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绪炽 周涛 李龙
(1.贵州德江县人民医院普外心胸外科,贵州 铜仁 565200;2.贵州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贵州 贵阳 550000)
肺癌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在肿瘤病例占80%。[1]。胸腔镜微创术作为当前较新的外科术式,具有伤口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2]。本文探究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7.23±4.50)岁,类型:鳞癌10例,腺癌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7.33±4.62)岁,类型:鳞癌18例,腺癌32例。纳入标准:患者基础信息完整,参与整个实验步骤;无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有明确手术病理标本,病灶无远处转移;全部病患经临床诊断均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者;合并其他肿瘤、心衰者;中途因各种原因无法继续接受相关治疗而退出者。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取健侧90度卧位,软垫置于胸下部,使胸部保持略隆起,增宽肋间隙,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单肺通气,选择腋中线和腋前线之间第6~7肋间取1.5 cm切口,为观察孔;腋前线第3或4肋间长约4 cm的切口作为主操作孔,同时在肩胛下线和腋后线第7~9肋间小切口1.5 cm做副操作孔。首先分离胸腔粘连,明确病灶后进行常规的解剖性肺叶切除,上肺顺序分离出肺静脉、肺动脉及叶支气管/下肺顺序分离出肺静脉、支气管及肺动脉,用腔镜切割缝合器将其夹闭后离断,小支动脉用homLok夹闭后超声刀离断,然后对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常规清扫,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对照组行开胸肺癌根治手术,术后放置胸腔闭式的引流管,关胸即可。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主要指标;分别于用药前以及用药3周后对每组病患胸腔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水平进行检测,对比每组病患指标差异;对研究对象胸腔漏气、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2.1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在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上显著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上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2.2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手术前研究对象在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上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2.3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术后发生肺不张1例,并发症发生率2.00%;对照组术后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各2例,胸腔漏气3例,并发症发生率14.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于对照组(χ2=4.891,P<0.05)。
传统根治肺癌的开胸手术方式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充分、术者操作方便、难度小、对于术中突发意外情况能及时快速处理等优点[4-5]。随着近年来微摄像机和可靠的纤维光导设备的发展,临床各科内镜外科技术的经验积累,使得腹腔镜手术得以很好的利用[6]。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上显著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上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手术前研究对象在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上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胸腔镜微创术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肌肉和神经损伤,减轻术后切口疼痛等并发症,患者痛苦少、机体免疫系统恢复快,住院时间短[7];同时它能使人们通过清晰的电视图像了解胸腔内部的全貌,给手术操作带来良好的照明及视觉效果,可利用胸壁小切口、运用先进手术器械完成胸腔内的操作,使手术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8]。还有效的避免开胸器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和患者的呼吸功能,从而减轻了肌肉神经损害度,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减少了住院时间,节约费用。另一方面,胸腔镜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液少、拔管早,并可实现双侧同期手术。
综上所述,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后,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降低炎症反应,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