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姬
(泾县医院十一病区/骨二科 安徽 宣城 242500)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髋关节置换术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当中,可以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让患者恢复功能,提升生活质量[1]。但是在手术完成之后,会因为疼痛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预后较差的情况出现,所以需要使用有效的方式镇痛与护理,确保患者疗效的提升。临床中一般会让患者使用药物镇痛,但是此种方式不良反应较多[2]。而自控式镇痛泵技术因效果良好,药物浓度持续恒定等特点受到了医生及患者的青睐,在临床中广泛使用[3]。基于此,本院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的镇痛效果以及使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将本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参照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59~88岁,平均(74.56±5.26)岁;实验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60~89岁,平均(75.84±5.74)岁。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没有出现中途转院或退出的情况,可以主动配合。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比较。
参照组给予术后药物镇痛以及常规护理,方法:患者需要在手术后6 h根据疼痛程度间断性地使用杜冷丁(哌替啶)等阿片类药物,为其肌肉注射,从而缓解疼痛。而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做好观察镇痛效果以及患者实际情况等多方面的护理,在发现不良反应出现时,及时通知医生并处理。
实验组给予术后自控式镇痛泵联合针对性护理,方法:(1)自控式镇痛泵的使用:在患者手术之后将自控式镇痛泵连接在硬膜外导管上,在其中加入5 mL的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070066)、1 mL的吗啡(国药准字H20063220)以及100 mL的生理盐水,在患者硬膜外腔当中缓慢地释放,时间为每小时2 mL。
(2)针对性护理:(1)镇痛泵的护理:连接镇痛泵之后需要观察是否已经妥善固定,防止其脱落,还应该重点观察镇痛泵的镇痛效果,以及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时的处理。(2)疼痛护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加强对疼痛的相关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疼痛产生的原因,并和患者多交流,以看电视或听音乐等方式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除此之外,也应该做好相对应的心理护理。观察患者发生的不良情绪,询问原因,并给予安慰和开导,与患者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情绪对患者的影响,提升依从性。(3)并发症的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在手术之后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再加上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不良反应也会增多,这时就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当中,并对患者的体温、血压和尿潴留等情况观察,做好相对应的指导和训练。如在术后4 h还没有排尿,可以使用听水声或热敷膀胱区域等方式促进患者排尿,或者使用训练膀胱功能和多饮水的方法让患者可以顺利排尿,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4]。
评估镇痛效果的时候使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所设定的疼痛分级标准,分为0~Ⅳ级。其中0~Ⅰ级为优良镇痛,其余等级为不良镇痛[5]。
评估护理质量时,应用的是护理质量评分表,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6]。
使用SPSS 21.0软件将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进行检验,()为计量资料,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镇痛效果,实验组患者优良镇痛显著高于参照组,不良镇痛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的对比[n(%)]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验组患者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例)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实验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的对比( ± 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的对比( ± 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评分实验组参照组86.87±2.41 75.96±2.53 t 20.475 P 0.000 43 43
现阶段,使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在手术之后可以将相关功能进行恢复,减少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提升生活质量,让患者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中[7]。而对于使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来说,治疗之后所产生的疼痛一般难以忍受,此时不光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还会将依从性降低,并不利于术后恢复,所以需要使用有效的方式为患者镇痛。临床中一般会使用药物镇痛,如阿片类药物,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对患者的影响较大,不良反应较多,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镇痛效果。医疗技术的提升,促使自控式镇痛泵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能够为患者减轻疼痛用带来的痛苦,并且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小[8]。在实际使用当中,自控式镇痛泵使用的是硬膜外注射药物,具有脊髓节段性,药物能够快速地发挥自身作用,在短时间内减轻疼痛,并且还可以降低镇痛药物使用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血药浓度也较为稳定,持续效果良好,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加有效的镇痛效果。而在此基础上,使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可以让疗效和镇痛效果进一步提升[9]。针对性护理与常规护理不同的是,其将患者当护理中心,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且针对性的服务。在实际护理中,重视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为患者讲解疼痛相关知识,确保患者和家属有更多的了解。也会使用合理的方式开导和安慰患者,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疾病与治疗,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可以配合,从而顺利地镇痛与护理。也正是因为这样,将自控式镇痛泵和针对性护理方式结合可以让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缓解疼痛,加快术后康复的速度[10]。在本次研究当中,对比镇痛效果,实验组患者优良镇痛明显高于参照组,不良镇痛低于参照组(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验组患者发生率为4.65%,低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实验组患者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可见,在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自控式镇痛泵以及针对性护理时,能够得到理想的镇痛和护理效果,让患者保持平稳的心态面对治疗与疾病,提升依从性,促进其康复。
综上所述,在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使用自控式镇痛泵镇痛和针对性护理方式护理时,能够将镇痛效果提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