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艾荣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换一个角度学数学,让学生在“读数学”“做数学”“写数学”中亲近数学,拓宽视野,丰富体验,具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和一个逻辑严密的大脑,欣赏到平时看不到的风景,经历一个有效且充满魅力的学习旅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關键词:读数学 做数学 写数学 换角度 学会学习
陈省身教授曾对青少年说过“数学好玩”,这句话虽然只有四个字,却让我感触颇深。怎样让学生感到“数学好玩”并能够“玩好数学”呢?我想,换一个角度去学数学,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喜出望外的收获,欣赏到平时看不到的风景,在玩数学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文化引领,在“读数学”中亲近数学
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忽略了数学内在的美,没有有趣的情节和吸引眼球的故事,学生在做题时只会感觉枯燥乏味。我们不妨将数学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读数学课本又读数学报刊和课外书,在“润物无声”的阅读浸润下,感受每个知识点背后的故事,体味方法的探索过程和先人创造的伟大。每周安排适当的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分享,让学生走近刘徽,认识祖冲之,感受圆的美妙,体验小数点的价值……引导学生爱上数学阅读,进而爱上数学课,爱上数学。
例如,“比的意义”乏味抽象,学生普遍不感兴趣。我注意到这个现象后,要求学生去学校图书室借阅有关比的知识的课外书读一读。有位学生在《数学世界漫游记》里读到一个与比有关的实验,实验是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做的。她觉得好玩,就模仿费希纳的做法,画了几幅画面相同但大小各异的画,尺寸分别是4 cm×3 cm、9 cm×3 cm、8 cm×5 cm、8 cm×4 cm、5 cm×5 cm,并把这些画带到活动课上,让同学们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看的画。
结果,全班同学几乎都选择了尺寸为8 cm×5 cm这幅画。在同学们的惊讶声中,这位同学开始她的阅读“分享”:奥妙就在于宽与长的比,5∶8的比值0.625最接近黄金比0.618,黄金比是一个迷人而美丽的数,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世界中……活动课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唱主角,我只说了几句话,但课后学生说这是他们听过的最有趣的一节课。
这次分享后,全班同学更加爱上了课外阅读。他们自发地订阅数学报刊,省下零花钱购买数学课外书,相互借阅,共同分享阅读的喜悦。课外阅读,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数学视野,实现了“要我读”到“我要读”的转变,也培养了他们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二、平台搭建,在“做数学”中走进数学
“做数学”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我听到的会忘记,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做数学、用数学”,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猜想,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验证,获得愉快且深刻的数学学习体验。
平时,只要是可以“做”的数学问题,我总是抓住机会让学生充分去做,同时选择优秀的作品在“班级一角”里展示。那里有学生编辑的手抄报,绘制的统计图表,以及自制的图形学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那片狭小的空间,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这时,“做数学”已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悦与自信的展示,是一种对学习的渴望。
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学生在计算时总是忘记乘13。对学生反复提醒多次,还让学生熟背计算公式,仍然有不少学生忘记乘13。今年,再次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让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一块橡皮泥(或泥巴),带到数学课堂里。为了给学生做示范,我在课前将操作过程做成微课,上课时先播放视频,然后让学生用橡皮泥(或泥巴)捏三个完全相同的圆锥,再试着将这三个圆锥搓成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调皮的同学还将做成的圆柱三等分切开,再次捏回三个圆锥。学生在捏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还深刻理解了计算时为什么要乘上“三分之一”。
又如,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我带着学生去学校图书室借阅课外书。帮学生拿书时,我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玻璃橱窗碰碎成两块(见右图)。恰好学生刚学过《三角形的认识》,我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做数学”的机会。我指着地上的两块玻璃,对学生说:“损坏公物要赔偿,老师也不例外。请你们帮老师想一想,重新配玻璃时带哪一块比较好?”有的说带第一块,有的说带第二块,同学们讨论很热烈。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带第二块比较好,因为延长它的两个断边可以得到三角形玻璃橱窗的原样。
正当大家为问题得到解决高兴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两块都不带。第一块无法配出原来的玻璃橱窗,第二块能配出但带在路上不安全,最好是按第二块画出原来的玻璃橱窗,带上画或是量出边长去配。”这种配法出乎我的预料,却让我暗暗激动:“做数学”中,学生不仅关注知识,也开始关注生命了,不再是过去那种读死书的“书呆子”。
三、思维导航,在“写数学”中内化数学
一直以来,写日记都是语文学科的专利。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让学生和我们一起“写数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用数学文字去描述,用数学思维去思考,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巧妙包装,引发兴趣。写数学,开始时我对学生没有提出过高要求。我告诉学生,其实“写数学”和平常的写日记是一样的,只不过写的是与数学有关的事情。我经常写一些数学小短文,然后读给学生听,再让学生说一说听后的感受。比如学习了量角器后,我用拟人化的手法为量角器写了一份“自我介绍”,然后读给学生听,学生被逗得前俯后仰,边笑边说:原来“写数学”这么简单,我也会写!
如此巧妙包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写数学”的乐趣,甚至喜欢上用笔去描述生活中的数学。当“写数学”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后,学生们也开始模仿着写了。这时,我惊奇地发现,学生们开始尝试着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生活,并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2.方法指引,丰富内涵。小学生写的数学日记、小论文一般都很肤浅,语句也不够通顺。为了提高学生“写数学”的水平,我鼓励学生写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写学习中的收获与体会,还可以编一些数学小故事。定期将学生的数学日记与小论文进行交流的活动,并将优秀作品在教室里展示。下面是我班学生写的一篇数学日记: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老师教我们“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时,出示两组分数让我们比较大小:67和1112、715和49。
我们班同学都采用先通分后比较的方法,但我却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6×12=72,7×11=77,72<77,所以67<1112;7×9=63,15×4=60,63>60,所以715>49。
我把这种方法告诉了老师,老师问我是怎么想的,我说是“瞎猜”的,老师还表扬我爱动脑筋,然后找来十道题让全班同学验证,结果显示我的比较方法是对的。我的“瞎猜”,猜出了一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我很高兴。
这位同学的“瞎猜”,我不仅没有批评,还让全班同学都来验证,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后,他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写成一篇小论文,我帮他修改后寄给一份数学报纸,并且刊登了,这对他及对全班同学都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也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写数学”的热情。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换一个角度学数学,让学生在“读数学”“做数学”“写数学”中亲近数学,拓宽知识视野,丰富学习体验,改变学习方式,具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和一个逻辑严密的大脑,经历一个有效且充满魅力的学习旅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