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莲
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中,先民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并随着人类步入新石器时代,创作出最早的美术作品——陶瓷和原始岩画上面都刻画着人物的形象。
东晋顾恺之著名代表作品《女史箴图》的创作,是根据张华的《女史箴》文章而分段配画的,作品中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线条流畅自然、坚韧有力,自战国以来把“高古游丝描”发展到了无可挑剔、完美无瑕的地步。明初工笔人物画比较前朝相对较弱,一直到明末,工笔人物画又得到振兴。到乾隆时期,因为帝王好尚,所以一些画家不管是在写生还是创作中都加入了西方技法,不仅使创作出来的画立体感更强,还画出了具有中国笔墨趣味的工笔人物画作品。
中国工笔人物画有以下三个特点。(1)以“线”造型的技法基础:线条是“骨”,谢赫提出的“骨法用笔”实际上是顾恺之等人的绘画实践的总结,线是中国画的精神体现。(2)以“色彩”固有色为主的统一色调: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分为“颜色”和“墨色”两个重要基本元素。色彩是一幅画中重要的表现元素,给人直观的视觉冲击力,“随类赋彩”是工笔人物画设色的一大特点,是在基本线描稿完成后,用平涂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固有色。古人工笔画作品以平涂为主、晕染为辅,来增强作品的质感和体积变化。(3)以“写意性”为特点的当代工笔人物画:随着时间的推移,工笔画的写意性意味更浓,被广大人民所青睐。当代写意性发展,“以形写神”,形神皆备,客观与主观融合。朴实自然、率真,这是写意性的初级形态。工笔写意性的特点会随着物象立意。故绘画理论核心呈现出重“意”而轻“形”、重“笔意”轻“制作”、重“疏放”轻“公瑾”、重“简淡”轻“浓艳”。写意性的绘画在工笔绘画语言风格中仍然保持着传统,有趋于完美化的形式。
创作就是把自然元素、胸中丘壑经过多次处理,成为新的而又完整的艺术语言。画家在创作前需要把写生的素材整理提炼出来,使之能表现当代,把握艺术语言的一寸一尺。齐白石老人曾经说过:“太似媚俗,不似欺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大自然就是写生最好的来源,没有体验自然、感受生命,进行创作的时候就会非常吃力,其作品也会失去生活的韵味。写生的实践过程可以提高画家的创作能力和绘画能力。在积累素材工具上,照相机是一种很便捷的工具,在创作中具有辅助的作用,但是照相机是抓拍,并不是你的眼睛所看到的。著名雕刻家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他能发现出美来,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是戴别人的眼镜。”
写生不仅是对原来物状的切实反映,还需要画家能够快速地掌握其主体的基本动态以及衣纹的处理、线条的柔韧、神态的表现,在画面处理上需要画家的主观思想。写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直观的取舍,当你确定了一个素材对象,那么它就不仅仅是属于自然,而是通过艺术手法去表现出来的东西。创作的表现技法中,中国的色彩观,即白、青、黑、红、黄五色,这五色又分别对应五行,金对白,木对青,水对黑,火对红,土对黄。色彩在画面中的运用,一方面考虑的是色调是否统一、和谐;另一方面就是画面的色彩构成问题。这些就是艺术表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创作实践中去,情景交融,打动观众。
创新是进步的根本,是事物自我否定的过程。“扬弃”的实质也是取其精华。一切的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绘画也是如此,要创作出大家喜闻乐见的作品,就要与生活融合。没有写生作为根基,创作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创新就是模仿,模仿是不会进步的,要把写生与创新相结合起来,使创作更有灵魂。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所以我们有必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性研究,如此即应了白石老人著名的有关绘画创作的断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课堂中,写生对象是自己本班的同学,这样的年纪散发着青春热血,主体更加鲜明,体现时代。在写生中我把自己的创作理念也加进去,寻找模特吸引我的地方。
先用素描纸打型,后用铅笔勾线,省略的地方需要主观处理。后用熟宣纸蒙上用勾线笔勾线,要观察对象的眼神和性格特征。模特衣纹繁复细密,穿在身上的感觉比较轻薄,表现起来需要技巧。人物的五官,就如同在帮一个姑娘画熏妆一般。另外,我们要在生活中与人物接触交流,了解人物特性,这样,一幅课堂的写生作品就完成了。
图1 《我们班的团支书》 69cm×138cm
笔者习惯性地从生活中寻找写生素材,且非常注重一个因素:兴趣。我喜欢在写生过程中体会欣悦和在创作中得到幻想的灵感。这是我在暑假时期创作的作品,借鉴了现代工笔人物画册里夏天繁盛的绿叶为背景。在老师的要求下画了几幅色稿,最后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后显得更加的统一。整个主题烘托以暖色调为主。每一次的创作都使我不断地成长,唤起我对工笔人物画的不懈追求。
图2 《我的暑假》 50cm×50cm
一层透薄透薄的纱笼罩着这对双胞胎姐妹,形成一种镜面效果,有着很强的都市气息外加现代青年的一种文艺风格,使画面有一种非常朦胧的美感。为了使画面效果更生动,我选择了用绢去表现画面的柔美。首先画好素描稿,然后找人物的结构和衣纹,扩印出来之后在熟宣纸上打型,用绢铺在上面勾勒。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定了一个油画框。起初纱的表现手法我是希望用线勾勒出来,可是眼高手低,画了几条线之后宣告失败,决定还是用简单的白粉颜料去平涂、罩染、分染,把纱的层次分开,效果也是很好的。中间的柱子用的是积墨、撞色表现肌理,最终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
图3 《双生》 80cm×140cm
“笔墨当随时代”,学习工笔画,写生是基础,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就是创作和情感的表达。只有虚心学习,拜自然为师,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和时代特色的写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