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海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内江 641000)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calculouscholecystitis,ACC)属于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主要因结石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在胆囊滞留,造成细菌感染。由于患者胆囊壁炎症水肿、充血,胆囊张力增加,腹腔镜下夹持难度增加,既往多将其作为腹腔镜切除术的相对禁忌证[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微创腹腔镜已成为目前治疗该病较为重要的术式之一,其手术创口小,患者术后康复更快,在临床治疗ACC患者中广泛应用。但对于腹腔镜术中胆囊三角区的解剖方式仍未达成一致[2]。本文特针对ACC腹腔镜下胆囊三角区解剖的两种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了普通吸引器钝性解剖和超声刀解剖的应用效果,详见下文。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64例ACC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腹腔镜术中解剖方式分成超声刀组、吸引器组,两组各32例。超声刀组患者中男女分别15例、17例,年龄34~65岁,平均(45.5±6.3)岁;病程18~65 h,平均(34.5±9.1)h;结石直径3~15 mm,平均(9.3±1.5)mm。吸引器组患者中男女分别17例、15例,年龄32~64岁,平均(44.6±5.9)岁;病程15~62 h,平均(34.1±8.7)h;结石直径3~13 mm,平均(9.1±1.7)mm。对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病程以及结石直径等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64例ACC患者均由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彩超等确诊为ACC[3],CT提示胆囊结石伴胆囊明显肿大,直径在10~13 cm,发病时间均≤72 h,患者对治疗方法知情且同意。排除合并其他部位胆道结石的患者,排除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排除急诊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排除要求保守治疗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气管插管、全麻,取头高足低的左倾卧位,3孔或4孔法,气腹压力约13 mmHg。探查腹腔后对胆囊周围粘连进行分离,并暴露胆囊。胆囊张力较高难以抓取时,对胆囊底部无血管区进行穿刺减压,并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后将胆囊壶腹部提起,以确定胆总管位置,充分将胆囊三角暴露。吸引器组为普通吸引器钝性解剖,将普通吸引器连接负压、冲洗液,吸引器头对胆囊三角区疏松结缔组织进行钝性分离,一边吸、一边左右推剥,此时要注意力度。后根据渗出液的量调节负压,若术野不清晰,可反复冲洗后镂空胆囊三角,充分显露胆囊动脉、胆囊管,后行夹毕、切断。游离胆囊床后将其切除。最后,电凝止血,用取物袋将胆囊取出,清理术区,视情况确定是否留置引流管,胆囊留存送病检。
超声刀组为超声刀解剖,在暴露三角区后用超声刀切开胆囊三角浆膜层,钳夹法反复将三角区管道组织夹取干净,后离断。渗出液较多时,用吸引器或纱布条清理。然后暴露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吸收夹夹闭,超声刀切断,再游离胆囊床、切除胆囊。余步骤同吸引器组。
分别记录患者术中三角区解剖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记录中转开腹例数。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胆管损伤、胆漏、腹腔感染等。
本次研究中全部数据均纳入SPSS 25.0统计学处理软件;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以“n(%)”形式录入,采取χ2检验;术中解剖时间、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均采用()形式录入,采取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吸引器组患者的三角区解剖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超声刀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 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 s)
组别 例数 三角区解剖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腹腔引流时间/h 住院时间/d吸引器组 32 10.3±0.5 47.1±8.5 35.2±9.1 3.3±0.2超声刀组 32 14.8±1.1 46.3±9.7 39.8±8.6 4.2±0.4 t 19.524 0.351 2.078 11.384 P<0.001 0.727 0.042 <0.001
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胆管损伤、胆漏、腹腔感染等,超声刀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8/32),显著高于吸引器组的6.3%(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的比较[n(%)]
吸引器组患者中转开腹1例,发生率3.1%;超声刀组中转开腹2例,发生率6.3%。纳入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0,P=0.554)。
胆囊结石的临床发生率较高,其中约15%的患者表现为急性胆囊炎,被称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居于感染性急腹症发生率第二名[4]。ACC病情严重程度各异,患者可能出现胆绞痛、穿孔、坏疽、感染性休克等,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造成不容忽视的生命威胁。该病胆囊周围出现广泛性粘连,胆囊壁增厚、变脆,术中抓取难度较大,也增加了手术难度。急诊腹腔镜手术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该病的一项重要术式。在急性胆囊炎早期,胆囊周围的炎性粘连并不紧密,三角区域纤维化不明显。因此,多将急性胆囊炎发病的2~3 d内作为急诊手术黄金时间[5]。
胆囊三角的解剖是公认的AC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关键环节,大出血、胆管损伤等并发症都与该环节密切相关[6]。因此,合理的胆囊三角区解剖方式十分重要。根据器械的不同,三角区的解剖可分为吸引器钝性分离和超声刀等锐性分离。超声刀解剖时,术野容易被渗出液遮挡,手术进展较慢,通常需要增加操作孔、由助手辅助维持术野的清晰。而吸引器钝性分离不仅便于维持术野清晰,还有利于发现并处理胆管异常,避免了锐性切割伤和热传导损伤。从本文的对比结果来看,吸引器组患者的三角区解剖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超声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证实了吸引器钝性分离能够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从并发症来看,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胆管损伤、胆漏、腹腔感染等,超声刀组发生率为25.0%,显著高于吸引器组的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合[7],笔者认为在采取吸引器钝性解剖时维持水平方向推剥,并合理进行负压调节,能够确保术野清晰,程度上能避免胆管损伤,降低并发症。吸引器组患者中转开腹率3.1%,超声刀组中转开腹率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术中转开腹难以完全规避,但当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转开腹术:①腔镜下难以控制的大出血;②胆囊周围粘连严重,难以暴露胆囊;③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难以分离;④高度怀疑胆囊癌;⑤术中发现肝外胆道损伤;⑥腹腔镜无法处理的胆总管结石。
综上,在ACC腹腔镜术中采用普通吸引器钝性解剖的效果更理想,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