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传千古 风范励后人
——统战先驱李维汉

2021-06-10 03:19吴赛君
世纪风采 2021年6期
关键词:李老调研研究

吴赛君

毛泽东与李维汉

李维汉,又称罗迈,1896年出生于长沙县高桥镇。他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的统一战线方面的著名理论家、卓越领导人。先后担任过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陕甘省委书记、中央党校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中央统战部部长等重要职务,被誉为“开国元勋、统战先驱”。追寻李老的一生,他的崇高精神和伟大风范,哺育和感召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

一、忠诚:信念坚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李维汉是由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入党的。可以说,他们心忧天下的担当、敢为人先的魄力都对李维汉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一生都追随毛主席,经历了建党以来的整个过程,担任过很多重要岗位领导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始终信念坚定,对党和国家绝对忠诚。李维汉曾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具有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百折不回的革命毅力。”

李维汉具有坚定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不管经历过什么样的磨难、处于什么样的逆境,都始终如一地将党和人民摆在首位。可以说,他拥有一种即使遭受极大折磨也仍然以国家为重的博大胸怀,拥有一腔为实现民族团结和人民解放鞠躬尽瘁的远大抱负。“文革”期间李维汉曾经被关押8年之久,受到极其残酷的折磨。即使是身处逆境,仍然坚信共产主义必定会胜利;即使受尽折磨,依然矢志不渝。他诵读了一系列马克思重要著作,尤其是在一套《毛泽东选集》上做满了密密麻麻的记号。很多人都从这位老同志的身上感受到了他坚定的意志和宽阔的胸怀。有些人情绪悲观,李维汉甚至还主动给他们讲述革命斗争的历史,指引他们重塑坚定的信念。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开始为党工作的李维汉,虽历尽了艰辛却依然坚定地说:“我一生无论遭受什么挫折,无论职务怎么变迁,只坚信两条‘一要革命,二要党’。”平反后,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痛苦遭遇,而是站在党和国家的层面去思考深层次原因。经过苦苦思索后,他认为“文革”的发生,是受到了长久以来的封建主义思想的重大影响。因此,李老向邓小平建议“既要反对资产阶级思想,更要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残余”。最终,这个建议被小平同志采纳,并载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当中。

对李维汉来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一要革命二要党”是他最坚定的信念,他说到做到。哪怕是在晚年,他依然一心牵挂着党的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在他生命的最后5个年头里,李老奋笔疾书,完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统一战线》等十余部关于统一战线的著作。特别是,他撰写的回忆录《回忆与研究》,被称为红色回忆录。这些都是李老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1984年,李老躺在病床上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个春节,他咏诗明志道:“春回大地百花生,举国欢腾庆日新。我是采薪忧不尽,残年有志惜晚晴。”

陈云曾说:“李维汉是一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老同志,值得大家怀念!”这正是对李维汉信念坚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以及一心为党、鞠躬尽瘁的革命情怀的高度赞誉。

二、求实: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

走进李老的工作,我们会发现他始终注重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他常说“我们是靠调查研究吃饭的,统战部不搞调查研究就没有饭吃”。这同样也是他开展统战工作的基本准则。

延安时期,李维汉担任中央干部教育部副部长。期间,他组织了几位同志研究教育问题。按照分工,几位同志分别对国统区、沦陷区、抗日根据地进行调查研究。其中有一位中宣部的干事负责对抗日根据地进行调查研究。这位干事迅速地选取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几个点进行了调查,很快就完成了一篇调研报告。然而,李维汉仔细看后,却要求他再去深入调研一次。第二次调研后,李维汉仍然觉得这个调研报告不具体。就这样,李维汉亲自告诉这位干事怎样科学地做好调研,怎样写出有具体事实的调查研究报告。在李维汉看来,调研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比较浅的皮下注射;一种是相对深入点的肌肉注射;还有一种就是摸清内在规律的静脉注射。在李维汉的影响下,这位干事先后调查了5次,调研报告也写了5稿才算完成了调研。

李维汉与党外人士

李维汉不仅对调查研究认识深刻、态度严谨,更重要的是他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每当关键时刻,他总是亲自带队到各地深入调查研究,有时长达几个月之久。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李维汉负责统战工作,更将深入调研作为统战工作的生命线。1953年,“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的制定,就是他亲自带队到武汉、上海等地方,进行了一个月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他不仅召开了党内座谈会,着重讨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关系,而且与华东局和上海统战部门组织了私营工商界代表座谈会;不仅认真地收集各路意见,而且亲自做好笔记,和各界代表深入地探讨公私关系问题。最终,李维汉提交的调研报告被党中央采纳。“反右”斗争后,党外人士不敢说真话。李老又亲自组队到上海开座谈会进行调研。白天,他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来听取多方意见,晚上,他就能把调研的情况整理出来。因此,上海的同志对于李老如此高的工作效率极其佩服。最终形成的这份调研报告得到了中央的批准。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召开“神仙会”的方式,党外人士才开始打开心扉。这种方式后来又推广到全国,使得统战工作开了新局,有了新的突破。正是因为李维汉重视调查研究,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从而提出了众多开创性的见解。不论是在第一次全国统战会议所作的报告《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还是后来提出的《统一战线形势与任务的意见》等,全都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因为李维汉认真搞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中央统战部早早地就形成了注重调查研究的良好风气。这种光荣传统同样也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

三、创新:勇于探索、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追寻李维汉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是个“党叫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的人。对于党中央的指示,他都是坚决执行。但是他是在探索、创新的基础上高标准地开展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党曾经面临着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那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到底是效仿苏联实行联邦制,还是采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自治制?由于李维汉对民族问题有广泛研究,毛泽东就这个问题专门征求了他的意见。当时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效仿苏联,而苏联已在联邦制的制度下运行了二十年,而且运转良好,再加上我们党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进行了多种实践,曾经试图采取联邦制来解决民族问题。基于这样的局面,李维汉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提出我国同苏联的国情不同,不适宜采用联邦制。他有理有据地提出,俄国的少数民族在总人口比例中占到了50%,相反我国却只占5%;另外,俄国少数民族是大片聚居而我国是“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在经历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后,俄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就已经分离为各自不同的国家,所以,他们只能依靠联邦制才能将这些国家重新联合起来。最终,在李维汉的建议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和沿袭了下来,并被载入宪法之中。1952年,李维汉主持起草了《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民族问题的立法,李维汉的首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他先后参与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自治区的筹建工作,身体力行地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

晚年的李维汉

李维汉就是这样,每次在重大转折时期,他都能够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以极大的创新勇气和敏锐的观察力来分析新形势、新变化,完成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1948年,中央统战部改组成立后,承担了一项极其重大的任务,筹备新政协。新政协在历史上根本没有现成的东西可复制,只能够依靠创造的勇气和魄力去探索。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拟定参加新政协的单位和代表的名单。这项工作不仅严肃而且极其复杂,既要注意政治上的严肃性,严格分清敌我;又要注重团结的广泛性,尽可能多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李维汉以其坦白、恳切、诚心诚意的态度与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谈,逐个拜访了李济深、郭沫若、蔡廷锴等各界代表人士。李维汉常常通宵工作,每一个代表是不是恰当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个别代表适当与否还需要通过多方协商、反复斟酌。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辛工作,终于形成了一份极具广泛性和包容性的名单,总共包括5大类、23个单位、662名政协代表,完成了这项开拓性的工作。在新政协筹备总结会上,周恩来指出“维汉同志出力最大”。对于最终形成的这份名单,毛泽东指出“这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天书啊”。

回顾李维汉的一生,他不仅仅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倡议者、筹备新政协的开拓者,更是第一位民族工作机构负责人,成立了我党第一个民族问题研究机构、开创了我党系统研究民族问题的先河......这无数个第一恰恰彰显了李维汉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革命精神。

四、真诚:胸怀坦荡、以诚待人的崇高风范

作为中央统战部长,李维汉以高超的政治智慧感召人心,与各界人士展开了深切的交往,凝聚起各方力量。可以说,他胸怀坦荡、以诚待人的崇高风范成为了我党统战工作中的一段佳话。

1942年,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的李维汉,就开始与党外人士真诚交心、团结合作。当时的陕甘宁边区中的政府委员和常驻议员中,党外人士占到了三分之二。期间,边区政府党外副主席李鼎铭发现有些党员干部一点都不尊重党外人士的职权,只是把他们当客人对待。对于这种现象,李主席很反感,开会时总是沉默寡言,工作也不积极主动。李维汉察觉到了李主席的不满态度,决定采用激将法来做他的工作。李维汉总是找各种机会与李鼎铭接触,而且经常到李主席居住的窑洞去谈心,一谈就是很长时间。有一次李维汉与李鼎铭促膝长谈,终于改变了困局。李维汉来到李鼎铭的住处,开门见山地说:“鼎老,我这秘书长不能当了,我要辞职了。”李主席感到十分意外,说:“为什么?”李维汉见状,继续说:“好多事情,副主席不吭声,我这秘书长怎么当呢?”李鼎铭长叹一声:“我本来不想出来任职,毛主席说要让党外人士有职有权,我深受感动才出来做事。结果却并非如此。政府开会要我主持,但是只在临开会前匆忙递给我一个小条,我怎么办?对于一些指示,政府直接要我执行,但是我事先却一点都不清楚,怎么办?现在啊,同级拿我当客人,下级拿我当傀儡。我这副主席也不想干了。”李鼎铭把内心深处的说全都倒了出来,李维汉不仅虚心地接受批评,同时也对一些问题进行耐心的解释。后来,李维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党外人士有职有权。李鼎铭也终于改变了态度,不仅竭尽全力为边区建设建言献策,而且还提出了非常有名的精兵简政。

李维汉就是这样,始终以共产党人的广阔胸襟与党外人士真诚交心。当党外人士生活遇到困难时,他想方设法去克服;当党外朋友思想上出现疙瘩时,他竭尽全力去与他们当面交谈,倾听他们的诉求。李维汉常说:“对党外人士,不是开会握握手就算完了,更重要的是紧密地团结他们。”正是怀揣着这样诚挚的态度,李维汉赢得了各界党外人士的尊重和爱戴。像黄炎培等一大批党外人士都认为李维汉“真诚感人、亲若兄弟”,甚至将他看做“知己”,一遇到重大事情,第一个想商量求教的就是李维汉。

1951年4月,李维汉作为中央政府全权代表参与了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这次谈判持续了整整25天,中间有好几次都差点濒临破裂。但即使是面对这样的困局,李维汉始终以诚心诚意和平等友好的态度参加每次会谈。尤其是在第一次和谈会议中,李维汉极其恳切地说:“我们是一家人,大家商量把事情办好。”所以,每当谈判双方发生分歧和争论时总是能够迎刃而解。特别是在谈判开始时,西藏首席谈判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感觉到了不安,李维汉也察觉到了,并开导他说:“谈判就是民主协商,简言之就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不断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而不是把一方的意见强加于另一方。”听完这一番话,阿沛·阿旺晋美才放下了思想上的包袱。最终双方顺利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毛泽东在接见谈判代表时,紧握着李维汉的手说:“你们办了一件大事,了不起啊!”1986年,阿沛·阿旺晋美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李维汉完全是摆事实讲道理,一点都没有强加于人的味道。李维汉同志是我走上革命道路的老师”。由此可见,李维汉正是以其广阔的胸襟和诚恳的态度,促成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也与阿沛·阿旺晋美从对手变成朋友。

虽然李老早已逝去,但他信念坚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胸怀坦荡、以诚待人的崇高风范,却依然穿透时光,树立起了一座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

猜你喜欢
李老调研研究
探访抗美援朝老战士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我的高寿跟我从事的工作有关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做个“养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