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分析

2021-06-10 09:03李紫薇
医药前沿 2021年9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咪定

李紫薇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髋关节疾病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类型,除了保守治疗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之外,临床大多选择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彻底治疗,随着髋关节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麻醉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等,麻醉医师需要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体质、不同的手术方案合理选择麻醉药物、麻醉区域和麻醉深度等,目的在于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减少麻醉带来的并发症反应。随着快速康复理念在临床的推广适用,镇痛为主的区域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优势逐渐凸显出来,但术后睡眠、肌肉功能、关节功能、神经系统相关的并发症仍然是阻碍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因素,右美托咪定属于α2-受体激动剂,具有抗交感、镇静与镇痛的药理作用[2]。右美托咪定的半衰期短,消除半衰期是2 h,而分布半衰期仅为6 min,用于手术麻醉,具有抑制血浆儿茶酚胺,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右美托咪定作用位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交感神经末梢,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发挥抗交感兴奋、抗焦虑等效用。因此右美托咪定结合常规局麻药物能够进一步提高镇痛效果,同时改善患者的术后情况。本次研究分析了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药物行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具体作用,现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治疗并实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镇痛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每组各30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35岁、年龄最大78岁,平均年龄为(57.18±2.45)岁;实验组有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32岁、年龄最大77岁,平均年龄为(56.97±2.62)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骨折后及时进行CT诊断检查;确定无手术禁忌证后进行髋关节置换术[3];患者及其家属配合本院研究工作;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期女性;中途退出者、转院患者;合并全身骨折患者;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麻醉药物过敏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组对比具有可行性。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方法

在进行手术之前所有患者确定无严重禁忌后建立常规的静脉通道,并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进行实时监测,患侧向上侧卧,取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脊柱棘突连线的交点,向患侧旁开4~5 cm为预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扫描预穿刺点附近,超声影像下可见穿刺针经L3~4横突间隙到达腰大肌,继续缓慢进针接近腰丛神经,回抽无血和脑脊液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实验剂量5 mL,然后置入导管。置管长度为超过针尖5 cm,在穿刺点外侧5 cm做皮下隧道固定导管。5 min后患者如无不适,回抽导管无血、气及脑脊液,即通过导管注入0.375%罗哌卡因25 mL。然后丙泊酚1~2 mg/kg,舒芬太尼20μg,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选择静脉泵注丙泊酚2~4 mg/kg。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时开启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泵,实验组镇痛药液配方为1μg/kg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对照组为0.1%罗哌卡因,背景输注速度8 mL/h,PCA剂量4 mL,锁时30 min,持续镇痛48 h,维持VAS评分≤3分。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情况,包括神经阻滞泵按压次数,罗哌卡因用量;(2)对比两组术后1 d、术后3 d、7 d的睡眠情况;(3)对比两组关节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 20.0软件来计算,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性、方差齐性),P<0.05表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镇痛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神经阻滞泵按压次数及罗哌卡因用量(3.24±0.53)次、(792.24±12.35)mg,实验组神经阻滞泵按压次数(1.67±0.46)更少、罗哌卡因(389.25±15.63)mg用量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阻滞泵按压次数及罗哌卡因用量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对比

两组术后1 d的睡眠质量对比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术后3 d(8.25±0.22)分和7 d(5.01±1.57)分的睡眠质量比对照组((11.12±0.23)分、(8.84±1.34)分)显著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睡眠质量对比( ± s,分)

表2 两组术后睡眠质量对比( ± 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1 d/分 术后3 d/分 术后7 d/分实验组 30 1.28±0.12 8.25±0.22 5.01±1.57对照组 30 1.27±0.15 11.12±0.23 8.84±1.34 t 0.285 49.390 10.163 P 0.777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对比

术后实验组患肢肌力评分(3.78±0.41)分、髋关节最大活动度(28.45±2.33)°和最大屈曲度(75.86±2.45)°比对照组更优((3.36±0.43)分、(25.41±2.35)°、(68.98±2.44)°)(P<0.05),见表3。

表3 两组关节功能对比( ± s)

表3 两组关节功能对比( ± s)

髋关节最大屈曲度/°实验组 30 3.78±0.41 28.45±2.33 75.86±2.45对照组 30 3.36±0.43 25.41±2.35 68.98±2.44 t 3.872 5.032 10.898 P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肢肌力评分更高/分髋关节最大活动度/°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瘙痒、谵妄、恶心呕吐、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2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33.33%(10/3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骨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针对骨科疾病的治疗仍然以外科手术为主[4]。髋关节置换术就是临床常见的手术方式,通过使用机械性能好且生物相容性较高的金属材料假体,代替坏死关节解决患者的髋关节障碍,从而减少骨折带来的痛苦,促进患者的生活恢复正常。该手术出血量较大、创伤大,手术的难度大,因此对患者的机体功能和临床医生的技术要求都很高[5]。大部分的骨折患者均为高龄患者,受年龄影响,抵抗力较为低下,且大部分患者存在骨折脆弱甚至是骨质疏松,还有各种类型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等,这就使得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治疗的风险进一步提高[6]。做好手术的麻醉方式和术后镇痛药物的选择,对于优化患者身体指标,将外科手术的影响降到最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不仅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临床医护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骨折患者行联合用药镇痛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患者的镇痛情况、术后睡眠质量、关节功能情况均显著更好,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辅助镇痛相比,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能够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咪定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