计不同的培训计划和方案,使他们接受不同类型的专业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同时,应打破传统的“先学后做”的惯常思维,让教师可以在培训的过程中“边学边做”,或者“先做后学”,强调“实践出真知”。此外,还应鼓励心理健康教师到心理咨询诊所或医院心理卫生科兼职实践,将实践中获得的真实咨询案例移植到课堂上,为书本中的理论赋予鲜活的个案。

第三,锤炼品德修养。《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规范的言行举止熏陶学生,以优秀的心理素养影响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引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更应该以此为准则,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教学方法:从“纸上谈兵”转向“致知力行”

第一,渗透教育方式。通过借鉴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成功经验,把心理元素渗透到课堂,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趣味性、实现心理育人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运用教材本身的魅力去塑造学生的积极品质和健全人格,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得。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专业化和课堂渗透相结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使高校所有的课程都要有心理育人功能,所有的教师都负有心理育人的职责,最终实现知识传授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频共振。

第二,专题主导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专题,结合“525心理健康主题月”、社会实践等活动,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心理测验、电影赏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尽可能地避免“填鸭式”的纯理论讲解。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环节,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及效果,进而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差异化教育方式。差异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差异化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生命教育理念的导入——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基点应该是学生的共性特点和个体差异,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要素的设定要体现差异化,让大学生以自身发展为起点,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身心健康、人格完善,不断获得生命成长的知识与能力。

(四)教学评价:从“一锤定音”转向综合评价

第一,多元评价标准。作为教师,要在学生发展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进行“一刀切”,要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以此对其进行形成性评价,全方位地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自我学习,不断促进成长。要改变传统的考试办法,通过笔试和口试相结合、观察与测评相结合等形式,全面收集评价信息,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第二,针对性的评价。课程教育评价的内容包括客观监测的数据,例如学生课堂的出勤率、回答问题的次数、作业提交的效率、重复率以及课下互动的频率等,教师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反馈激励。在评价过程中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取得的成果,充分考虑到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及个体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水平,使用富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和评价语言,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优点,并进一步明确自己需要不断改进之处。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评价,避免学生盲目自大或自卑,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三,多元主体联动。评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包括政府、高校、父母、用人单位、中介机构、其他利益相关者等。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通过搭建联动评价信息库,建立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评价资源平台等形式为高职学生提供心理指导、自我认知、人际关系诊断、情绪調节等多方位评价的相关信息,并向企业、社会和家长提供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信息服务,不断强化校政联动、校企合作、家校联系,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心理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可以从积极心理学中得到有益借鉴,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引导高职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发展积极的个人心理品质,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核心,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改革意义非凡,值得每一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陈娟.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2):70-72.

[2]程小红.网络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20(16):85-88.

[3]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402-405.

[4]哈丽娜,李秋丽,李燕,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综合教学改革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4):615-618.

[5]刘英霞.高职教育学生发展性评价调查与对策探讨[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39-42+47.

[6]毛加明,李飞.“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评价体系的解析与重构[J].教育与职业,2020(13):94-98.

猜你喜欢
课程构建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校本,有效教学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机械工程标准体系》课程的构建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探析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